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历史上有个小兵得到项羽一条大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其后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是真的吗,当时

来自王者峡谷的射手


此人名叫杨喜,因为斩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他的后代很了不得,出了两个皇帝(隋文帝、隋炀帝),12个宰相。杨喜也是弘农杨氏的开基祖。




杨喜不是小兵,汉王二年(前205年)杨喜投奔汉王刘邦,被任命为郎中骑都尉,这是一个管理宫廷车骑门户的武官,地位可比小兵高的多了。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进入白热化。这一年的十二月,楚军与汉军在垓下展开大决战。十万楚军在撤退江东途中遭到齐王韩信为首的三十万汉军的包围。 陷入四面楚歌的项羽自知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精骑突围南逃,天亮后,得知项羽突围的汉军由灌婴率领5000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被汉军追及,此时,项羽身边仅剩28骑。



乌江决战,杨喜也在追击的汉军里面,为骑将。不过,斩杀项羽的不止杨喜一人,而是五个人,这件事,《史记》与《汉书》等正史描述大体是一致的,如《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所述: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大意是灌婴所率的数千骑兵中,有五位勇士一齐冲上去,丛戟攒击,斩杀了项羽。这五位勇士分别是杨喜、王翳、吕马童、吕胜、杨武,他们因为斩杀项羽有功,都被刘邦封为列侯。其中,杨喜被封为赤泉侯,食禄一千九百户。



杨喜因为斩杀西楚霸王项羽而一战成名,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同样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弘农杨氏,此后便像开了挂一样,家族兴旺,人才济济,出将入相者大有人在,甚至还出了两位皇帝。

如杨喜八世孙,东汉大儒杨震,官居三公中的太尉。从杨震起至杨秉后裔杨彪(8世)均为太尉,后世称之为“四世三公”。十二世孙杨修,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人非常聪明,官至丞相主薄,后被曹操所杀。



杨喜子孙里面还有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杨忠,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隋朝的创立者隋文帝杨坚。还有隋炀帝杨广,越国公杨素及子杨玄感等。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唐玄宗杨皇后等等,都说“天下杨氏半出弘农”,弘农杨氏从杨喜斩杀项羽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赤泉侯起,家族便长盛不衰,一直到今天,弘农杨氏依然是天下杨氏最重要人口最多的一个分支。


大国布衣




(项羽)

一条大腿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只因为这条大腿是项羽的。

拿到大腿的人,姓杨,叫杨喜。不是一个小兵,是个郎中骑,这是个什么官呢?其实,就是一个管理宫廷车马门户的武官,同时,经常晚上值班,负责夜间安全。

因为拿着项羽的大腿,所以杨喜被刘邦封了个赤泉侯,从此枝繁叶茂,家族得到了大的发展,后人中出了二个有实权的皇帝,12个宰相。

接下来,我们聊聊这个杨喜,聊聊他的后代。

杨喜是如何得到项羽大腿的?



杨喜人生的崛起,是在乌江边上,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

当时,刘邦下令:凡是,能取得项羽首级者,封万户侯。能取得身体的一部分,也能封官加爵。

项羽那么勇猛,还是有些不怕死的,一直紧紧追击项羽。在乌江边上,项羽看大势已去,遂有了自杀的念头。于是对追击的几个人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说完,一阵大笑,举起宝剑,就地自尽。接下来,汉军众人一哄而上,王翳取了项羽的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分别取得项羽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郎中骑的杨喜取得了一条大腿。

就是这条大腿,让杨喜发了家,封了赤泉侯,家族实力开始逐渐增大,成为大的世家。

杨喜的后代,英雄辈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



(杨敞)

杨喜到了第四代,出了个叫杨敞的,此人后来做了西汉宰相,比杨喜的官还大。虽然,杨敞官大,但名气一般。不过,他岳父名气很大,就是写《史记》的司马迁。

东汉晚期,杨家又出了四个牛人,分别是:杨震、杨秉、杨赐、杨彪,被世人称为“四世三公”,此时的杨家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杨家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杨彪生一子,就是那个著名的天才人物杨修,只是因为过于聪明,被曹操所杀。杨修是杨喜的十二世孙。



