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宣佈QE(量化寬鬆)後,美元本週雖然低開1%,但馬上走高,一週下來大漲3.35%。

有人可能覺得奇怪,一週漲3.35%算什麼大漲?股票一天能漲3.35%的一大把。

外匯市場跟股市不同,特別是歐元、美元這些相對穩定的貨幣,一週漲跌個1%已經算是大幅波動,單週漲跌3%是什麼概念呢?直接看圖就懂:


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0利率之後的QE,也就是美國要開始大水漫灌。

08年年底,因為被國際金融危機牽連,我國不得已釋放了著名的4萬億(接近6000億美元),結果硬生生把經濟改革進度延後了5年。現在美國的大水漫灌一起手就是7000億美元,加上超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實際釋放的流動性更可怕。

按正常邏輯,貨幣超發的後果就是貨幣貶值。為什麼美元指數反而能大漲呢?這甚至讓很多投資者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觀。特別是財媒上還充斥著很多頭頭是道的解讀。

要在金融市場賺錢是很難的,但如果只是要把金融市場解讀好,並不難。就拿美元來說,美元指數一方面代表著美國經濟的強弱,另一方面擁有世界貨幣的避險屬性。只要抓住這兩點,對於同一個重要事件,不管美元是大漲還是大跌,你都能解讀得通,而且講得頭頭是道。

像這次美元指數大漲,走的是避險屬性的方向,所以“美國超預期放水,引發市場恐慌,於是避險情緒推高美元”這一類解讀,到處都可以看到。

如果當新聞看,不加思考,似乎沒什麼毛病。但哪怕只要多問一個問題,例如“黃金也是避險資產啊,為什麼黃金這周反而大跌2%呢?”你就能發現不妥。

一、QE要湊效,美元匯率必須先漲

股市裡的莊家要出貨,一般怎麼做?——先拉高。

最理想的方法是編造利好消息,配合拉高一把。實在編造不出來,把利空消息當成利好消息解讀,邊解讀邊拉高,散戶也就信了。散戶雖然消息不靈通,但是跑得比莊家快,所以聰明的莊家都是在上漲過程中出貨的。

QE印出來的錢,同樣需要一個出貨的過程。

直接類比,可能有點突兀。展開講: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錢是可以隨便印的,但如果脫離自己的GDP的增速,對內,會造成物價上漲;對外,會造成匯率貶值。對內對外都會相應貶值,所以錢印多了也沒意義。

而對於美國這種金融大國來說,快速釋放貨幣,對內貶值當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對外貶值,在短期內倒是有辦法避免。不過這種辦法不是隨便能使出來,需要一種很難得的契機——上一次契機是12年前的金融危機,這一次是疫情。

有跟蹤價值君的小夥伴都知道,美股崩盤的核心原因是塑料牛市內部太脆弱,疫情只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如果因為股市泡沫而崩盤,美國QE救市是師出無名的,例如說貨幣總量擴張10%,匯率很可能馬上就貶值10%,這種操作就是失敗的,不但不能救市,還損傷美元的信用。但是有疫情作為擋箭牌就不同了,各國都體驗到疫情的可怕,各國的金融市場也都深受其害。

這時候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大規模印錢,以應對疫情衝擊,救金融、救實體。在各國都很可能跟進寬鬆的背景下,美元的信用地位損傷就可以降到最低,各國不會一下子拋售美元資產,美元匯率短期下跌的口子就堵住了。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借恐慌情緒,美國大規模拋售自己持有的國外高流動性資產,這樣美元就會快速回流到國內,推高美元

為什麼大規模放水了,還要從國外迴流美元呢?

因為QE這操作並不是真的打開印鈔機,錢就能馬上撒出去這麼簡單。各國的貨幣政策執行都有多道程序,都需要時間,美國也不例外,儘管他們的效率可以高一點。所以美國需要多管齊下。

好比一孩子(美股)感冒了。本來吃三天中藥就能好過來,還沒什麼副作用。但由於監護人(特沒譜)不是親爹,不想在孩子身上浪費時間,恨不得他半小時就好過來,別妨礙自己工作(連任)。所以打點滴都嫌慢,索性三四瓶點滴一起打。

這三四瓶點滴打下去,的確一下子就好多了。但是該有的三四倍副作用,會一分不少地發作,而且不用等太久。

二、不跟隨大水漫灌的人民幣,為什麼沒升值?

3月份的錨利率MLF沒降,LPR也當然不會降,體現出中國無比堅定的信心。上兩期很多小夥伴留言說,反正也不指望外需了,我們索性大幅升值,資產也不會便宜了美國

然後衍生出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這種落差之下,國際資本不來推人民幣,還去推美元呢?

