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啟示錄:亂局即大局

索羅斯信奉叢林法則,即耐心等待時機出現;專挑弱者攻擊;進攻時須狠,而且須全力而為;若事情不如意料時,保命是第一考慮。

索羅斯名震江湖的幾件事想必大家都津津樂道:擊潰英格蘭央行、做空泰銖,引發亞洲金融危機、做空港元。洗劫無數個國家,製造無數災難,還利用顏色革命讓大量國家陷入戰亂之中,而自己也積累了數量極為龐大的財富,其身家比聯合國中42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還要高,因此獲得了“金融屠夫”的稱號。

他是如何做到的——狠、絕、準。


索羅斯啟示錄:亂局即大局


他善於在不穩定狀態時進行投資。

市場不穩定狀態就是指當市場參與者的預期與客觀事實之間的偏差達到極端狀態,在反作用力使市場自我推進到一定程度後,難以維持和自我修正,使市場的不平衡發展到相當嚴重程度,此時則為市場不穩定狀態。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沒有不穩定就創造不穩定。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泰國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狀態,看起來一片祥和穩定,未來光明。但事實上,索羅斯發現泰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國際資本流入以及外國企業轉移等不可持續因素相關,而並不是國內生產力的提高。看準這一點,泰國的這種“虛胖”經濟便成為了索羅斯的新目標。

在當時,泰銖是以盯住美元為主實行的一籃子貨幣匯率,如果想要從泰銖上面獲利,那麼首先就需要讓泰銖脫離美元,一個國家的匯率盯住其他國家貨幣是需要政府根據外匯市場的動向再進行操作。

如果市場拋售本國貨幣,那麼政府就需要來使用外匯儲備接盤來穩定本國貨幣匯率。那麼索羅斯首先要做的就是帶領一些國際遊資拋售泰銖,以耗盡泰國外匯儲備為目的,來迫使泰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於1997年2月,索羅斯便開始了以抵押資產這種方式來向泰國央行借入泰銖再兌換成美元。最初,索羅斯的小份額拋售泰銖並沒有引起泰國方面的關注。但是到了3月,泰國央行便宣佈了國內多家財務公司流動性不足,索羅斯便利用了這一點來大量賣空泰國股票造成恐慌。到了5月份,索羅斯的動作使得泰銖對美元的匯率下跌到了26.94:1,泰國政府終於發現了索羅斯的這些動作,並且採取了應對措施。

泰國央行大幅加息,並且與新加坡銀行聯盟,大額度的吸納泰銖,同時也嚴禁國家銀行貸款給索羅斯。泰國政府的這一反擊使得索羅斯虧損3億美元。雖然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奈何泰國的外匯儲備並不能夠長久支持泰國與索羅斯之間的戰爭。於6月,索羅斯料定了泰國大勢已去,便賣掉了手中的大部分黃金,籌集資金在6月底對泰銖發起了總攻。

已然彈盡糧絕的泰國並不能夠承受得住泰銖的巨大賣盤,在7月,泰銖與美元脫鉤。隨著泰國政府的抵抗失敗,世界也對於泰國的經濟失去了信心。漫天遍地的賣單也是讓泰銖在一天之內暴跌了17%,索羅斯終於如願以償。

索羅斯啟示錄:亂局即大局

索羅斯演繹出這樣一個邏輯:因為人類的認識存在缺陷,那麼他能做的最實際的事,就是關注人類對所有事物的那些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認識——這個邏輯後來構成了他的金融戰略的核心。

人不是神,所以對於市場走勢的不可理解應是正常現象,然而當市場中絕大多數投資者對基本面因素的影響達成共識,並有繼續炒作之意時,這種認知也就處於危險的邊緣了。所以市場中會出現失敗的第五浪以及第五浪延長後往往出現V型反轉,我們就很容易可以找出答案了。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應該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上,以更廣闊的視野,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市場,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處驚不亂,從容應對,最終獲得成功。

什麼叫亂局即大局。

在將要“大起”的市場中投入鉅額資本引誘投資者一併狂熱買進,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價格上揚,直至價格走向瘋狂。在市場行情將崩潰之時,率先帶頭拋售做空,基於市場已在頂峰,脆弱而不堪一擊,故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拋售從而又進一步加劇下跌幅度,直至崩盤。在漲跌的轉折處進出賺取投機差價。

“任何人都有弱點,同樣,任何經濟體系也都有弱點,那常常是最堅不可摧的一點。”1992年索羅斯狙擊英鎊淨賺2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掀起亞洲金融風暴。

亂局是危更是機,爾虞我詐才是真實的金融試煉場,期貨股票都是吃人不吐渣的金錢誘惑。

可是我知道,你抵擋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