魏晋时期,杨家实力非常庞大,在晋武帝时,杨家又出了两任皇后,杨家多人在朝为官,杨家就此成为晋朝第一大族。

虽然,五胡乱华后,全国大乱,但杨家并没有“家道中落”。弘农杨氏杨牧一系后来出了个杨忠,先后做了西魏和北周的高级官员,而且是北周八柱国之一。



杨忠有个儿子,叫杨坚,这就是隋文帝,老杨家此时达到了权力的顶峰。杨坚去世后,儿子杨广继位,这是杨家的第二个皇帝。但,可惜,杨家的江山仅仅坐了两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之后虽然有杨家子孙被人控制,立为了傀儡皇帝,但无权无势,算不得数。

进入唐朝,李世民的杨妃也是杨广之后,而杨家人继续活跃在政坛。整个唐朝,杨家出现了十一个宰相,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之家”。

唐朝之后,杨家开始衰败。但是,一条大腿,换得杨家千年的繁荣,也算是厉害了。


蓝风破晓


楚汉相争时,刘邦重金赏,谁能拿下项羽首级,就能赏万户侯,另外赐千金。

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他的身体被分成五个人,被五个人获得,分别叫杨喜,王翳,吕马童,杨武,吕胜。

也就是说,杀项羽的功劳被五个人瓜分了,当然谁也没能获得万户侯,而是分给了这五个人,不过,也没有人均分到两千户,而是根据功劳的大小,得到了不同的赏赐,比如最高的就是杨喜,获得了1900户,封为赤泉侯。

五个人也成为汉初封的两百多个后列侯之一。

那这个杨喜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呢?他的后代又怎么样呢?出的皇帝,又指的是谁呢?

杨喜,是华阴人,也就是今天陕西潼关人,在杜县投奔了刘邦,被封为郎中骑都尉,公元前202年与其他四人斩杀项羽,公元前200年,被封为赤泉侯,死于公元前168年。

他的曾孙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

他的五世孙杨恽将外公司马迁的《史记》献给汉宣帝。

他的八世孙杨震,号称关西孔子,杨震的儿子杨秉,杨秉的儿子杨赐,杨赐的儿子杨彪,从杨赐到杨彪,从杨震到杨彪,都做到三公之首太尉,四世太尉,这个比汝南袁绍家的袁家四世三公还要厉害。

杨彪的儿子正是大名鼎鼎的杨修。

杨喜的二十一世孙正是隋文帝杨坚,二十二世孙是隋炀帝杨广。


历史简单说


刘邦在派兵追杀项羽的时候许下承诺,谁能带着项羽的尸体回来,就封谁为万户侯。


然而项羽的武艺高强,刘邦手下的虾兵蟹将没有一个人能够杀死项羽,反而被项羽斩杀了几百人。


项羽在格斗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吕马童,一向豪情万丈的项羽对着吕马童说:“我听说刘邦赏赐千金,封万户侯来买我的人头,今天就算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这段话后项羽便拔剑自杀了。

项羽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他拔剑自刎后,汉朝的士兵竟然发生了内讧。


这些士兵都想要夺取项羽的尸体,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个人,最终把项羽的尸身砍成了5块,被5个人分别得到。一个叫杨喜的骑兵将领得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分到了1900户封地。杨喜并不是一个小兵,在得到项羽的大腿之前,就已经是刘邦手下的骑兵将领,在追杀项羽的过程中,杨喜被项羽瞪了一眼,吓的骑马逃跑了数里。

史书对杨喜的记载仅限于这件事,然而杨喜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却凭借着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成为了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杨喜的后代出现了12个宰相2个皇帝,繁荣昌盛了上千年的时间。


杨喜的前三代子孙都比较的低调,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事迹。从杨喜的第四代后人开始,杨家便成为了名门望族,杨喜的玄孙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弘农杨氏的共同祖先。

杨敞开创弘农杨氏家族后,弘农杨氏在汉朝时期人才辈出,东汉时期杨震、杨秉、杨赐、杨彪连续4代人在朝廷中担任三公的职务,是东汉时期最大的名门世家之一。


三国时期,因为才高气傲被曹操杀死的杨修就是杨喜的第12代玄孙。到了南北朝时期,杨家仍然在士族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杨喜的后代杨忠,是关陇集团的重要领导者,官至上柱国。而杨忠的儿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杨坚,杨坚在公元581年建立了大隋王朝,结束了数百年纷争割据的局面。

杨坚去世后,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继承了皇位,由于杨广穷奢极欲,隋朝仅仅传了两代人便灭亡了。


