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最大智慧是什么?

鹏友程


如题,首先明确讨论庄子最大的智慧也就是他思想的核心。而庄子思想的核心包括两个关键词“心斋”与“坐忘”,这两个词分别出现于庄子一书中的《人间世》与《大宗师》,现摘录关键句如下:

回日:敢问心斋?子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心斋”,即摆脱知识的束缚,不以自我的是非判断为依据来看待事物而是对事物进行观照,所谓“观照”,就是对物不作知识的分解,而只以最直观的感受进行活动。

而“坐忘”的境界,则不仅摆脱了知识的束缚,同时也消除了生理的欲望,但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仍然是“忘知”,即忘掉概念性的知识活动,因为“忘知”以后所带来的的精神境界就是庄子所谓的“虚静之心”,“虚”和“静”是照见万物本质进而实现物我两忘的根源所在,我们所熟悉的庄周化蝶的美丽寓言,就是物我两忘最极致的状态,处于这种境界的心灵就是得到大自在、大超脱的心灵,而自由的精神,也是“逍遥游”中这一“游”字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

所以“逍遥游”只是庄子核心思想智慧“心斋”与“坐忘”二者的表现,而并非根源所在。

但要注意的是,庄子在这里提出的“忘知”是相对于“有知”提出的,同样“无己”亦是相对于“有己”来说的,直白来说,“忘知”不等于文盲,“无己”不等于任意妄为,庄子所谓由坐忘而得到的心灵自由的境界反而是一种心灵自然的高度自律,不倪傲于万物,而是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具有大仁的境界,此种大仁的境界也即含有“大德”的境界。

综上,庄子智慧的核心在于“忘知去欲”,通过忘知与去欲以后所达到的境界是物我两忘,进而得到真正的大自在与大超脱,“逍遥游”正是精神得到大自在大超脱的表现,而完全自由化的心灵,自然不会以世俗的“用与无用”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而是与万物合而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暮雪堂星野




庄子的一切思想都围绕“逍遥”来抒写。

逍遥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为什么要修真成仙,只为逍遥自在,我命由我不由天!

逍遥可以说就是近代思想的自由!

而最大的自由就是逍遥。

这句名言可见一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可以说不管古代还是近代,自由逍遥都是人们追求的极致。

有人说那不是有很多人在追求名利与权力吗?

他们追求金钱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物质自由,不然看到想要的东西而买不起,能说是自由吗?

追求权利其是实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由不被干涉,不然整日被上级打压同事欺凌,能算是自由吗?

然而追求世俗的自由与逍遥终有一日会败落,因为那些东西也是有“生命”的,不会被你一人把持迟早会离你而去。而失去这些你又会回到不自由不逍遥的状态。

而庄子说的逍遥才是真正的自由逍遥,因为它不假外物,而自身成就逍遥。

你自身就是逍遥,你又怎么会离你而去呢?


赤诚子


在文化传统中,老庄并列,老子虽说神秘莫测,故事众多,近乎一位具有通天彻地大神通的圣人(在神话传说中,证道的圣人),流传下来的五千言,也是玄之又玄,后辈因自身悟性有限,理解的也是参差不齐,强弱差异明显。而庄周先生,明显有趣多了,说的通俗的话、讲的是寓言故事,大家很容易就可以明白。

庄子周朝时期宋国蒙地方的人,名字为周,据说还有字,为子休(《史记》中无此记载)。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家乡所在地方政府里面漆园的小吏(古代公务编制系统内,具体从事工作的人),恃才傲物,史称“漆园傲吏”。

生卒年不详,太史公也不敢大意,为了更好的对比,在书中说,大体上和梁惠王、齐宣王属于一个时期(应该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交际关系而分析出的)。

虽说当时地位较为低下,官职也不甚高,祖上有德,说起来确属公室之后(所谓公室范围,多指春秋战国各个诸侯的家族,国君的家庭成员,具体包括国君近亲三代范围之内亲属。),随着后代的不断繁衍,财物分的是越来越少,好歹家学深厚,聪慧,读书方面,用功之深,感天动地。

在当时便以学识渊博著称,其实,认真的去读《庄子》一说,不得不佩服,即使放在当代,庄子一样可以成为出色的文学家、哲学家,还要加上现在很多标榜品质生活、小众爱好方面的大咖探索领路人,旅行界的先行者、体验师。

更重要的是,还在不断学习中,涉猎和研究的范围无设限,以“逍遥教主”称之,毫不为过。 有人说,庄子的中心思想,核心在于老子的基本观念,对其中不可名状的部分进行了具象化解读,配合上无敌的文采,天了噜,厉害极了。

《史记》上记载说,庄周一生,流传下来约有十余万字(现存《庄子》一书,只有6-7万字,差额部分,估计淹没在了历史洪流中,《古书之爱》,参考的价值非常重),内容大多是托词、指代,还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带有深刻寓意的小故事,当然很多更是不乏是对其他“门派”赤裸裸的攻击,例如:《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

同样的道理,别人说出来,可能会成为粗俗的市井骂人之语。可是对事物进行惟妙惟肖、甚或方便他人体会而有意夸张为之的描述,行文的流畅、措辞的优雅、用语的细致,哪一项不是庄子所特长的呢?

