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蝙蝠高清图

祸兮“蝠”所 倚

——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 正 祥

(原稿载《集邮博览》杂志2020第3期)

2019年12月,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2020年1月,专家组判定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 月 11 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宣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正式分类名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同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 COVID-19。目前,多个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和非典病毒(SARS-CoV)一样,均来源于蝙蝠。本文将这二者分别介绍于下:

一、了解病毒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DNA或RNA)(上图)


病毒(virus ) 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 它是由一个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脱氧核糖核酸)或者RNA(核糖核酸),借由感染的机制,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进行自我复制,一个复制周期大约需6~8小时。病毒的复制有独特的编码和转录功能,其全部遗传信息均含在RNA中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上图为DNA结构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信息的转化密码表)


病毒体大小在20一300纳米(nm)之间,大多小于150nm。因此,虽无处不在,却只能在放大 几万~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的面貌。

如,尼日尔2016年发行的抗击埃博拉病毒邮票中,就可见埃博拉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家族,包括人、哺乳动物和禽冠状病毒三个家族。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

(Coronavirus)。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由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整个病毒像日冕,故名。我们可以从相关邮票上体会到类似的形态结构。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冠状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同属RNA病毒常能够引起人类发生从普通感冒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多种疾病。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我国的非典型肺炎,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SARS-CoV), 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也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两者亲缘关系很近,在临床上引起的疾病模式也相同,所引起的传染性肺炎,胸片影像往往表现为双肺多发的磨玻璃状的阴影,阴影多靠近肺的外周,有些还会表现为斑片状的阴影,甚至相互融合,形成肺实变的表现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如果CT检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进行隔离,并且进一步做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原学诊断,尽快救治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二、认识蝙蝠

研究发现,制造非典和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冠状病毒,都和蝙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与从中华菊头蝠提取到的蝙蝠冠状病毒同源性高达96%,这说明新型冠状病毒90%以上的概率是蝙蝠宿主。

蝙蝠是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它的前肢连着又宽又大的翼膜,后肢又短又小,并被翼膜连住。它的爪子只能吊住自己而不能支撑自己,因此它站不住,不能行走。落地时,只能伏在地面,慢慢爬行 。它随时倒挂着,一旦有了危险,便能松开树枝伸开翼膜 。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它们白天休息喜欢住在黑暗湿冷洞穴里。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夜间则出外觅食。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蝙蝠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我国约有8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一般来说,大蝙蝠类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狐蝠科,通称果蝠,又名狐蝠。狐蝠科成员均为植食性,其中大型的种类多以果实为食,小型种类主要食花蜜 。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小蝙蝠类分布于东、西半球的热带、温带地区,体型较小,身体结构更为特化,包括菊头蝠科、蹄蝠科、 吸血蝠科、蝙蝠科等十余科。

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是分布于旧大陆的小型到较大型的蝙蝠。嘴脸部特殊复杂的叶状突起。大菊头蝠分布于台湾岛以及江西、广西、贵州、安徽、四川、海南、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我国学者发现体内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华菊头蝠,是十分常见的中型蝙蝠,分布于吉林、山东、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蹄蝠科Hipposideridae与菊头蝠科非常相似,现多被并入菊头蝠科,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些蹄蝠适应在人类的生活居住地区活动,数量非常多,能捕食大量害虫。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吸血蝠科Desmodus rotundus是名副其实的以血为食的类群,也是哺乳动物中特有的吸血种类。它们的相貌看起来非常丑恶,每晚定时觅食--吸食动物的血液。只分布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吸血蝠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成员有小到大的耳屏,无鼻叶但有些种类有褶皱,尾巴通常被尾膜包裹。绝大多数种类为食虫性,也有一两种为食鱼性。普通长耳蝠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黑龙江、青海、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山西、新疆、吉林、四川等地,主要生活于森林、树洞、岩洞以及家舍。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山蝠属喜栖较古老的民居或古建筑的屋檐下及墙缝等处。常在傍晚时飞行捕食飞行性小昆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平原及江浙、两广和四川、湖北、湖南。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三、保护蝙蝠

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温带和热带森林中,维护了相当于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森林。从欧洲食虫蝙蝠控制虫害,到热带蝙蝠撒播种子维护雨林,蝙蝠家族中,近70%的种类是食虫的,且所食大都是害虫,如蛾、苍蝇、蚊子、蟑螂等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用。经过加工的蝙蝠粪被称为“夜明砂”,是中药的一种。蝙蝠还是研究动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对象,对它们辐射技术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人类仅仅只是知道了蝙蝠能够做些什么了,但仍然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做的,所以拯救这些濒临灭绝的种类势在必行。

为了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 早在1986年,欧罗巴自然与环境保护邮票,就将蝙蝠列为了对象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199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将大马蹄蝙蝠列为了濒危物种。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已将有些蝙蝠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例如;大耳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大耳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普通蝙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11年定为“国际蝙蝠年”, 这一活动有的国家持续到了2012年。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蝙蝠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的保护动物,相关成员国家发行的专题邮票往往有WWF和熊猫徽志。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四、深刻反思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从病原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17年前的”非典型肺炎”,还是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面上病毒的宿主是蝙蝠,,可谓“祸兮”蝠”所伏”。但其实 是因为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用野生动物满足自己的“口福”所造成的报应,真是“福兮祸所伏“啊!

蝙蝠是“病毒库”,但不是病兽。多年来科学家在它体内已经分离出超过 80 种病毒,但由于它有着上亿年进化的防御系统,超强的DNA修复能力让它的免疫系统变得十分神奇,并且与病毒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因此,它自己安然无恙,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它的中间宿主,如:“非典”时期是果子狸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穿山甲。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我们没有理由责怪蝙蝠、果子狸、穿山甲和更多的野生动物,千万年来它们就是人类的伙伴,只是城市化和人类的扩张改变了它们的处境......。

总而言之,病毒性肺炎是人祸。真正的祸首是破坏生态环境,杀戮和馋食野生动物的法盲,是他们造成了人与动物间病毒的传播与变异,带来了灾难!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童正祥:祸兮“蝠”所 倚——邮话冠状病毒与蝙蝠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对野生动物保有基本的敬畏,明白对自然的保护,更是保护我们自己。

“No virus kill us, we kill ourselves”。请记住研究者的这一警告:并不是病毒杀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杀了自己。

2020年2月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