虽然隋朝在杨广之后便灭亡了,但是杨喜的后代并没有在唐朝衰败,杨喜的后代在唐朝出现了11位宰相,是唐朝时期的名门望族。杨家和李家相互联姻,李氏皇族中的很多人都流着杨家的血液。一直到唐朝灭亡后,杨喜的后代才开始逐渐的淡出历史舞台。

杨喜的后代能够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兴旺发达,主要是因为隋朝之前实行的门阀制度。在门阀士族制度下,世族大家相互联姻,一个家族往往能够兴盛数百年的时间。


当然杨喜家族在最初能够崛起,靠的就是项羽的一条大腿。项羽在自杀前把头颅送给了吕马童,项羽恐怕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不是项上人头,而是一条大腿。


历史总探长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家人还真的是不得了。

都说要学会“抱大腿”,杨喜真是这句话的教科书式案例。


如果不是杨喜抱了项羽的大腿,杨喜自己就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更不会有后面杨家小辈们的未来了。

杨喜,本来不过是灌婴手下的一个骑兵,灌婴是刘邦手下的马军统帅,麾下骑兵骑将多不胜数,谁又识得谁?

可是机会降临在五个幸运的人身上,当项羽走投无路,被逼自刎之后,有五个胆大的军卒上去瓜分了项羽的尸体。

当时的杨喜抱了项羽的一条大腿,回头,刘邦封杨喜为赤泉侯,1900户。

公元前194年,汉惠帝贬杨喜为民,次年(前193年)复封。至于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让杨喜坐了一次过山车,我们就无从考证了。

好了,接下去我们发开杨家的家谱,看看杨喜的后代们都有什么发展。

儿子

杨敷,字伯宗,杨喜长子。袭赤泉定侯,卒谥忠定。配陈氏、蔡氏。

孙子

杨殷(一说胤),字嗣宗、毋害,世袭赤泉侯,卒谥忠贤。配李氏。

曾孙

杨敞,宣帝即位月余,封安平侯,谥号“敬”。司马迁女婿。

司马迁的女婿,我们开始觉得杨家在历史上闪光了。

玄孙

杨忠,字孟兰,杨敞长子。承袭父爵,为安平顷侯。

深得其外公司马迁厚爱,在收藏和保管司马迁《史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配蔺氏。

八世孙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人称“关西孔子”,誉泽“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

弘农杨氏啊,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了。

十二世孙

杨亮,杨琦子。建安元年(196年),因杨琦功劳封阳成亭侯。
杨霏,杨琦女。大司马李傕妻。
杨修,杨彪子,字德祖。官至丞相主簿,后为曹操所杀。
杨超,杨众子。生四子,柄、骏、珧、济。骏、珧、济号称“西晋三杨”。

这一代杨氏子孙特别的出彩,尤其是那个杨修,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知道。

三世孙

杨孕,杨亮子。杨孕之孙杨铉之六世孙杨坚,为隋朝开国皇帝;杨孕后裔中另一分支,其九世孙杨赞,迁徙扶风,为“扶风杨氏”始祖。

杨氏的成色开始镀金了。

十五世孙

杨铉,五胡十六国时期仕燕国,任北平太守。其子杨元寿,为北魏代武川镇司马。

武川镇,关陇集团,一直延续到唐代的军事集团。

十六世孙

杨元寿,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人。杨铉子,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在北魏初年,曾在武川工作过,任北魏武川镇(今内蒙武川县西南)司马,举家便落籍为武川镇人。杨元寿子杨惠嘏,为北魏太原郡守。杨惠嘏子杨烈,为北魏龙狡将军。杨烈子杨祯,以军功封宁远将军,生五子,其长子杨忠便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再往下就是帝王家世了。

为了避免赘述,中间已经省去了好多代杨氏子孙,但其实这家人一直都在政治舞台上活跃,长久不衰。

如果史料可以更加丰富一些,是很值得做一番研究的。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刘邦曾下令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项羽的人头,项羽自刎后,王翳得头,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一部分,刘邦赏五人,将项羽遗体拼合,正好都对,以鲁公礼仪葬之,并为之发丧。

中间还穿插一个故事,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不降服。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当初,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等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谷城。汉王给他发丧,哭了一通后才离去。

