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嚴格不成才,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一定不要和他“做朋友”

近幾年,社會上颳起了素質教育的大風,許多父母希望通過與孩子做朋友以這樣的形式來教育孩子,這種行為我們當然支持,但更多父母,把“素質教育”當做自己放縱、溺愛的糖衣炮彈。


不嚴格不成才,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一定不要和他“做朋友”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如果什麼事情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既不利於孩子的健康,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家長可以採取強制性的措施,要求孩子必須去做,這時候你不要給孩子講太多大道理,也不用給孩子灌輸“雞湯”,你只需明確的告訴孩子:“儘管媽媽知道你不想做,但是這件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你必須去做。這是基本的底線。”當然,父母的態度不要大聲怒吼,而是嚴肅又堅定的。


不嚴格不成才,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一定不要和他“做朋友”


我們太在意自己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我們太希望孩子愛我們,所以我們會想方設法地取悅於他,生怕嚴厲、苛刻,甚至摳門兒這樣的字眼和我們沾邊,生怕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在自己孩子的眼中更完美,更可愛。所以,在一些不起眼的問題上,我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不嚴格不成才,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一定不要和他“做朋友”


你可以孩子難過時做一個安慰者,但不要時時刻刻都和孩子保持平等的朋友關係,沒有規矩,他心理上就難以真正的尊重父母,一個連父母都不尊重的人,怎麼去讓他尊重別人。

就是在給孩子立規矩前,要和家人統一意見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家人尤其是老人心疼孩子,跟孩子父母唱反調或者橫加干擾。阻礙了規矩的執行,常常導致孩子在遵守規矩的問題上半途而廢或者尋求保護等等。


不嚴格不成才,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一定不要和他“做朋友”


在立規矩和遵守規矩的過程中,不要讓孩子感到是在遵從爸媽的想法,而讓他感覺到,遵從的是規矩本身,不是父母的命令。那麼他的執行力就更好!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1培養孩子尊重的意識,如果對長輩不夠尊重,讓孩子道歉,不道歉的話父母該打就打。

2如果孩子哭鬧,先好聲好氣和他商量,如果孩子不理一直哭鬧,家長不要妥協,可以先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等孩子哭完,哭完以後繼續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對孩子妥協,一旦孩子通過打人哭鬧獲得了他想要的東西,那麼這種行為只會變本加厲


不嚴格不成才,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一定不要和他“做朋友”


3培養孩子界限意識,明確孩子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孩子突破了這個界限,第一次父母可以勸說,第二次採取懲罰措施

4規矩的實行也需要父母本人遵守,如果不想讓孩子長時間玩手機,父母儘量也不要當孩子的面玩,實在有急事可以先去孩子看不見的地方解決完了再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