這個原因很簡單,但要講清楚並不容易。

上一篇

《為什麼美股總能愉快地崩盤?講3個刷三觀的邏輯》提到了野生分析師,沒想到評論區來了一堆對號入座的,有訓斥價值君的,也有給價值君上課的,還講得特別高大上。金融領域的東西,要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是很容易的,而且有一部分投資者,總覺得自己看不懂的就是專業,難怪野生分析師能有生存的土壤。

價值君倒是認為,把複雜問題簡單化,這才是考驗能力的。最好把碩士生上課都聽不懂的知識點,講得讓中學生都能聽懂,這才是實力。

例如上一篇的評論區有不少人問上面講的第二個問題,國際資本不來推人民幣,還去推美元呢?這個問題用“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可以一下子解釋清楚,國際資本能自由換成美元,但不能隨意換成人民幣。但是要用簡單的語言講明白“蒙代爾不可能三角”這個東西,價值君暫時還是辦不到。所以發現自己的能力還是不夠強。

其實只要簡單對比一下本週各大貨幣的漲跌幅,就能看出點東西:


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構成美元指數的六大貨幣,除了日本,下跌幅度都高於美元的漲幅,全民臥倒的英國、瑞典更是貢獻突出。人民幣雖然下跌,但是跌幅相對小得多。也就是說,人民幣相對大部分國家貨幣,本週是升值的

前面講到,美元升值有一部分得益於拋售國外高流動性的資產,讓美元迴流。但是美元升值,對美國進一步拋售國外資產是不利的。因為美元變貴了,拋售同等的國外資產,換回的美元就變少。而且集中拋售後,這些國外資產會繼續恐慌下跌,換回的美元就更少了。

所以價值君在前兩期文章就強調,美國QE後必然是以快打快,這樣才可以從國際市場獲得最大利益。

因此,拋售國外資產的這個過程很快就會結束,美元迴流的支撐因素也不會持續。美國用不了多久,就會進入下一步:

既然高匯率美元不利於拋售國外資產美元迴流,那就是有利於購買國外資產美元輸出。特別是經過一段時間後,QE釋放的流動性已逐漸到位。這時候美元又多又值錢,國外資產在恐慌後一跌再跌,這種情況下,就算一散戶坐在美聯儲主席的位置上,也知道該收割各國資產了。

三、關於“陰謀論”

最近兩篇文章,有一些評論指出,價值君在散播陰謀論。價值君第一反應是受寵若驚的,正常的邏輯推理,竟然上升到陰謀論的高度。價值君還不具備那種想象力。

關於陰謀論,有兩個極端,都是投資的大忌,我們一定要避免:

1、草木皆兵,一切皆是陰謀。處於這個極端的投資者,他們總愛用陰謀論解釋市場。利好不漲,是因為機構的陰謀;利空不跌,是因為遊資的陰謀。總是低估市場的情緒,高估機構的能力。這些編出來的陰謀,臆想為主,沒有數據支撐,更經不起市場考驗。

2、只要超出自己理解的,就不對,就是不科學的陰謀論。很多鍵盤俠就是出自這一脈,他們不承認市場第一鐵律——

市場永遠是對的。他們只堅信自己永遠是對的,市場超出自己的理解,那是市場不對;超出自己對市場、國際形勢的理解,就是陰謀論。

美國適時推出QE,配合迴流手段推高美元指數,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收割各國資產。價值君的這個理性推論,就被一些理解力跟不上的極端派定義為陰謀論。

以下棋做一個比喻。對象棋或者圍棋有點了解的都知道,新手的特點是見一步走一步,高手的特點是走一步之前已經看到幾步之後的結果。做得好的企業家,無論是營銷還是商業談判,都能比常人多看兩三步。而作為千萬裡挑一的國家決策層,更需要比常人多看五步,甚至十步。

國家之間的較量,涉及全國的利益,多看五步、十步都是必要的,也是很正常的利益驅動。如果非要把這說成“陰謀”的話,這些極端派應該要慶幸自己的國家決策層足夠陰謀,他們才有今天安穩舒適的生活。如果指望國家決策層像常人一樣見一步走一步,是個人都看得懂,這個國家早就不存在了。

一些有美國情結的人也來質問:美國為了收割外國資產,把自己搞出金融和實體經濟大危機,美國至於這麼傻嗎?