如此精妙的文字,在当时的环境下,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可谓骄傲之极。就算当时的博学之辈,相互往来较多之人,也难免有些言语上的戏谑和调侃,如惠子(惠施)何? 庄周所用语言如浩浩荡荡之江河水,直泄千里,而且行文套路较少,想停就戛然而止,想走就跨马奔腾;前后之间,好似不相关,任意随性,跳跃起伏,纵观思想却一线贯穿。句式变化无穷,或长或短,或顺或倒,用意随心、随喜,不时有偶得之趣。词汇更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不规则的押韵,恰如妙笔生花般,极强的表现张力,兼具独创性,多少成语的首创者? 诚如此,多少有识之士,胸怀家国之人,无不乐意笼而用之。

据《史记》记载,楚威王曾经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真真切切的黄金白银和高官厚禄,宰相虚以待之。不仅仅碰了一鼻子灰,顺便让庄周将志向公告与天下。 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金,确实是硬通货,好东西,单位为千,更是厚礼;为卿为相,不得不说,是世人眼中,尊贵无比的高位。讲个小故事吧,你听说过也见识过,祭祀天地所用的牛吧。正因为要给予高位,有如此用途,在前期喂养阶段,用心尽力的、好吃好喝的,供养着,生怕有点毛病,影响价值的最大化。此外,还要给他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无比的尊崇,可谓捧上了天,然后,牵着他,走进太庙,一刀下去,做了祭品。在看到举起来的屠刀的时候,可曾还有机会,让他成为一头孤独的小猪,你说,可以办得到吗?听明白了没?please,go out and leave quickly.” 内心独白:哼,对我来说,宁愿在一条小水沟里面,身心愉悦,赤裸裸的游来游去,也不愿意被君王、将相、侯爵之类的功名所累。

结尾引用《庄子.秋水》中的一句话: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哎哟喂,不愧逍遥教主呀。


浩哥爱读书


纵观《庄子》33篇,始终贯穿其中的就是一条主线,那就是“逍遥”二字。所以说庄子最大的智慧,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就是《逍遥游》里的一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他的人生就是一种诗意的人生。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大胆、语言生动流畅,给人以超脱凡俗的感觉,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一书的文体形态对以后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郭沫若曾经高度赞扬庄子说,秦汉以来的中国文学史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他的影响。书中大量生动的寓言故事也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文艺形式。庄子主张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闻一多先生曾说过,中国人的文化中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庄子讲究养身、全生。但庄子的养身、全生与老子不同,不是身体健康与长生不老,而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其实他是看淡生死的。比如庄周梦蝶,不知道是庄周在梦里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变为庄周呢?是生呢?还是死呢?

庄子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理念也是围绕着精神的逍遥这一核心价值。他用了几个事例将这一思想阐述的淋漓尽致。惠子曾经讽刺庄子的理论没有实用价值,并用一个无用的大葫芦来表达他的思想。这个葫芦大的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放得下。去盛水它会碎裂,剖开做瓢,太大无人能使用,所以还不如把它砸了。而庄子却说,先生你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如今你有这么大的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做一个腰舟悬浮于江湖之上,可以载着你逍遥于遥远的地方。却担忧葫芦太大没有地方放,看来你还真是榆木疙瘩不开窍啊!惠子又说,有棵大树,它的树干疙疙瘩瘩,他的树枝弯弯曲曲。虽然长在显眼的地方,可是人们连看也不看它。如今你的理论大而不当,就像这无用的树一样,没有人会理睬你。庄子却说,这样的大树正因为无用,所以不会遭到砍伐,也就不会有什么生命之忧,可以自在逍遥的活上千万年,于人无用,于己却是有大用。

总之,庄子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为逍遥,他不追求物质的富有,不追求官职的大小,一心想展翅飞翔于世俗之外。仿佛他就是一个天外来客,无意间踏入人世,躯体只是一个临时的处所,灵魂终将超脱物外,时而化蝶,时而化人,施施然拂袖而去。


老刘观世情


庄子的最大智慧是他的身体一直住在灵魂里,灵魂反其用之成了身体的殿堂。

他虽然没有翅膀,受着地心引力的制约,可他却一直保持着一个飞翔的姿势。

他彻悟世事,知前、后,明来、往,便淡然了存在的价值。一切不过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圣依1234567ABCDEF


过了三多年,能让人记住的人,留下了过了三千年还有人读的书


贾126124114


—:他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自然的妙意,并且进入到了自然心理休闲的佳境。

二:一切自然,回归。人是属于自然万物的之一,万物之灵,源于自然。

三 :水到渠成,顺应自然的成功。一切努力与成功皆有定数。

四:《红楼梦》中“好了歌”,世事梦,也是自然梦,梦回到了自然。

五:总之,他的自然思想是重要的,尊重自然,顺其自然。一切源于自然,而又回归自然。

(个人看法,不是见谅)


岁月如梭水如歌


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崇尚清净无为,天人合一的人。而我认为庄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大智慧更表现在他是一个追求自由和洒脱人生的人。他拒绝了楚王的邀请,不愿被功名富贵所束缚,宁愿过着自由但平凡的普通生活。这就是庄子的大智慧。他看破了人生的虚幻,用奇妙的寓言巧妙的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大鹏虽然了不起,但是也不能够逍遥处世,只有无欲无求的至人、圣人、神人,才能真正的逍遥。而凡人做不到的话,至少也应该学学善于避免人世间矛盾的庖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避免矛盾,达成养生的目的。而这一切都可以看出,庄子的大智慧。不过一般人也做不到就是了。


佛系小米虫


庄子:看人不顺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够。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看不惯的人和事,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万物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存在的依据,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没有什么没有价值,所以世间善恶美丑,从庄子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相通为一而存在的。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不必随意的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


易子义


庄子的最大智慧就是没智慧,一切顺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