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垛子羊肉為什麼能成為地方特色美食?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來了解一下垛子羊肉的來歷,垛子羊肉的來歷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是回民,受回民習俗的影響,朱元璋也喜歡吃羊肉。對於民間傳說朱元璋也是回民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總之是朱元璋喜歡吃羊肉這是真的,要不也不會有垛子羊肉了。

柘城垛子羊肉為什麼能成為地方特色美食?

故事是這樣的:由於朱元璋愛吃羊肉,宮廷裡的御廚們對於羊肉製作的蒸,煮,烹,炸等各種食用方式使用了一遍,難免有“江郎才盡”的時候。

御廚中有個叫關景仁的廚師,他本來是做炒菜的,當他得知皇帝對羊肉不感興趣的時候,私下裡開始研究對羊肉的製作,結合老家煮羊肉的習慣加以改進,另加入各種調料。考慮到朱元璋年齡大,牙齒不好,他就把煮好的羊肉去骨,然後用布把煮爛的羊肉濾水用重物把羊肉壓瓷實。這樣製作的羊肉結合了各種調料的味道,用刀削片食用又不用擔心吃到骨頭,真是味道可口,使用方便。

柘城垛子羊肉為什麼能成為地方特色美食?

一天,朱元璋在用膳的時候,看著桌子上的羊肉沒有食用,他就藉機把自己製作擠壓過後的羊肉片呈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疑惑地咬了一口,細細咀嚼之後,龍顏大悅,讚不絕口,當即決定讓其專為他做此種羊肉。

御廚關景仁50多歲的時候,告老還鄉回到寧陵縣東關居住。閒來無事,便給家人和親友們做這種羊肉吃,大家吃後齊聲叫好,就問這種做法的羊肉叫什麼名字?由於是羊肉是垛在一起吃的就形象的叫做垛子羊肉了,後經不斷地改善和結合老百姓的食用習慣,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燒餅加垛子羊肉的吃法。

從故事裡可以看到寧陵縣的垛子羊肉雖然嫡傳,但說到垛子羊肉,在河南乃至全國都會首先想到的是柘城垛子羊肉,主要得益於柘城縣對垛子羊肉的推廣。就像是涼茶王老吉雖是秘方擁有者,但推廣者加多寶顯然推廣的更好。

柘城垛子羊肉為什麼能成為地方特色美食?

柘城垛子羊肉能成為地方特色美食的原因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選材講究,真材實料,製作方法,大同小異。

選豫東小山羊後腿部位,用清水浸泡1-2天,用食鹽醃製1-2天,在高湯中煮10個小時以上,然後用重物壓出水分壓制成型,食用時用刀㓲成薄片,製作時間需要3-5天。

2製作時剔除骨頭,食用方便,老少皆宜。

垛子羊肉色澤淺紅,淨肉無雜,質地瓷實,是一道難得的美味佳餚。

3推廣冠以柘城垛子羊肉,和縣城名字相結合。

寧陵垛子羊肉是嫡傳,而柘城垛子羊肉推廣得更好。柘城垛子羊肉之所以能推廣的很好主要是柘城西關的回民人數多,在外出創業的時首先把垛子羊肉和縣城名字一起出現在門頭上,越來越多的為不同地域的人所熟知的原因。就像蘭州拉麵,沙縣小吃一樣,久而久之就形成今天的柘城垛子羊肉地方名吃的招牌。

食用方法:

涼調和直接加豫東高爐燒餅食用。

柘城垛子羊肉為什麼能成為地方特色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