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文|鱼失忆

《祥林嫂》是一部具有旧社会特色的婚姻伦理作品。1978年在大陆内地,被拍成了影视作品呈现给大众。

影片无情地揭露了旧社会思想体制荼毒女性的罪恶,片中祥林嫂凄苦的一生,就是那个时代悲哀的缩影。

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众多作品集当中的其中一部。

少时不读鲁迅,是觉得他的作品晦涩难懂,经年,再读鲁迅已被他笔下刻画人物为之震撼。

鲁迅先生怀有一颗仁心,面对旧社会制度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他想治愈这个制度下被熬坏的人们。为追求更大影响力,他果敢的选择了弃医从文,因为他深刻的领会到,医者治人,而文者治心。

回归主题:

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影片开头讲述的是祥林嫂从小被卖到祥林家当童养媳,丈夫死后,在老痞子卫老二的怂恿策划下,婆婆准备将她卖给山里猎户贺老六。

“好女不嫁二夫,失去节操就是大罪”,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熏陶下,祥林嫂闻风连夜出逃。

她躲到地主鲁四爷家做帮工后,生活日益见好,正当她满足于当下踏实的生活时,殊不知,命运的转盘将大手伸向她的脖子,狠狠地扼住了她的人生。

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01

压榨:被旧社会体制压榨的女性生存状况;再嫁是一场人生豪赌。

片中讲述,祥林嫂跑到鲁四爷家中做帮工,不久,被卫老二发现告知婆婆,婆婆命人将祥林嫂强行绑到山里。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祥林嫂虽是从小在祥林家长大,可在婆婆眼中,她只是资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跟物品一样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卖掉她可以换大房子,还可以给小儿子娶媳妇,比留在家中使用劳力更能体现价值,所以即便祥林嫂在名分上是她儿媳妇,在权衡利弊之后,婆婆还是无情地把她当成牲口一样卖掉,榨取她身上那点仅剩的价值。

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祥林嫂被五花大绑抬到了贺老六家中,在拜堂成亲之际,害怕罪名加身的祥林嫂以死相抗,一头撞在案台上。

不料没撞死,在贺老六期期艾艾道出凄苦身世之后,祥林嫂又深感同情。她见贺老六为人耿直善良,也知自己无路可退,内心挣扎许久,最后决定赌一把运气,同意委身。

而也正是祥林嫂的这一次豪赌,为她之后经历两任丈夫的深刻罪恶感埋下伏笔。

婚后,男打猎,女织衣,两人共谋生计。但好景不长,不久,贺老六病逝,唯一的儿子阿毛也被野狼叼走。

贺老六本身就是无田无产的山里猎户,买妻的钱大部分是四处借债而来,即便婚后对她不错,但这些债务也是要祥林嫂共担的。

鲁迅先生说过:墨写的谎,掩不住血写的事实。是的,在血写的现实面前,祥林嫂这个柔弱的女人只能在旧时代的浪潮里随波逐流

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02

轻视:旧社会封建思想荼毒下,女性地位卑微如蝼蚁;没有家的女人就是一叶浮萍。

贺老六伤寒复发送命之后,祥林嫂只能将唯一遮风避雨的房子典卖出去抵债。

祥林嫂被一招打回原形,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失去了家的女人成了无根的浮萍。

走投无路之下,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四爷家。然而,在鲁四爷这种极其讲究体制的人眼中,祥林嫂克死了两任丈夫,就是个极其晦气的不祥之人。于是他吩咐家中,供奉祖先,祭祀上的贡品都不准她碰,只可使唤她做粗使的活。

