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基建,真的“老了嗎”?


大疫之下,數十萬億基建項目呼之欲出,以雷霆萬鈞之力磅礴於市,尤以新基建更為亮眼,資本市場也掀起熱浪。新基建,可謂國之新重器,特別是在疫情全球蔓延,金融市場動盪,貿易供應鏈停頓之下,承載著傳統產業轉型,振興消費和內需的新基建,更被給予了厚望。

新基建之新,在於其是數字化基礎設施,而對其共識的形成,來源於抗擊疫情的全民實踐。無論網上購物、線上辦公、雲上學習,還是碼上管理、AI診斷、數字防疫,數字平臺企業向全社會開放的數字化窗口,成為了疫情之下生活、抗疫、復工須臾不可離的新基礎設施。

相對於5G、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的新基建,"鐵公機"等老基建給人的印象,就是產能過剩。其實,深入到各大城市街區的深處,你就會發現,老基建的短板、欠賬還很嚴重。比如,水電氣路網寬帶,這是城市初始級別的基建,但老化亂搭、雨汙不分,"多戶一表"、罐裝煤氣等,還很普遍。還比如,很多小區沒有停車場、固定的物業用房、垃圾投放和分類點等。

再比如,很多老舊小區老齡化重,但沒有電梯,沒有無障礙設施,沒有商業規劃,小攤小販無序擺設,人車混雜、秩序混亂。對城市的這類角落來說,傳統基建紅利都沒有充分雨露過,遑論新基建!據公開數據,我國老舊小區約17萬個,涉及4200萬戶居民,約佔全國存量住宅的12%。

不過,將加裝電梯、適老化改造、社康修復、停車場和便利店配置等考慮在內,全國142萬個小區,大約1/3需要改造。新基建高大上,很大程度上也要傳統基建搭載。現實中,很多小區道路門牌不清,無安防呼叫,上樓費勁,附近無商業點,電信線路老化,寬帶接入難,網絡不穩,寄個快遞都費勁。試想,傳統基建功能較差,或缺失嚴重,新基建怎麼落地?

所以,要讓新基建紅利蔭護到每一個角落,傳統基建的短板和欠賬,一定要補上。近期,老舊小區改造明顯提速,比如河南有3383個老舊小區,2019年改造了474個,剩下的在2020年底前要全部開工;2016-2018年,廣州僅推進274個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前要完成779個改造;2019年,海南省只推進了41個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要完成153個小區改造。

另外,財政專項扶持的改造範圍,也在擴大。除了水電氣路網等市政設施外,針對疫情過程中暴露出的基層治理的短板,比如物業用房、垃圾投放和分類單獨設置場所,社康中心建設,智能呼叫,加裝電梯等也在提速。以加裝電梯為例,街道、居委、社區、物業等合力動員,"一個樓棟一個政策",各級財政獎補,一部電梯補貼20萬(北京、上海補貼24萬)。

老舊小區,往往位於城市中心。原本,由於基礎設施缺失,片區價值日漸衰落,年輕人搬走了,留下的人得過且過,希望有朝一日也搬走。如果,水電氣路網等市政設施完備了,物業管理和垃圾分類點有了,電梯裝進去了,若再配置一個停車場,規劃一下商業網點,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片區和房子的價值就被激活了。留下的人可能會裝修房子,租客也活躍起來了。

基建,不論新老,都是公共用品,有短板,也有過剩。過去,各地傾向於修路,建博物館,很多城市道路,一年就翻新一次,有的新基建(充電樁、智慧城市等)投入鉅額財政。但是,基礎研究、學校醫院,老舊小區,這些在10年前就是基建忽略的領域,現在還一樣。

所以,新基建,不要異化為資本狂歡、地方競標賽。新基建上馬也好,老基建"補短板"也好,不是轟轟烈烈的,一股風而上的,而是水滴石穿的,從基層微觀個體的切實需求開始的。過去,總是熱衷於大興土木、瞬時似錦的大場面、大工程,但對基層的、需要久久為功的工作,走走停停,這是導致老基建表面過剩、但結構性短缺嚴重的原因。新基建要搞,但老基建不能忽略。不管新老基建,把底層需求的根基做實了,才不會導致過剩與短缺並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