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爱看外传,黛玉爱看《西厢记》,宝钗看过哪些杂书呢?

宝玉爱看外传,黛玉爱看《西厢记》,宝钗看过哪些杂书呢?

  图/《红楼梦》相关电视剧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全文史笔,字字血泪!天书问世,何人能解?

  风月两面鉴,文笔两生花!一声能两歌,一手竟两牍!故人泪尽血流干,石碑记载血泪史!神仙姐姐托梦来,仙册原是墓志铭!

  作者大大的肠子十八弯,林妹妹喊我们来解九连环!关注我,不迷路!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前言

宝玉爱看外传,黛玉爱看《西厢记》,宝钗看过哪些杂书呢?

  《红楼梦》故事里,每个主要人物的名字都是有深意的,包括他们身边的丫鬟,都是其身份的一种隐喻!

  甚至于,每个人物写什么样的诗词,听什么样的曲子,看什么的书籍,都是有所指的。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号称“字字看来皆是血”、“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纵然是作者一笔带过,却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描述。

  就好比贾宝玉与林黛玉同看《会真记》,以“花落水流红”之“三月中旬沁芳闸细玩”写“昨夜朱楼梦,今朝水国吟”,贾宝玉以“多愁多病身”自寓,恰似“内忧外患,风雨交加”的末世帝国——风雨飘摇中的大明江山!以“倾国倾城貌”喻黛玉,恰是“君主守城门而身死国亡”的崇祯帝朱由检!

宝玉爱看外传,黛玉爱看《西厢记》,宝钗看过哪些杂书呢?

  《会真记》三字泄露的天机,诚如《红楼梦》作者开篇所言:“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林黛玉看杂书《西厢记》,是写黛玉“西堂正主”身份!林黛玉这个“西子”,才是这部“闺阁昭传”里荣国府的真正主子,而荣国府已是旧朝!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看过的杂书包括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林黛玉看了《西厢记》,薛宝钗看过什么杂书呢?

  上文中,姜子已经说过,人物看过的书籍,与人物的身份或者说原型有关!接下来,我们来看薛宝钗自报身份,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宝玉爱看外传,黛玉爱看《西厢记》,宝钗看过哪些杂书呢?

  原来,薛宝钗自报身份,报出了她看出的不正经书包括:“《西厢》、《琵琶》、《元人百种》”,《西厢记》是林黛玉看的书,作者在这里复述一遍,不过是为了对应前面薛宝钗发现林黛玉看《西厢记》的桥段。

  《琵琶》便是《琵琶行》,主角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这分明暗示薛宝钗是倡女、商女,“贾人妇”又对应了“金玉良缘”故事。

  而学琵琶于善才,又牵扯到“王凤姐弄权铁槛寺”,其中提到了长安县内善才庵,“李衙内看上金哥”一节故事,与“凤哥看上李雏鸾”相对何如?作者以“佳人才子”揶揄“国贼禄鬼”,真是一刻都不停歇!

宝玉爱看外传,黛玉爱看《西厢记》,宝钗看过哪些杂书呢?


  《琵琶行》其中有一句:“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即《绿腰》,《杨柳枝》云:《六幺》、《水调》家家唱。《红楼梦》作者原本就以“红”为“朱家”,以“绿”为“清朝”,又以“清朝”为“水国”。

  再说《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与杨贵妃有关!而《红楼梦》作者三番五次拿薛宝钗比杨贵妃!

  在明代《惊鸿记》故事中,杨玉环还与安禄山有私情;在宋代小说《杨太真外传》故事中,杨玉环妖媚惑主;戏曲《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更是明确指出杨贵妃七月七乞巧的对象是安禄山。

  据正史《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贵妃三日洗禄儿”。

宝玉爱看外传,黛玉爱看《西厢记》,宝钗看过哪些杂书呢?

  《红楼梦》故事里,薛宝钗不许世人说她“体丰怯热”,因为爱洗澡的杨贵妃,不但有“三日洗(胡人)禄儿”的故事,传闻还有“狐臭”,是“胡”阵营,东北角的薛家最终偷了“明皇”的江山。

  至于《元人百种》,更不必说,在中国历史上,元朝和清朝都是一样的“胡虏”身份,都是《红楼梦》作者口中的国贼禄鬼一流!书中透露的作者对人物的各种喜好,是由作者本身的感情基调奠定的作者作为朱明后裔,在明末清初时期,有这样的情感偏向,是很正常的。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资治通鉴》、《惊鸿记》、《杨太真外传》、《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绿腰》、《杨柳枝》、《琵琶行》、《霓裳羽衣曲》、《元人百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