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破產或者倒閉的十大富豪

十大首富倒下, 有董事長自首, 有百億富豪破產, 他們到底怎麼了?


面臨破產或者倒閉的十大富豪


面臨破產或者倒閉的十大富豪


都說創業是九死一生,能夠活下來的都是佼佼者,往往是打敗了很多對手,才有了生存的機會。然而,還有一句話是“打敗你的不是對手,顛覆你的不是同行”,那是誰呢?有時候是一個政策,有時候還有可能是一場天災,比如這次的新型肺炎,就把很多企業打倒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是一隻黑天鵝,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生死時刻。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750家企業發佈破產公告,而提交註銷申請的就達104327家,北上廣深四個城市,註冊資金100萬以上申請註銷的就有3869家公司。疫情還沒結束,就有上萬家企業倒下了。

在這其中,還有不少比較知名的企業,如營收破億的百程旅行網,香港甜品連鎖店許留山,歐洲最大廉價航空公司Flybe,以及王思聰曾一晚豪擲250萬的KTV巨頭“北京K歌之王”,估值超10億的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可能還有一些成長比較快但是沒有盈利的企業,因為疫情沒有收入,成本又在,特別是一些實體,更是難以跨過去。看來2020年,註定會是一個比較難過的年份。

實際上,早在2019年,就有很多企業日子不好過,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受調控影響,倒下了400多家。另外,就是2019年倒下了10個首富,這個數據令人震驚,連首富都扛不住,這到底怎麼了?這10個首富中,有人自首,有人破產,有人負債累累,有人成老賴,一手打拼企業幾十年,卻在一朝倒下,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在2018年胡潤百富榜中,身價達220億。周曉光出生在貧窮的農村家庭,白手起家,靠著自己一手打拼,鑄就了飾品王國新光控股集團。然而,2018年下半年,旗下子公司即發生30億債券危機,公司負債468億。雖然經過了自救,但依舊是無力迴天。2019年4月,新光集團申請了破產重組,周曉光的多家公司股權也被凍結,還成為了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老賴”。從百億女首富到破產,20多年打拼一夜之間清空。

青海首富肖永明,2018年身價為180億。肖永明是四川省安嶽縣人,後來到青海打拼,開酒樓等,再後來涉足鉀肥行業,闖出了一片天地。之前還花4530萬美元買了一架私人飛機,並開回老家過年,轟動一時。肖永明倒下是因為花151億巨資開發巨龍銅礦,但是因為投入資金過大,又沒有及時的產出,導致負債220億,被徹底拖累,成為了老賴。

雲南首富趙興龍,早在2007年,就以27億身價成為首富,2013年再次成為首富。趙興龍的發家來自於賭石,也就是去東南亞國家低價購買一些翡翠原石,然後拿到國內高價賣,類似於炒石頭。沒想到趙興龍眼光獨到,賺到了不少錢,還開了公司。不過,公司是敗在了他的兒子趙寧手裡,趙寧接班成為東方金鈺的董事長,但卻讓公司陷入泥潭,負債40.61億元,成為了老賴。

河南首富朱文臣,2018年身價為120億,1995年,創立河南輔仁藥業,進軍制藥行業,曾經是河南最大的醫藥企業,風光無限。但到2018年底卻負債53.51億元。2019年,朱文臣被9次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11次。

寧波首富熊續強,2018年身價為295億元。熊續強於1994年創辦寧波銀億集團,進軍房地產行業。到2010年,銀億集團進入發展的最巔峰,銷售額161億元,位列當年中國企業500強424位,是寧波納稅前10強企業。然而2018年虧損5.73億元,之後債權人紛紛上門,多次被告。

重慶首富尹明善,2018年身價為100億。尹明善是力帆集團創始人,力帆摩托,力帆汽車聞名於國內。尹明善本人也是一個傳奇的企業家,曾坐牢,54歲開始做摩托車,60多歲才進入汽車領域。不過,老人家沒有好的接班人,也沒有好的團隊,導致力帆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負債累累,靠甩賣資產維持,2019年多次傳出要破產清算的消息。

山西首富姚俊良,2019年胡潤百富榜身價為75億元。姚俊良的父親是山西傳奇商人姚巨貨,他一手打造的美錦能源集團是山西省最大的焦化民營企業。姚俊良接班後,由於大舉投資氫能源,質押了手上99.99%的美錦能源股票,導致負債97億元,姚俊良被兩度列入被執行人名單。

桐廬首富朱寶良,2019年胡潤百富榜身家為41億元。朱寶良如今已經被逮捕了,他一手打造了民企500強紅樓集團。桐廬被稱為“快遞之鄉”,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的創始人都來自這裡。朱寶良的身價能超過他們,說明公司做得很大。不過,他後來收購了一家快遞公司,改名為國通,砸了20億進去,但沒成功,最後倒閉了。沒想到最後卻被抓了,看來問題挺嚴重。

遼寧首富楊凱,在2016年胡潤百富榜上身家為260億元。楊凱是知名乳製品品牌輝山乳業的掌門人,曾經也是風光無二。不過,在2014年卻被美國渾水機構兩次狙擊,主要是因為其虛報財務報表、誇大其資產價值和負債。再到2017年,又被披露挪用30億賬上資金投資房地產,還有大量單據造假。就這樣在去年12月,輝山乳業被取消了港股上市地位,楊凱身家歸零。

河北首富楊卓舒,2018年胡潤百富榜身家為55億。楊卓舒創立的卓達集團,曾經是河北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發展前景非常好。然而,在近幾年卻出現了負債,資金週轉困難等問題。於是,卓達集團就推出了金融產品,騙老年人購買。一共坑走了20萬人1600億元的現金存款,2019年,2019年,卓達集團董事長楊卓舒和兒子投案自首,卓達集團也就此謝幕。,卓達集團也就此謝幕。

10個首富,都曾是各地民營企業的典範,都有一二十年的歷史,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成就,卻在短短時間內就跌入了低谷。總結起來,他們的失敗有一些共同點。

首先,過度依賴貸款,自我造血能力比較差。中國女首善何巧女說過一句話,“只要貸到款,就沒有風險”。很多企業負債累累,銀行如果肯貸款,也許就能挺過去。但貸款越多風險也就越大,企業還是要有自我造血能力才行。比如,萬達負債4000億,通過甩賣資產,讓公司度過了危機;而負債7000億的海航,就沒能挺過去。不斷依靠銀行槓桿來獲得發展資金,始終會存在危機。

其次,盲目擴張。這個是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共同點,當年的長虹集團、春蘭集團、兩面針集團,一個又一個知名品牌,都是因為過度盲目的擴張,進入到了不熟悉的領域,投入大量資金,最後拖垮了主業。輝山乳業挪用30億做房地產,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最後,不務正業。有一些企業領導人在賺到錢之後,想法就開始多了,做一些完全不相關的行業,比如山西首富李兆會把精力都花在海鑫資本上,做起了投資。也許是覺得做投資更輕鬆,做實業太辛苦。

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弱,他們面臨危險來自多方面,比如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外部的環境等等。但是做到了區域性的龍頭企業,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公司領導人的問題,盲目冒進,最後倒在了資金鍊斷裂上。

經營一家企業不容易,還是穩紮穩打的好,一旦陷入到資金問題中,那確實是容易出現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