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客家粄:风味独特乡情浓

揭西各种粄的制作工序基本都是传统的纯手工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类似于闽南语所说的“粿”。客家的粄有许多种,红桃粄、包粄、捆粄、细粄、发粄、萝卜粄等等。在我市的客区中,也有着各式粄,味道不同,风情各异。

  许多经典美食,都是在人们生活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诞生。其做法也许特别简单,诞生时的意义也仅仅是为了果腹,但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原始的口味却仍然备受欢迎。比如客家的特色美食——粄,就类似于闽南语所说的“粿”,跟粿一样,粄也有许多种口味和做法。多年来,独具风情的各式粄经久不衰,至今仍在客家人的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口包粄一地风情

揭西客家粄:风味独特乡情浓

风味独特的包粄

  包粄是揭西县、梅州丰顺县和江西赣南等客家地区的汉族风味小吃。在揭西,人们公认灰寨镇的包粄味道最为地道。

  在灰寨镇大圆往河婆方向约50米处的一家名叫“南兴包粄”的包粄店,早上7、8时,该店门前已经停满了车辆。不太赶时间的客人,则在店里的座位坐着慢慢品尝,几个包粄加上一碗苦瓜排骨汤,实在是夏日清晨的一份享受。而赶时间的,则围在老板杨放平的周围等待。店里备着一些小小的白色塑料袋,每一个袋子刚好装一个包粄,可以让赶时间的上班族手抓着吃。

  包粄的馅料有多种多样,可以满足食客的不同口味。我们在杨放平的工作台上看到,包粄的馅料有豆干、萝卜、咸菜丝、笋丝、韭菜、菜豆、蚕豆、南瓜等,其中,豆干是每个包粄的必备馅料。

  杨放平介绍,制作包粄,首先要选取优质大米做成米浆,再将米浆炊成长方形粿皮。制作馅料时,先将萝卜、笋、咸菜等配料切成丝,然后放在大锅中加上新鲜猪油进行煎炒,待到炒熟的时候加盐和芹菜粒、葱花等佐料,此外就不再加其他调味料,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最后将炒熟的食料放在炊熟的粿皮中,再从四个角往中间包起来,这样,香喷喷的包粄就做成了。

  新鲜做好的包粄,韧滑白嫩的粿皮透着隐约可见的馅料,咬一口,馅料汁液顺着嘴角流了下来,鲜香味直透心里,美味极了 。

  简单细粄浓浓乡味

揭西客家粄:风味独特乡情浓

形似小鸟的细粄

  揭西“鸟仔粄”是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因其形似小鸟而得名,当地人则俗称为“细粄”,主要流行于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在过去物质紧缺的年代,客家人逢年过节前或是喜宴宾客时,才会做一些“鸟仔粄”来招待客人。而现在,单是揭西县城河婆街道的主要街道就有数十家在做“鸟仔粄”的店铺,“鸟仔粄”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小吃之一。

  揭西县河婆街道农化路110号,这是一家十分简陋的“鸟仔粄”小店,经营者是一对杨姓中年夫妇。我们现场观看了“鸟仔粄”的制作过程。做这种粄的时候,先用白粳米碾成粉筛过,然后放在锅里加水煮成糊状,用手把小糊团捏得很薄,成半巴掌大小圆形状。再把预先炒熟了的料舀到上面,然后用手指捏拢,粄即做成。然后把它放进锅里去蒸熟,就可以吃了。

  老板杨大叔向我们介绍,做“鸟仔粄”选用什么作馅料可凭个人喜好,但多以豆干、葱、蒜、虾米、猪精肉混杂着为主。比如他家做的“鸟仔粄”,馅料是由捣碎的大蒜、瘦猪肉、萝卜干、花生米、小虾干等精选食用原料混合组成。

  蒸熟的细粄一个个变成了乳白色,很是玲珑可爱,透出了阵阵馅料的香味,令人垂涎。拿起一个咬一口,软糯粿皮中的馅料鲜香四溢,浓郁的蒜香让细粄在揭西众多粄类中独具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