其中分尸项羽里边的

这个杨喜不是一般人,因乌江分尸了项羽左腿而富贵升腾;开创了汉朝弘农杨氏一脉。后来做了丞相的司马迁女婿杨敞,以及太尉杨彪、主薄杨修都是他的后人。甚至《隋书》上说隋文帝杨坚也是他的十五世孙。唐朝有“李武韦杨”四大家族,武则天母亲就出自这一支。即便是千年之后的宋朝,名震天下的杨家将都是他的后代。。当年项羽的一条腿,成就了这么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家族传奇。霸王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蔺MG


项羽乌江自刎以后,汉军蜂拥而上,争相抢夺项羽的遗体。因为汉王刘邦曾经许下承诺,谁能够取得项王的项上人头,谁就可以得到千金封赏,并封为万户侯。

在对项羽遗体的抢夺中,有五个人得到了遗体的大部分。其中,王翳夺得了项王首级,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人分别得到了项王的躯体。五人向刘邦请功邀赏,刘邦履行诺言,分别将他们封侯。

这五个人里面的杨喜,原本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骑将,得到项王大腿以后,被刘邦封为了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户,成为了一方大族。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杨喜后人逐渐成为中华望族,杨氏族人更是遍布天下。其中,杨喜的十七世孙杨坚,更是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

杨喜封侯以后,成为了华阴的贵族。此后,杨门名人辈出,而华阴杨氏后人也在历史上有过众多的出彩表现。在西汉、东汉、曹魏时期,杨喜直裔后人均有封侯。东晋十六国时期,随着晋室南迁,华阴杨氏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不过,杨喜十四孙杨铉投靠慕容燕国,担任过燕国的北平太守。杨铉以后,杨家在北方的盛威复振。

到了杨喜十六世孙杨忠的时候,杨家成为了西北最大的望族之一,受封北周随国公。后来,杨忠之子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隋朝一共诞生了六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以外,还有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隋世宗杨昭、隋越王杨侗。不过,除了杨坚和杨广,后面几个皇帝都是权臣所立,并不掌握实权,在位时间也非常短暂。

隋朝及隋朝以后,杨喜后人在历史上封侯拜相的人也就更多了。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就有杨素、杨国忠等人。


苏绽


杨喜,本来名不见经传,但由于项羽乌江自刎时,他在现场,并争得项羽部分遗体,因此被写在了《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就凭此,加官进爵,荫蔽子孙,不光为杨氏昌盛奠定了基础,后人有非常多的人出将入相,可以说是光耀千秋。

(杨喜剧照)

杨喜之前是干什么的,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杨喜在《史记》中第一次出场,也就是“郎中骑”。“郎中骑”就是郎中骑都尉,是一个中级军官。

当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杨喜肯定也参与了其中。不过,之所以没有他的记录。一方面是他职位不高,另一方面也是他确实没有什么功绩。当然了,也许还有因为篇幅有限,文章裁剪需要,《史记》没办法记他。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话说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到公元前203年终于接近尾声。

垓下之战,项羽死伤惨重。眼看兵少粮尽,已入绝境,项羽率精兵8百余人连夜突围,向南疾驰而去。

待刘邦发现时,已是天色大亮,于是让灌婴率骑兵追杀。

由于项羽走错了路,导致耽搁了时间,结果被灌婴等人追上。

此时项羽身边仅剩28人还追随左右,而灌婴所带人马有五千人之多。

项羽在乌江边被包围后,毫无畏惧,反而挺刀直接向汉军冲去,眨眼间便杀死一名汉将。

(项羽剧照)

项羽转身骑马疾走,杨喜亦驾马追赶。

突然项羽回身瞪眼大喝,杨喜连人带马吓得转身就逃,一连跑了好几里才停下来。

当时乌江的亭长敬佩项羽,便停船等在江边,并劝说他渡江,再寻机会东山再起。

但项羽一向为人骄傲,想到追随自己的子弟兵均战死在外,不免长叹一声,拒绝了亭长的好意,并将胯下良马赠给了亭长。

就在此时,汉军再次追了过来。

项羽于是冲入汉军一番厮杀。突然他看到骑司马吕马童,想到吕马童曾在他手下当兵,追随过自己,于是对他说:“听说刘邦为了杀我,曾向你们许诺,谁若杀了我不仅赏千金,还会封万户侯,我便送个人情给你,你拿着我的头颅去领赏好了。”说完,便在乌江自刎而死。

