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行業專題研究:充電樁:新基建,新週期

  充電樁是新基建重點投資方向,國網、地方齊發力。根據央視報道,充電樁為新基建七大重點領域之一。

2020年中央多次強調部署“新基建”相關任務,在新形勢下我國“新基建”將發揮“補短板”與“促創新”的重要作用,並有望成為政策重要的著力點。近期為落實中央精神,多地政府對充電樁建設與運營的支持正在加強,湖南發改委表示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海南計劃從2020年開始海南將對全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分批給予建設運營補貼等。國網對充電樁領域的佈局亦加碼,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強調“積極推廣智能有序充電,車聯網平臺接入充電樁100萬個,覆蓋80%以上市場”,19年新成立的國網廣匯近期發佈了首批招標。我們預計後續各地方政府也有望延續或加強前期充電樁補貼力度,充電樁板塊望迎景氣拐點。   

新能源車產業鏈重要組成,國內外充電樁行業加速。據wind數據國內充電樁建設月度新增充電樁數從2018年的0.71萬個/月增加至2019年的1.80萬個/月,行業建設在加速。但單樁月度充電量基本穩定,顯示整體新能源車行業運營效率有所提升,其中特來電市佔率領先於同行,公共樁佔比達29%。海外充電樁佈局與新能源車保有量成正比,美國、荷蘭為全世界除中國外公共樁最多的兩個國家。海外獨立運營商建設規劃最為激進,如Chargepoint(美國充電樁運營商)、EVBox(荷蘭充電樁製造商)目標到2025年在全球充電樁保有量分別達到250萬/100萬個,而2019年兩者的充電樁保有量僅10.4/8.5萬個。

  充電設備市場週期向上,運營市場具備藍海潛力。充電樁設備市場本質屬於傳統電源設備,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並呈現週期性特徵。基於“新基建”背景,我們預計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望加快,整體充電樁設備製造市場望呈現週期向上的特徵,預計國內2025年充電樁設備合計市場約百億元。運營市場跟隨新能源車保有量數量擴大,具備藍海潛力,隨著用戶規模增長,充電樁運營企業有望以更加針對性和多樣化的增值服務方式實現用戶價值變現,預計運營市場2021年可達340億元。  

 充電運營詳解,運營效率是盈利核心變量。充電運營收入主要為充電服務費+電費,成本主要為固定成本(人工、折舊等)與變動成本(電費、停車場收入分成等)。以50KW快充樁為例,若保持0.5元服務費不變,當充電樁利用率從7%提升至12%時,單樁利潤總額會從-0.05萬提升至0.93萬,彈性極大。因此運營效率是影響充電樁盈利的核心變量。   

投資建議:對於充電樁製造,我們建議抓住國網體系主線並擁有核心模塊生產技術;對於運營,我們建議尋找先發優勢佈局的公司。相關公司有:廣匯汽車(與國網合資成立電動車服務公司)、特銳德(國內充電樁運營龍頭)、國電南瑞(國網系龍頭佈局充電樁業務),通合科技、中恆電氣、奧特迅、萬馬股份、科士達、英可瑞、盛弘股份。   

風險提示:充電用地資源有限、運營盈利不及預期、充電樁標準不統一、行業競爭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