处处遭嫌弃的祥林嫂变得很敏感,罪孽感日趋严重,人也逐渐消瘦。

女佣柳妈给她出了个主意,说到寺庙里捐一条门槛来赎罪,死后灵魂就能得到解脱。祥林嫂为求安心,毫不保留的花掉所有积蓄捐门槛。

捐门槛赎罪,得到众人的接纳,这是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

“今天我已赎了罪,好似重新投娘胎,从此杀鸡宰鹅我能做,我也可以擦蜡台,今晚摆贡有我份,我也不用再避开。我活着不会再惹人厌,死到阴司也无罪。“

在捐出门槛的这天,她用这一段话唱出了自己的内心。

祥林嫂自认为罪孽已经赎清,可以像其他佣人一样,得到一视同仁的平等对待。然而在鲁四爷一声,“你这个伤风败俗的东西,这辈子都休想赎清自己的罪过”中,祥林嫂的精神支架彻底崩塌。

在旧社会女人是没有人权可言的。因为男人是主要生产力,享有主导权,所以对女人拥有享有绝对的操纵权,因此女人只能作为男人的从属,苟延残喘。

旧时,男人尤为看重女人的贞操,而女人们为了依附男人生存,便将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便是旧社会制度男权主义给女人定义的价值。

片中祥林嫂不但出身卑微,且还死了两任丈夫,这样的经历自然是更被轻贱。

当代女作家李银河说过:为坏人的一些基本权利辩护是人们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基本的人权应当涵盖所有的公民,除非他因为犯罪已经被法律宣判剥夺了公民权。坏人尚可有人权可言,而被旧制毒害的受害者祥林嫂却毫无人权可言。

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03

冷漠:旧社会环境下,人心的扭曲;哀大莫过于心死。

年夜,祥林嫂被赶出了鲁家,在家家欢庆的热闹声中,倒在了鲁家门口,影片画上句点。

从卫老二的冷漠开始,为祥林嫂坎坷的后半生引来一个导火索。

四太太第二次留她,并非真心怜悯,不过是贪图她有力气,做事勤快。

当祥林嫂出现力不从心,做事远不如前利索干净时,她的价值大大贬值,加上鲁四爷也一直看她不顺眼,四太太对她变得越来越冷漠。

那些一开始同情她的佣人们,在听腻了她的故事之后,一个个将她悲惨的遭遇当成了笑柄。

而鲁四爷的冷漠,是压垮祥林嫂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祥林嫂碰了祭祀品时,爷冷漠无情地将她赶出鲁家。是他彻底打碎祥林嫂生活下去的信仰。

这里,我最想说的是婆婆的冷漠。同样身为女人,婆婆应该明白再嫁对当时的女人意味着什么,可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毫不犹豫地将祥林嫂推向火坑。

倘若婆婆能少点贪念,善待她,那么为人本份的祥林嫂,余生也许不必经历如此之大的动荡,倒或许能够顺遂平安一生。

深度解析《祥林嫂》活在旧社会悲惨命运下的女性

结语:终其一生,祥林嫂不幸的遭遇离不开旧社会的封建思想毒害,而祥林嫂若生在当今时代,她的命运便不会如此凄惨坎坷。

首先,当今法律制度是禁止人口买卖的,所以她不会被当成童养媳卖到祥林家。

即使幼时失去双亲也会被亲戚率先收养,即便没有亲戚可收养,也会被社会福利机构所扶养长大。她有很多途径可以得到救助,不会经历童养媳的婚姻。她依旧享有人权。

其次,她在死了第一任丈夫之后,她有权利选择再嫁或是不再嫁,更不会在成为寡妇之后,被婆婆二度买卖。

再次,她在二任丈夫贺老六死后,典卖房子还完债务,她有进入社会就业的路径可走。她可以选择在A公司工作,也可以在B公司工作,大可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非得在鲁四爷家寄人篱下,忍受精神虐待。

最后,长期遭受精神折磨的她,若生在当今社会,可以选择向心理医疗机构寻求帮助。所以无论如何,手脚勤快的祥林嫂若活在今天,真的要比那个时代好太多了。

感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将中国女性解放出来的智者们,是他们让当代女性有了人权不再如同牲口一般的被卖买婚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