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客家粄:風味獨特鄉情濃

揭西各種粄的製作工序基本都是傳統的純手工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類似於閩南語所說的“粿”。客家的粄有許多種,紅桃粄、包粄、捆粄、細粄、發粄、蘿蔔粄等等。在我市的客區中,也有著各式粄,味道不同,風情各異。

  許多經典美食,都是在人們生活的過程中不經意地誕生。其做法也許特別簡單,誕生時的意義也僅僅是為了果腹,但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原始的口味卻仍然備受歡迎。比如客家的特色美食——粄,就類似於閩南語所說的“粿”,跟粿一樣,粄也有許多種口味和做法。多年來,獨具風情的各式粄經久不衰,至今仍在客家人的飲食中佔據重要地位。

  一口包粄一地風情

揭西客家粄:風味獨特鄉情濃

風味獨特的包粄

  包粄是揭西縣、梅州豐順縣和江西贛南等客家地區的漢族風味小吃。在揭西,人們公認灰寨鎮的包粄味道最為地道。

  在灰寨鎮大圓往河婆方向約50米處的一家名叫“南興包粄”的包粄店,早上7、8時,該店門前已經停滿了車輛。不太趕時間的客人,則在店裡的座位坐著慢慢品嚐,幾個包粄加上一碗苦瓜排骨湯,實在是夏日清晨的一份享受。而趕時間的,則圍在老闆楊放平的周圍等待。店裡備著一些小小的白色塑料袋,每一個袋子剛好裝一個包粄,可以讓趕時間的上班族手抓著吃。

  包粄的餡料有多種多樣,可以滿足食客的不同口味。我們在楊放平的工作臺上看到,包粄的餡料有豆乾、蘿蔔、鹹菜絲、筍絲、韭菜、菜豆、蠶豆、南瓜等,其中,豆乾是每個包粄的必備餡料。

  楊放平介紹,製作包粄,首先要選取優質大米做成米漿,再將米漿炊成長方形粿皮。製作餡料時,先將蘿蔔、筍、鹹菜等配料切成絲,然後放在大鍋中加上新鮮豬油進行煎炒,待到炒熟的時候加鹽和芹菜粒、蔥花等佐料,此外就不再加其他調味料,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最後將炒熟的食料放在炊熟的粿皮中,再從四個角往中間包起來,這樣,香噴噴的包粄就做成了。

  新鮮做好的包粄,韌滑白嫩的粿皮透著隱約可見的餡料,咬一口,餡料汁液順著嘴角流了下來,鮮香味直透心裡,美味極了 。

  簡單細粄濃濃鄉味

揭西客家粄:風味獨特鄉情濃

形似小鳥的細粄

  揭西“鳥仔粄”是一種傳統的風味小吃,因其形似小鳥而得名,當地人則俗稱為“細粄”,主要流行於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在過去物質緊缺的年代,客家人逢年過節前或是喜宴賓客時,才會做一些“鳥仔粄”來招待客人。而現在,單是揭西縣城河婆街道的主要街道就有數十家在做“鳥仔粄”的店鋪,“鳥仔粄”已經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小吃之一。

  揭西縣河婆街道農化路110號,這是一家十分簡陋的“鳥仔粄”小店,經營者是一對楊姓中年夫婦。我們現場觀看了“鳥仔粄”的製作過程。做這種粄的時候,先用白粳米碾成粉篩過,然後放在鍋里加水煮成糊狀,用手把小糊團捏得很薄,成半巴掌大小圓形狀。再把預先炒熟了的料舀到上面,然後用手指捏攏,粄即做成。然後把它放進鍋裡去蒸熟,就可以吃了。

  老闆楊大叔向我們介紹,做“鳥仔粄”選用什麼作餡料可憑個人喜好,但多以豆乾、蔥、蒜、蝦米、豬精肉混雜著為主。比如他家做的“鳥仔粄”,餡料是由搗碎的大蒜、瘦豬肉、蘿蔔乾、花生米、小蝦乾等精選食用原料混合組成。

  蒸熟的細粄一個個變成了乳白色,很是玲瓏可愛,透出了陣陣餡料的香味,令人垂涎。拿起一個咬一口,軟糯粿皮中的餡料鮮香四溢,濃郁的蒜香讓細粄在揭西眾多粄類中獨具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