当时杨喜等人皆在近前,大家见项羽自刎,为了能得到封赏,于是互相争夺,自相残杀。

(刘邦剧照)

最后吕马童果然得到了头颅,而杨喜也抢得其遗体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三人也分别抢得项羽遗体。于是刘邦兑现诺言,给他们封官进爵。

杨喜被封为赤泉侯,享受1900户的封邑。

建立汉朝后,杨喜的事情少有史书记载,不过杨喜却过得相当太平。

杨喜死后,他的儿子杨敷继承了爵位,后来又传给孙子杨殷。

此后杨家后代出来不少名人,比如,曾当司徒,被誉为“关西孔子”的杨震,曾当太尉的杨赐,在曹魏时曾当太尉的杨彪,被曹操杀掉的“聪明人”杨修等等。

历史记载,杨喜的十六世孙杨元寿曾是杨坚的五世祖。那么,也就是说,隋朝就是杨喜的后人建立的了。

(参考史料:《史记·项羽本纪》)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这个的确是真的!而且其后人的影响远不止这些。这一个姓氏就是著名的弘农杨氏。

小兵变候爷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领60万汉军,分五路兵马围攻项羽,当时只有10万大军的项羽被围困垓下。最终项羽在乌江自刎,楚汉争霸由此结束,大汉帝国由此开始。

这场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同时也改变了一个小人物乃至整个杨氏家族的命运。

这个小兵叫做杨喜,也就是西汉开国赤泉侯。垓下之战爆发前,杨喜只是刘邦军中的一个保安,当时担任着骑兵小队的小队长,充其量就是现在军中的班长一职了。

为了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刘邦下令:能得到项羽首级者,赏金千两,封万户侯。

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后,汉军一涌而上,争相争夺项羽的尸体,然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居然在这场争斗当中幸运地抢夺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从此人生走上巅峰,被封赤泉侯,户1900,从一个班长一跃成为是开国上将。

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中的弘农是一个郡名,西汉元鼎年间,弘农所指的是,如今的黄河以南,宜阳以西,以及陕西渭河下游,丹江流域等大片土地。晋朝以后,弘农郡的面积不断减小。



但在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一直以来都是弘农郡中最繁华的地方,这里就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天下第一名门望族--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的第一世祖是杨敞,杨敞则是题目中那个小兵杨喜的曾孙。话说杨家自从杨喜死后,便逐渐变得默默无闻起来。在杨喜的孙子这一代,连爵位都丢了。


然而杨氏的复兴开始就在杨敞,杨敞才华横溢,娶了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为妻。还在当时摄政大臣,霍光的手下当差。由于杨敞才华出众,能力非凡,深受霍光的赏识,升迁非常快,最后位及丞相。

关西孔子

弘农杨氏自杨敞之后,又慢慢的陷入了沉寂,直到了杨敞的玄孙杨震的出现,杨氏又重新走上了历史舞台。

杨震是位老年得志的才子。自幼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人称“关西孔子”。留下了著名的杨震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名言。杨震一生为官清廉,公正,深受百姓之爱戴。


正是因为有了“关西孔子”杨震的品行与精神,才有了在杨震之后,杨家出现杨秉、杨赐、杨彪先后官至太尉,出现了“四世三公”的盛况,杨氏家族出现历史上的小高潮,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

问鼎天下

弘农杨氏子孙杨忠,为北周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北周统治集团核心成员,官至柱国大将军,杨忠死后,其子杨坚继承爵位。公元573年,宇文赟取杨坚之女为太子妃。宇文赟死后,杨坚独揽大权。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禅让,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经过十四代的艰辛,弘农杨氏终于问鼎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王朝隋朝。

题中所指的两位皇帝就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一直活跃的杨氏

隋朝覆灭之后,弘农杨氏并没有因此而被历史所忘记,唐朝之时有四大豪门分别是“李武韦杨”,杨氏在唐朝仍然是名门望族,先后有杨恭仁、杨师道、杨再思、杨弘礼等11人,官至宰相。


唐朝还有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四大美人杨贵妃,作为杨氏优秀的女性后代。在文化方面有杨炯,杨凝式等文人墨客。

到了北宋朝时期最为著名的就是忠烈杨家将,保家卫国,满门忠烈!而南宋时期则武有杨三思,文有杨万里,杨氏仍然是天下之名门,明代还有位于三才子之首的杨慎。


策神历史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首先说明这个事情是真的,而且其后人不仅仅出了2位皇帝、12位宰相。还出了中国历史上极为出名的许多文人墨客,甚至许多历史大事件后面都有他们的背影。这个家族就是著名的弘农杨氏!


