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凶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專家Eric King博士這樣評價她:“她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英雄,是她第一個揭穿了華盛頓州新冠病毒疫情的真相。。。沒有她,華盛頓州的情況會要糟糕十倍”。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全世界都已經知道,美國的新冠病毒疫情,被遠遠低估了。

全美對病毒的檢測,被聯邦政府各種奇葩的原因延誤近2月,而疫情在社區卻早已開始肆虐流行。雖然迄今有效全面的病毒檢測依然沒有開展起來,但全國確診病例數已經開始迅速上升,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美國的疫情正在進入爆發期。。。

民眾的恐慌在累積,美國政府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一改之前“不過就是個大流感”的淡化說法,昨天開始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準備動員各種資源阻止疫情的發展。

最新的數學模型分析,到3月25日全美的感染人數將達到1萬到3萬之間 (來自Invariant Studios)。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美國宣佈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而就在這一週,有一位華裔科學家被美國媒體頻繁作為“吹哨人”提及。正是她的勇敢和專業精神,吹響了美國新冠疫情總動員的號角,迫使美國政府開始正視新冠病毒疫情。而另一方面,她也揭開了美國季節性流感迷霧下那讓人驚悚的“冰山一角”:在季節性流感病人中,存在著不知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她,就是Helen Y. Chu,華盛頓大學醫學與流行病學助理教授。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專家Eric King博士這樣評價她:“Helen Chu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英雄。她第一個揭穿了華盛頓州新冠疫情的真相。。。沒有她,華盛頓州的情況會要糟糕十倍”。


以身試法,用力吹哨

打開Helen Chu的Linkedin文檔,你會發現她是一位科班出身傳染病方面的醫學專家,也是一位臨床醫生。她是美國杜克大學的醫學博士,也是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專業流行病學碩士,畢業後主要研究呼吸領域的傳染性疾病,其中就包括流感的流行病學研究。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Helen Y. Chu

1月底,她所在的西雅圖地區發現了美國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她是西雅圖多中心流感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之一。正是因為她長期研究流感相關的項目,所以當她發現首例新冠病例出現在她所在的華盛頓地區之後,職業敏感性馬上讓她警覺起來。

她想知道,這只是零星個例,還是當地已經出現了規模性的社區感染?

相較於其他研究人員來說,Helen Chu有著獨有的流感病人樣本資源(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病毒肺炎都是呼吸系統疾病為主,對病人的採樣收集主要都是通過稱為“鼻拭子”的方式進行),理論上可以立即開始新冠病毒的研究。

不過她還是先按照規定去申請華盛頓州和聯邦官員的支持,希望用這些流感樣本來檢測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感染

但是所有被她求助過的機構,都反反覆覆拒絕了她的要求,理由是Helen Chu首先需要獲得流感病人的知情同意,並且還應該獲得臨床檢驗實驗室的考核認證。。。但事實上這些要求對任何機構來說,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繁瑣工作和準備,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達成。此時,中國的疫情已經處於爆發期,病例數每天都在瘋狂增長。

Helen Chu開始求助其他人的幫助和支持。

Scott Dowell博士是前任美國疾控中心(CDC)的高級官員,也是知名的比爾蓋茨.梅琳達基金的副主任(該基金資助了Helen Chu團隊的季節性流感研究工作)。Scott在2月10日幫Helen Chu寫信給他認識的CDC管理團隊,希望CDC能有所變通,給一個及時穩妥的解決方案。

在Scott發出郵件之後不久,華盛頓州的流行病學專家Lindquist博士也寫信給CDC下屬的流感流行病學與預防部門的首席專家Alicia Fry博士,提出希望能夠獲得授權將流感樣本用於新冠檢測。

可是,CDC的統一答覆都是:NO.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美國流感情況一覽 (2019-2020)

這種反覆請求和反覆被拒絕的狀況持續到了2月底。隨著全球疫情形勢越來越緊迫,職業的素養和責任讓Helen Chu無法再坐視不管。

她在採訪中這樣表達當時的感覺:“我們覺得我們就像是坐在那兒什麼都不幹,只等著疫情爆發。。。我們好像什麼都不能做也不允許做。。。而事實上,我們可以幫上忙” 。

2月25日,再也無法忍受的她和同事決定打破常規,自行開始對流感病人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Helen Chu和團隊利用他們在流感研究中積累的經驗,自行設計了一套新的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COVID Panel”,用於對流感樣本進行新冠病毒相關序列分析。

