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在小學時期,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教師需要跟隨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改進和創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策略,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為語文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基於此,本文就圍繞著如何上好語文課進行簡單的研究與分析。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引導。教師需要分析學生的身心特點,並結合教學內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穩步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以及學生的語文素養。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一、 深入挖掘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基礎和根本,教師需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恰當的教學目標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不僅需要讓學生能夠產生同情心理,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這個故事更加熱愛生活,即使處於困境之中,也要積極樂觀地生活,勇敢地追求幸福。在教學中,教師要圍繞著這一教學目標,不斷渲染氣氛,薰陶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此環境中有所感悟。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降低了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難度,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穩步提升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二、 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用這一方法,能夠鍛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起學生的競爭意識。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獲得更多的思路和想法,實現課堂氛圍的活躍,還能夠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取其之長、補己之短,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時期的學生生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期保持集中,加之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難以顧及所有學生。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同桌兩人為一組。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先給學生說明活動規則,表現較為良好的小組可獲得一朵小花,而討論與活動內容無關的小組就要扣除一朵小花,最終表現最佳的小組即可獲得教師提供的獎勵。當教師說完規則後,學生就會積極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即使有學生出現錯誤或表述不夠清楚,會有小組成員進行補充與說明。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三、 採用遊戲教學法進行教學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遊戲教學法,將遊戲與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增加語文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保證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成語接龍的遊戲,豐富學生的成語知識庫;或者採用擊鼓傳花的遊戲,檢驗學生對古詩詞的掌握情況;又或者採用「抓間諜」的遊戲,考查學生對生詞、生字的掌握情況。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四、 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降低語文知識的難度,激活學生的多個感官,有利於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增加一些生活化的案例,給予學生最真實的體驗,拉近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

例如,教師在教學《坐井觀天》時,就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交流,消除學生對新課程學習的緊張感。教師要詢問學生:「如果青蛙聽從了大家的意見,從井裡跳了出來,那麼會看到什麼樣的景色呢?」這時就會有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會描述一些美景,但同時也會有學生存在不同的想法。有的學生認為,青蛙跳出井口後會看到滿地的垃圾,髒兮兮的河流。學生存在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平時關注生活中的情況,這時教師切勿指責學生,而是要圍繞這一回答,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後發現這世界髒兮兮的,遠不如井底,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環境更加美麗和乾淨呢?」學生會根據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展開分析與討論,使語文課堂更加的生活化,極大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五、 創建良好的師生關係

小學時期的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動力和興趣,都與教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學生不喜歡語文教師,那麼在上課時就會不認真聽講,甚至會打擾到其他學生的學習。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需要多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要建立起輕鬆、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師要對學生有愛心和耐心,要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給予的關注,給學生提供學習的驅動力。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六、 利用角色扮演營造氛圍

教育能夠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學生在上課時是保持積極樂觀、努力上進的學習態度,還是感覺備受煎熬,不僅跟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能力有關,還跟教師營造出來的教學氛圍有關。一個有趣、積極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情感共鳴,有利於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並掌握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構建出一個輕鬆、活躍的課堂氛圍,採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都能夠緊隨教學節奏。

例如,教師在教學《最後一頭戰象》這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我」、波農丁以及嘎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文中的「我」和波農丁有一些對話,嘎羧都是一些動作方面的描述,學生需要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變得生動與活潑起來,賦予這些角色生命,讓學生能夠從角色扮演中產生一定的感悟。當學生表演結束後,教師需要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七、 合理設置問題引發探究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提問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互動形勢。提問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迅速獲取並掌握知識,同時還能夠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精心設計提出的問題,要勾起學生的探究慾望。

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明確。而這就需要教師研究教材內容,找到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圍繞著這些關鍵設計問題,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其次,提問要適量、適度,要循序漸進地提問。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問題的難度。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總而言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合理設置問題,利用角色扮演、遊戲教學法等方式,營造出和諧、有趣的教學氛圍,同時還要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教師都能夠上好語文課。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愛上學習教師在線培訓即將開課,【零風險,免費用,無需加盟】

如果你是大學生、託管老師、輔導老師、學科老師、對語文有興趣者、請發我私信,我帶你進群(ps頭條不允許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