以史为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弘农杨氏的历史大家就知道此言不虚。

一、礼乐崩坏,小兵翻身

弘农杨氏的祖上可以考到刘邦麾下将领杨喜。在楚汉相争到了最后阶段,项羽被围垓下。刘邦下令杀了项羽者可封万户侯。

项羽眼看失败在即,也不肯过江再战,于是挥剑自刎。刘邦士兵看到霸王自刎于是纷纷争抢尸首,最后项羽尸体被五人抢走。王翳取其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各得一块。

回到汉营,刘邦因其五人追杀项羽有功,干脆把奖金和侯爵平分给5人,于是杨喜被封为赤泉侯。

楚汉相争之时,六国的旧贵族已经被淘汰殆尽,而像刘邦、杨喜这样的新贵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只不过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的时间,杨喜虽然被封为赤泉侯,但是在他之后,杨家并没有出色的人才诞生。直到汉昭帝时期。


二、弘农杨氏之祖,丞相杨敞

汉昭帝时期,杨家出了一个人才名叫杨敞。杨敞运气极好,跟了一个特别牛的人:霍光。

昭帝初,霍光当大将军的时候,杨敞就是霍光的军司马。等到霍光专权的时候,杨敞也跟着当了丞相。等到昌邑王刘贺继位27天,霍光就准备把刘贺给废了,找了个人去通知杨敞。杨敞刚开始还支支吾吾不同意,但是杨敞娶了个好媳妇-司马迁的闺女-劝到:霍光是来通知你的,不是征求你意见的!你要是不表态,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杨敞一拍大腿,恍然大悟。于是赶紧表示同意。于是也就坐稳了丞相的位置。从此之后杨家就开始崛起,成为豪门。杨敞也被尊为弘农杨氏之祖。


三、四世三公,诞生杨修

到了东汉,杨敞玄孙中又出了一个大人物,这就是当时的大儒杨震。因为其学问、品德、弟子都很多,人送称号“关西孔子”。

杨震官至太尉,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半夜向他行贿,杨震不收。这位朋友说:现在夜半时分,根本没有人知道,你就收了吧。

结果杨正义正言辞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来没人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四知”典故。弘农杨氏还建立了四知堂作为传家座右铭。

而杨震的儿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子杨彪,竟然都继承了杨震的遗风,且均官至太尉,于是成为了东汉时期著名的“四世三公”之家,和汝南袁氏相当。

杨彪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杨修,杨彪还娶了袁术的姐妹当媳妇,后来杨修被曹操所杀,理由除了杨修站队曹植外,还有一条就是杨修是袁术的外甥。

但是虽然杨修死了,弘农杨氏却依然是豪族,果然没多久杨氏重新崛起了。


四、外戚专权,导致灭族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后,皇后杨艳就是弘农杨氏的人,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就是在杨艳和自家妹妹杨芷的保护下,以及杨氏外戚的支持下才得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弘农杨氏的杨骏与弟杨珧、杨济三人因为辅佐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有"西晋三杨"之称。后来因为司马衷的白痴,导致天下大乱,西晋杨骏被灭三族。这也是弘农杨氏的第一次灭族之祸。



五、乱世纷纭,诞生皇帝

弘农杨氏虽然经历了灭族惨剧,但在后续历史上在北方慕容氏、拓跋氏当权时期都出了许多弘农杨氏人才,成为当时的高官。

据陶新华教授的统计,弘农杨出仕北魏的就凡三十人,位至三公的三个,光禄大夫者八个,曾任九卿者七人。

更不用说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以及在野史中更著名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了。隋朝的著名宰相,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也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



六、弘农杨氏,人才辈出

隋代以后,弘农杨氏依然有极为出名的人物诞生,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武则天之母杨氏都是出自弘农杨氏。

隋代弘农杨氏到了唐代有了新的发展,据统计家族成员拜相十一人,登科近九十人。可见其影响力。

对了,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是出自弘农杨氏。

写的很长了,大家看看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对中国历史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实最早就来源于一个战士抢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可以说极为传奇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