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攪動萬億市場規模,國產進階“步步高昇”

近日,百度獲得由國際知名標準機構TV NORD北德頒發的IATF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符合性證書,這意味著百度Apollo的自動駕駛套件將有機會成為主流車企的供應商。

而前不久,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也獲得ISO 26262功能管理認證證書,國產智能網聯憑藉實力,正在漸漸縮小與國際差距,跑出自動駕駛發展新高速。

政策加持推動國產智能網聯汽車快速崛起

作為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落地的關鍵年,近日,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

而在去年9月,中國中央、國務院也發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

據瞭解,國內多個城市都在建立智能駕駛示範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擁有至少20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加速自動駕駛產業化落地。

在政策加持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進程提速,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和受眾需求的上升,智能網聯汽車將會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市場空間巨大,引發車企紛紛佈局。

車企搶灘佈局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將佔據未來出行主賽道,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來自麥肯錫的預測數據顯示,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面臨自動駕駛的龐大市場規模,無論是互聯網技術企業還是車企,紛紛都在搶灘佈局。

自動駕駛攪動萬億市場規模,國產進階“步步高昇”

近日,馭勢科技正式對外公佈在B輪融資中獲得博世戰略投資。作為國內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的領跑者之一,馭勢科技在浙江嘉善產業新城與華夏幸福在研發設計、試製、公共檢測平臺、無人車應用創新方面開展合作,共同致力於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值得一提的是,馭勢科技的無人接駁車具備L4級無人駕駛能力,乘客輸入目的地即可自主規劃行駛路徑、自主駕駛、自主避障等,可提供短途接駁服務。據悉,馭勢科技早在2017年就和廣州白雲機場開展合作,在白雲機場部署無人接駁車;2018年,馭勢科技與香港國際機場正式開展“無人物流”合作,部署多輛無人電動物流拖車,在機場內實現端到端的貨物運輸試運營;去年馭勢科技旗下無人接駁車、無人巡邏車兩款車型在通航日也正式落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未來將開放使用。而此次馭勢科技獲博世戰略投資,正是體現了行業對馭勢科技無人駕駛技術以及其成功將技術投入大規模商業運營的高度認可。

豐田作為老牌車企,近日領投5億美元給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這一動作表明豐田要在自動駕駛領域更進一步。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佈局較早,不僅建有自己的研發團隊,還依託中國、美國、日本三國不同的佔率佈局,產業遍地開花。除了與小馬智行合作,豐田還和滴滴達成協議,積極拓展智能出行服務領域,探索基於中國本土市場的自動駕駛技術。

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佈局上,奇瑞汽車去年獲得北美公開路測資格,其L2級自動駕駛車型已經實現量產,L3/L4級自動駕駛技術也在進一步研發中心,其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會深入人工智能,積極推動智能汽車商業化應用落地。

不難看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進程在加速。但是,車路協同的場景複雜、產業鏈冗長、產業範圍廣闊,這些都是行業發展前面的攔路虎,自動駕駛的夢想何時照進現實,讓我們拭目以待!

自動駕駛攪動萬億市場規模,國產進階“步步高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