顯然,這一行為在一直唯FDA/CDC/HHS等聯邦機構馬首是瞻的美國醫療體系裡來說,並不是一個常見的行為,嚴格意義上屬於違規操作甚至違法,極有可能招來各方責難。

2月27日,Helen Chu團隊從蒐集的流感樣本庫中,立即發現了第一個新冠病毒的陽性案例!這一例病人是一個近期從來沒有外出旅遊過的當地青少年。這一發現讓Helen她們感到緊張,事關重大,因為這說明了

新冠病毒極有可能在美國社區傳播多時,而且甚至混進了美國的流感防控系統,而這些之前從來沒有人發現過!

事實上,按照流感研究項目的原本規定,Helen Chu她們只能將研究結果保存在內部,不可以對外分享。但是因為事態嚴重,Helen Chu和團隊討論後,還是認為她們應該將這一結果立即告知當地的公共衛生部門。

Helen Chu團隊還對這個病例進行了全基因組的測序,並將基因組序列上傳到了全球流感數據共享平臺(GISAID,https://www.gisaid.org/)。很快平臺上就有計算生物學專家對這個病例基因組序列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該病人和美國第一例新冠病人的序列變異相似度高度吻合,從而證實華盛頓地區的病毒社區傳播已經至少有六週,可能已經感染了數千人。

“這個病毒肯定一直都在我們這裡傳播,存在很久了。。。無處不在”。海倫·朱接受採訪,回憶起來依然惶惶不安。

但是隨後一個似曾相識的劇本上演:聯邦政府和華盛頓州府的官員獲悉此事後,當天立即召集CDC和FDA的相關官員開會討論此事。會後,聯邦政府/CDC/FDA在電話裡嚴重警告Helen Chu及其團隊,馬上停止相關工作和測試!

而且他們還警告Helen Chu將追究她們沒有通過正規流程獲得研究對象許可(美國的所有相關臨床研究都首先要獲得患者的書面許可,英文稱為informed consent),違反倫理“擅自採取行動”的問題。

大家估計會心照不宣的想,這一事件很多地方像極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吹哨人”的經歷。。。(希望此事之後,Helen Chu申請任何相關的科研項目或者和聯邦政府等相關部門打交道,不會面臨更多的挑戰甚至責難。)

Helen Chu的研究發現,也捅破了一個讓人吃驚的真相:

美國的流感病人數據庫裡,存在著數量不明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病例。

Helen Chu今年已經蒐集了超過2500個流感病人的鼻拭子樣本。她相信其中必然還混雜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樣本,如果對它們進行基因組分析,應該就可以揭示出病毒已經在西雅圖傳播到了什麼程度。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最新的進展是,上週(3月初)Helen Chu和西雅圖流感研究項目的管理團隊在反覆思考後,認為如果他們不對已有的流感病毒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是不道德的,從而決定不顧阻撓,繼續對已有的流感樣本開始檢測。

果然,他們從流感樣本中發現了更多的冠狀病毒感染者,並立即上報給了公共衛生部門。這直接導致本週一(3月9日)華盛頓州再次勒令Helen Chu立即停止相關檢測工作,除非她們獲得官方認證許可。

至此,西雅圖多中心流感研究項目的2500例流感病人樣本中,到底有多少新冠病毒感染者,變成懸案

過度監管=病毒幫兇

如果在1月底,聯邦政府能夠重視Helen Chu的請求,及時處置華盛頓地區的疫情並開始大範圍的測試,應該是完全可以在早期就控制住病毒傳播的,也不至於造成現在這麼被動的局面。

坦白說,即使現在特朗普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疫情防控前景也依然堪憂。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那麼為什麼聯邦政府之前會視而不見,錯失良機?

