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元稹是唐朝有名的詩人,拋棄初戀轉投岳父換得官路。王彥泓是明朝的鬱悶才子,仕途不順卻憑藉豔體詩留名。納蘭性德是清朝的寶藏詞人,生為滿洲人卻一心愛上漢文化。

這三位不同時代的詩人,卻因為同一句詩系在了一起。三位詩人一句詩,僅一字之差,卻妙筆生花。小編帶諸位一起欣賞一下,您最鍾情哪一位呢?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元稹當初與初戀雙文愛的轟轟烈烈,浪漫極了。然而,元稹也是個讀書人。為了換得更好的仕途,元稹選擇了韋叢。元稹本以為這段婚姻不過就是政治的結合罷了,卻不曾想妻子如此溫柔賢惠。

韋叢27歲就去世了,元稹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來悼念亡妻。要說元稹這句詩還真是感動了小編,寫的那麼高尚。

然而元稹邊悼亡妻子邊與薛濤私會的情形,讓小編覺得元稹也不過就是個花花公子而已。再加上元稹在《雜憶》裡回憶與雙文的你儂我儂,元稹的花心顯露無疑。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雜憶 元稹

寒輕夜淺繞回廊,

不辨花叢暗辨香。

憶得雙文朧月下,

小樓前後捉迷藏。

這首詩裡的點睛之筆,就是“不辨花叢暗辨香”。夜深人靜的時候,公子繞過迴廊。月色朦朧,公子在暗夜裡尋找情人。曾記得那個夜晚,雙文在小樓前後與我捉迷藏。一個“暗”字更加襯托約會的時間,用在這裡凸顯了一絲曖昧之情。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王彥泓生在明朝王氏大家族,祖上都是博學棟樑之才。王彥泓遺傳了祖上的博學多才,卻在仕途上十分不順利。俗話說東邊不亮西邊亮,仕途不順的王彥泓便精心作詩。

和孝儀看燈詞

欲換明妝自忖量,

莫教難認暗衣裳。

忽然省得鍾情句,

不辨花叢卻辨香。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王彥泓擅長豔體詩,這首便是以女子的角度寫男女之情。女子和情人相會怕情人找不見自己,於是想換上明豔的妝飾。女子忽然想到愛情的真理,不如讓公子聞香識女人吧。這一招好像被現代人所熟識,經常有女人拿來試探自己的丈夫吧。

“卻”字用在這首詩裡合情合景,一個字凸顯了女子的試探與調戲。你若真心愛我,一定能識得我的特徵和我身上的香味。熱戀中的女子著急去見情郎,卻也害怕情郎用心不專。不如試探一下,一舉兩得。一來探探情郎真心,二來調戲一下情郎。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納蘭性德出生在豪門貴族,家中藏書一堆。明珠是清朝難得的通曉滿漢文化的能臣,納蘭性德也是因此接受到了漢文化。就是這一接觸,卻改變了納蘭性德的一生。

滿洲人善騎射,多彪悍,有著清朝高貴的血統。這位豪門貴公子卻在漢文化的感染下,一心想做個風度翩翩的普通書生。

採桑子 納蘭性德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樑。

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

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在納蘭性德的詞中,“謝娘”、“謝橋”、“謝家”是常用的意象。這些意象在詩詞中,大部分都是和女子有關係。納蘭性德的這首詞中,對於女子的指代多有爭議。最初的意義,很難再分辨了。

如果說這是一首悼亡詩,那女子便是納蘭性德的妻子盧氏了。盧氏與納蘭性德感情甚篤,可惜盧氏過門僅僅幾年就去世了。而如今,此情只剩下追憶,鴛鴦也只能單飛了,想來這美好已經過去11年了。

那麼“那”字在這首詞中,便是“哪”的意思了。兩相依偎,月光灑在牆上泛著銀色的微光。月色下,花香四溢,可是到底是哪一種花香呢?這便是“那”字的意象,是純粹地寫景來襯托當時的美好情境。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如果說這是一首懷念詩,那女子便是大家所認為的表妹了。容若扮成喇嘛混進宮,遠遠地望著皇帝的一群嬪妃。到底哪一位才是表妹呢?那麼“那”字,便凸顯了人群中尋找表妹的艱難。

但是小編曾經寫過一篇容若與表妹的文章,容若混進宮去看錶妹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國喪之前,容若已經娶了盧氏了。容若是明珠的兒子,容若會搭上全家甚至全族的性命去幹這事嗎?

拋開這盧氏與表妹之爭議,回到三位詩人身上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各位看官,您又鍾情哪一位呢?

編者:詞話今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