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有一種沒吃飽,叫做媽媽覺得你沒吃飽”

面對張著小嘴嗷嗷待哺

肚餓是哭,吃飽還哭的寶寶

老母親們心裡總有個念頭

“他到底吃飽了沒有?”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寶寶雖然不會講話,但餓了也會向爸爸媽媽“求救”的,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領。寶寶會有一種“覓食”反應,張著小嘴左右尋覓或吸吮臨近口邊的被角、衣角、手指等;睡著的寶貝會從深睡眠轉入到淺睡眠,有時會睜大眼睛,有時可以看到眼瞼顫動。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媽媽發現上述“求救”信號後就要試著給寶貝餵奶了,如果剛喂完奶不久就有上述信號說明上一餐沒吃飽哦。吃飽後寶寶會有一種滿足感,有的寶寶會對著媽媽笑,或者不哭了,咿咿呀呀地發聲,自得其樂,當別人逗弄他時,他便咧著嘴樂。有的寶寶喂完奶後會馬上安靜入睡,並且2~3個小時不醒,醒後也會表現出精神愉快,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很明顯的信號代表孩子已經吃飽,或者還沒吃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通過觀察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新手媽媽快點學起來~

寶寶吃飽了的4個信號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母乳後,媽媽至少有一側乳房已排空;

2.寶寶吃奶的時候,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聽到清晰、有節奏的“咕嘟、咕嘟”吞嚥聲,如此連續約15分鐘左右,寶寶就可以吃飽了。寶寶吃飽了的表情和身體會變得輕鬆、滿足;

3.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兩天,至少排尿1~2次。如果寶寶出現粉紅色結晶尿,這種尿應該在出生後第3天就能消失。從出生後第3天開始,每24小時排尿達到6~8次;

4.每24小時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多於1大湯匙。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軟黃便達4(量多)~10(量少)次。


寶寶沒吃飽的9個信號


1.出生3天后,每24小時排尿少於6次;

2.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綠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後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數少於3~4次;

4.母乳餵養次數在24小時內少於8次。或者雖然餵養次數不少,但寶寶總是哭鬧和不安;

5.寶寶表現得異常“乖”,極少哭鬧,連續睡眠超過4~6小時;

6.雖然媽媽的乳房能分泌母乳,但寶寶在吸吮時聽不到吞嚥的聲音;

7.寶寶出生5天后,乳房仍不能很輕鬆地擠出乳汁;

8.大多數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媽媽都會感覺到乳頭疼痛,而且乳頭充血明顯(餵養前乳頭較硬,餵養後也不變軟);

9.出生5天后,寶寶每天體重增長少於15~30克,生後10天,寶寶的體重還不能恢復到出生時的水平。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特別提醒

1. 不要一哭就喂

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但表達各種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趕緊餵奶。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溼了、需要愛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2. 給乳房足夠的刺激

寶寶出生24小時後,最好每隔2~3小時進行母乳餵養一次。否則,媽媽的乳房得不到足夠的刺激,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3. 你要確保孩子沒有因其他需求沒被滿足,而影響睡眠。

因為改變睡眠情況,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增加哭鬧次數。在你沒辦法瞭解他們哭鬧背後的含義的時候,你可以會認為“嗯,肯定是又餓了!”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好了,現在我們就可以觀察寶寶睡眠的狀態來判斷孩子的餵養情況了!


01.哄睡狀態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02.睡著後的睡眠情況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03.夜間長覺的睡眠情況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觀察孩子吃沒吃飽,是每位媽媽必備的技能,看似簡單,實際非常難掌握。但是,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寧可餓著點,不要撐著。餓著點總要好過吃的太飽消化不良,況且現在的娃聰明著呢,什麼厭奶啊,吃的不多啊,都是媽媽們主觀臆斷出來的種種“我以為”,不要總覺得孩子沒吃飽。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這些信號,再喂就撐到了!

寶寶出生後就會的技能就是吮吸反射,生來就是小吃貨,你以為他/她沒吃飽會鬆口嗎?所以各位麻麻不要擔心,別說吃飽,不吃撐都是很難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