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严监生,他真的不是个吝啬鬼......


《儒林外史》严监生,他真的不是个吝啬鬼......

图片摘自搜狗百科


中学课文里的严监生,是这样的: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于是断章取义,严监生被冠名中国四大吝啬鬼,堪与葛朗台媲美。

但纵观全文,我们对严监生的误解,可谓深深深几许。


《儒林外史》严监生,他真的不是个吝啬鬼......

图片摘自搜狗百科


原文有关严监生的章节是【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且看原文描写中的严监生到底是不是吝啬鬼——

1、“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的停妥,严二老官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

  • 这里的严二老官就是严监生,他花钱帮助兄长严贡生解决了官司。反观他的兄长呢?甩手掌柜不知去向。
  • 其实这件事倘若严监生撒手不管也未尝不可,反正被告是他的兄长严贡生,他严监生如若闭门不见衙役或是躲起来也拿他没办法,但他没有这样做。
  • 如果他真的是吝啬鬼,他那个不负责任、唯利是图、一天三五斤猪肉的兄长又是什么呢?
  • 没错,严监生平时舍不得买哪怕是一斤猪肉,但在家人和大事面前,顾全大局慷慨解囊,看到这里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吝啬鬼”。

2、“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重将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并不见效。”

  • 严监生对自己的老婆王氏,每天4、5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姑且不说药品如何如何,光说这四五个医生,就是大手笔。
  • 对比另一部名著《欧也妮·葛朗台》,我们来看看吝啬鬼主人公是怎么对自己老婆的?
《儒林外史》严监生,他真的不是个吝啬鬼......

摘自搜狗图片

“1819至1820年的冬天,在当时是一个最冷的冬天。屋顶上都堆满了雪。

葛朗台太太一听到丈夫在房里有响动,便说:“葛朗台,叫拿侬在我屋里生个火吧;冷气真厉害,我在被窝里冻僵了。到了这个年纪,不得不保重一点。”

葛朗台说:“咄,咄,咄,咄!官话连篇!太太,这算是新年发利市吗?你从来没有这么唠叨过。你总不见得吃了酒浸面包吧? ””

——这边主人公葛朗台连给妻子女儿供暖都舍不得,这才是真正的吝啬鬼,严监生如何与他“媲美”?!

3、“严致和道:“恐怕寒族多话。”两位道:“有我两人做主。但这事须要大做,妹丈,你再出几两银子,明日只做我两人出的,备十几席,将三党亲都请到了,趁舍妹眼见,你两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为正室,谁人再敢放屁!”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交与,二位义形于色去了。”

  • 这段是严监生与大舅子商办妾室扶正的描写,严监生拿出五十两银子给了两个大舅子,他二人高高兴兴的走了。
  • 五十两银子什么概念?前面章节周进教书每个月也不过几文银子,肚子都填不饱,就是当地最阔的乡绅,给予周进老师的月工资也就6文钱左右;严监生出手就给了大舅子几十两银子,且问吝啬几何?

4、“行礼已毕,大厅、二厅、书房、内堂屋,官客并堂客,共摆了二十多桌酒席。”

  • 小妾扶正摆二十多桌酒席,到这里想必大家的心里都有了判断。

5、“议礼已定,报出丧去。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不必细说”

  • 再看王夫人丧礼这一段,严监生花了四五千两银子。
  • 原文中貌似描述过严家一共也就十万两银子家产,一次丧礼四五千两银子,四五千两,四五千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样的手笔能是吝啬鬼做得出的?我不信。

6、“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倒是他的意思,说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与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

  • 赵氏是严监生扶正的小妾。这里,严监生让赵氏拿出几十两银子送与大舅子,就算当今社会自己身边的慷慨之人,又能做到几何呢?

所以综上所述,严监生其实是个对自己吝啬、但对他人慷慨的人物,虽然在一部分生活细节上确实节俭,但不能片面断定他是个吝啬鬼,断章取义的可怕正在此。这就像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打标签”,所谓【吃货】、【脑残粉】......一个人又岂能是一两个标签就能定义的,看人看物,客观一些、立体一些,不被错误的节奏带偏,才是真正体现做人智慧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