我們看一看Helen Chu都經歷了什麼。。。

  • 當Helen Chu找到CDC的時候,CDC告訴Helen Chu不能開展任何測試工作,
    除非獲得FDA的批准
  • 當Helen Chu找到FDA的時候,FDA告訴Helen Chu不能開展任何測試工作,除非被授權成為臨床檢測機構之後才可以進行相關測試。
  • 而Helen Chu瞭解到,要獲得授權成為臨床檢測機構,必須通過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簡稱CMS,也是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門(HHS)的機構之一)的批准,還要經歷幾個月的時間來準備和評估。。。

可以看出,Helen Chu申請的努力是徒勞的。層層官僚機構的聯手,最終阻擋了任何嘗試在第一時間對新冠病毒感染進行檢測的可能性,也等於葬送了美國疫情的早期防控機會。CDC和FDA在此次疫情中強硬阻攔其他單位開展病毒檢測,對疫情防控的拖延可謂難辭其咎。

官僚機構的傲慢和不放權,最終賭上的是感染人群本可以獲得及時診斷和救治的機會。雖然2月底CDC迫於壓力終於放權,允許臨床機構和私營公司開展病毒檢測,但已經錯過了最寶貴的兩個月時間。

疫情早期不受控制在社區擴散的兩個月,讓美國的感染人群至少擴大了數百倍。星星點點的火苗,已經演變成遍及全國的燎原大火。

難怪芝加哥經濟學派的著名教授Milton Friedman曾經這樣尖銳的批評美國FDA:“FDA已經對美國公眾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他們對藥物研發公司的創新工作設置了過高的門檻,使得藥物開發成本激增,藥物獲批異常艱難,從而造成大眾缺乏足夠和有效的藥物供應”。

Friedman教授的見解,也吻合此次疫情期間美國聯邦政府長時間無所作為的表現。事實上,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中,這些機構實質的作用是在幫倒忙,阻礙了像Helen Chu這樣的臨床和公共衛生一線專業人士及時採取行動。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CDC/FDA/HHS等機構在疫情傳播上,無意中扮演了新冠病毒的“幫兇”角色。也難怪在美國國內,大量民眾和媒體對這次政府應對疫情上的遲緩和無力,嚴苛指責,民怨沸騰。

截至今天,Helen Chu所在的華盛頓州已經變成全美的最嚴重災區,僅僅該州死亡人數已經達到40人(3月14日北京時間)。


新冠病毒,帶來新拷問

醫療行業一直是各行各業裡面監管最嚴格,也是最保守的行業。

各種法規和條條框框的制定,出發點都是為了確保病人的安全、隱私和治療效果,本無可厚非。

但是面臨像新冠病毒這種全新、快速傳播、危害極大的疫情,這種原有的按部就班的法規管理,卻變成了國家公共衛生防控“作繭自縛”的工具

以Helen Chu為代表的一線研究人員和臨床機構,受制於繁文縟節的法規要求,因為缺乏各種資質和授權而不能行動,眼睜睜的看著極好的防控時機稍縱即逝,讓無辜的民眾喪命在病毒侵襲之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

更何況獨攬大權被寄予眾望的CDC在過去2個月不斷掉鏈子,頻繁出問題,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在全國開展廣泛病毒檢測,生生浪費了2個月寶貴的時間窗口。

急性傳染病侵襲的性命攸關關頭,繁縟官僚的法規流程和病人隱私的授權許可,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如果各國公共衛生領域也有特事特辦的“綠色通道”,如果政府機構能夠靈活變通處理輕重緩急,今天全球的疫情斷然不會發展到今天的樣子。

美國有著全世界最好的體外診斷公司、醫藥公司,也有著眾多的頂級醫院和像Helen Chu這樣的專業人士,如果不是聯邦政府機構(CDC/FDA/HHS等)的官僚作風重重阻撓,也許美國早就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了。

流感迷霧背後:新冠謎局和監管幫兇

設想一下,如果Helen Chu什麼都不做,她不會有違規之嫌,也不會被聯邦政府責難,但在道德和倫理上她無法面對自己和團隊,也無法面對潛在的病患與感染者;

但另一方面,Helen Chu雖然鼓起勇氣繞開了法規監管的阻撓,承擔了違規甚至違法的風險,卻以一己之力吹響了全國疫情防控升級的哨子,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對得起作為專業人士的操守和對病患的負責。

所以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要讓兢兢業業的研究人員、醫護和各種專業機構,揹負如此令人痛苦的十字架?

法規監管,不應該成為病毒傳播的幫兇。


要知道,病毒行動起來,比你們快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