這就是因果倒置了。

美國並不是因為QE才崩盤的,更不是因為QE帶來的疫情。事實是金融和實體經濟危機爆發在先,然後才想到用最快的方法(掠奪外國財富)來擺脫危機。

面對沒經歷過的大變化,按自己的喜好去猜測,很容易會漏掉一些關鍵的因素。最靠譜的方法,是看看歷史。以歷史為鏡。

當我們的經濟學學子還在學習經濟週期理論的時候,美國早就悄悄打破了經濟週期的宿命。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雖然2008年的金融危機沒有躲過,但是僅用了一年,就走出衰退週期,快速復甦,這在打破經濟週期宿命上已經算是一塊里程碑。

之所以能夠快速走過衰退期,全靠美元指數和QE這兩大武器。

既有定價權,生產成本又接近0,還可以無限制生產,即便是茅臺也望塵莫及——這東西就是美元。擁有世界貨幣的地位,匯率穩定,又能無限制發行,兩者稍加配合,就可以把很大一部分風險轉嫁到國外,讓外國的衰退期延長,換來自己的衰退期縮短。

把風險轉嫁到國外,換個角度說,也就是掠奪國外資產。前面講的貨幣價值擴張(QE——拋國外資產——美元迴流推高匯率)、資產擴張(以高匯率美元抄底崩盤的國外資產)的操作,就是轉嫁風險,也是掠奪資產。

如果不怕麻煩,再去翻一翻2008~2013年幾輪QE後的美元指數走勢,你甚至會後悔自己糾結QE後美元升值而浪費的時間。


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是上一輪金融危機,美國3輪QE的時間和規模,之前的文章已經放出來過。前面兩次QE跟現在的情況最接近,也最有參考意義。我們分別覆盤一下:

2008年11月25日宣佈第一輪QE。隨後接近兩週的時間裡,美元單邊反彈了3%。當時財媒也是亂解讀一通。然後,美元掉頭向下,不到兩週時間,貶值了10%。


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2009年3月18日,第一輪QE加碼11500億。這次更過分,美元先反彈了整整一個月,即使在上一輪吃過教訓的人,也在第三、第四周被擊潰了三觀,加入看多美元的陣營。而等著他們的,是更大的噩夢,這次美元一跌就是大半年。


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這兩個圖,研究過莊股的小夥伴甚至能看出親切感。沒研究過的,也可以對現在美元上漲也有最直觀的理解了。

四、美股能不能抄底?

從QDII(投資海外資產的基金)限制申購的新聞就能看出,很多國內投資者正在踴躍抄底美股。

短期美股會不會反彈,價值君看不懂。但是QDII這種T+N的申贖機制下,想必也沒人用來做短線反彈。那麼,現在是不是美股的長線底呢?

科普一個滯後的經濟指標——失業率。

正常來說,國家的經濟衰退,失業率就會上升;經濟復甦,失業率就會逐漸下降。這個邏輯很好理解。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經濟衰退的初期,企業一般都還能吃老本,能撐下去,也不願意裁員,因為他們總抱有希望,這只是陣痛,不是長期衰退。而到了大部分企業都撐不下去,開始大規模裁員,甚至倒閉的時候,往往就是衰退期的末段了。

同樣,經濟復甦的初期,企業也不敢快速招工,只有到了經濟過熱的時候,企業才會盲目樂觀,大規模擴招。

所以失業率是經濟的滯後指標。滯後指標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不研究先行指標,研究滯後指標是要幹嘛呢?

因為有些滯後指標,滯後得很藝術,滯後得剛好能當反向指標使用,比確定性不高的先行指標靠譜得多。

作為滯後指標的失業率,在美國就特別適用。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深度:大水漫灌,美元還能大幅升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節點,正是失業率低位;而當失業率突破6%的高位後,泡沫已經去除完畢,正是股市見底的節點。後面的次貸危機週期也是一樣。

美國失業率的高點,規律性不強。但是低點的規律非常明顯,就在4%左右。

所以美股現在是不是長線抄底的時機?答案已經很明顯,也很殘酷。

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靠風險轉移和掠奪資產,很快就恢復過來。這一次危機,美國又要重施故技。照這麼說,憑藉世界貨幣的地位,美國就能一直這麼玩下去?

當然不是。有得必有失,這種陰損的操作,每用一次,就加深一次對貨幣信用地位的損害,體現在頭部國家的美元外儲比例下降。另外,吃過教訓的各國,反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好比100級的角色,拿著全新的武器,去揍一堆不到10級的小怪,剛開始肯定很順利。但是後來,武器磨損了,小怪升到30級,還有個別50級甚至80級的小BOSS,情況可就不樂觀。

美國科技為什麼高度發達,近十年甚至把歐洲也甩開呢?正是08年金融危機的操作,把歐洲拖垮,處於長期的經濟衰退期。對於優秀的科技人才,一邊是還處於衰退期、連工資都發不出的國家,另一邊是經濟復甦、高薪吸納科技人才的美國。科技以人為本,人才都跑到美國去了,美國的科技想不發達都難。

所以這一次,如果美國的衰退期能被拉長,而中國這邊風景獨好的話,下一個十年,科技大國就要易主了。

如果喜歡價值君的內容分享,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有見解或疑問的小夥伴,歡迎評論或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