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房企集中度提至61.5% 中小房企如何應對疫情衝擊?

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9.2%。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同比下降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4.7%。

這是自2015年4月以來,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首次出現“雙降”。

3月17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候雲春在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的同時,國外疫情正迅速蔓延。受疫情影響,股市、油價大跌,生產生活失序,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活動的衝擊和影響,或明顯大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

他同時認為,這次疫情加速了房企優化重組的趨勢和進程,一些中小房企銷售收入下降,流動性緊張、資金鍊斷裂,資源要素和市場份額向優強房企傾斜,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百強企業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達98179.3億元、7245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3%和13.5%;百強企業銷售額市場份額穩步上升至61.5%,較上年提高5.2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回顧過去一年,百強企業銷售業績的穩步增長帶動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持續增加,2019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達546.4億元,淨利潤均值達69.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2%、19.5%,增速較上年減少11.6、20.4個百分點。

然而受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各類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疊加企業週轉速度的下降,百強企業淨利潤率均值、淨資產收益率均值分別為11.1%、15.9%,同比降低0.4、0.8個百分點。

中小房企受到的挑戰更加嚴峻。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數據,2020年2月1日-10日,僅10天,全國有20家房企相繼破產。而在2019年,全國有528家中小房企相繼破產。

而就在最近,一家名為中迪禾邦的四川房企被曝無力支付2020年1月和2月的工資,要求員工主動離職,並延期領取工資。與此同時,多箇中小房企被爆出現裁員、降薪等。

對於疫情帶來的衝擊,房地產行業特別是中小房企應如何應對?

候雲春對此認為,長期還應對房地產行業抱有積極信心。從城市化進程看,去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綜合來看城市化率50%多一點。城巿化率每年仍以一個多點百分點的速度在提升,這部分人口的住房需求和原有城巿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是很大的剛需。

此外,從商品特性看,房地產是非貿易性產品,既不能出口,也不能進口,房地產市場完全是內需市場,房地產對於穩增長、擴內需、拉動相關製造業的作用,是其他行業無可替代的。

而從國家政策導向看,堅持“房住不炒”,穩投資、穩房價、穩預期,有利於房地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近期出臺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建設用地授權省區市政府審批,和將永久基本農田轉建設用地委託審批試點,也有利於穩定和改善房地產業發展預期。

此外他建議,要學會政企聯動,快速復產。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各地逐步復工復產,地方政府前期積壓的地塊將逐步釋放,土地推出價格或有所下調,房企要密切關注新出臺的政策和舉措,按疫情風險等級的差異化分區推進復工復產。

另一方面,房企間還應加強合作,抱團取暖;注重現金流,提高信用水平。“從2019年以來房企融資案例來看,額度大、成本低、期限長的資金多是流向百強企業,與信用評級機構的合作非常重要。” 候雲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