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在中國合資汽車公司大致的模式是,外方輸出技術和車型,中方輸出資源和市場,將成熟技術和產品國產化。近年來伴隨國內市場影響力的加大,中方開始有了一些話語權,但基礎技術依然源自外方。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合資車企的模式就一定要如此嗎?特別是到了“新能源時代”,合資是否存在著一種全新的模式呢?江淮大眾的“閃婚”,之後迅速推出思皓E20X,再到思皓E20X上市後的表現,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這些啟示,我們將其濃縮後,歸納為“三個不一定”。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核心技術“不一定”僅來自其中一方


所有人都希望思皓的第一款車誕生於MEB平臺,然而這會帶來數個不可能。


第一,思皓的第一款新車不可能在2109年推出。因為MEB平臺的第一款車ID.3,現在還在德國緊鑼密鼓的研發之中,並且還傳出因為軟件設計的複雜和難度,弄不好預期的上市時間會被推遲。更何況,ID.3按計劃也並不會落戶江淮大眾。


基於MEB為江淮大眾開發一款本土化的產品?可以,但時間至少要在ID.3上市之後。也就是說,你如果要等MEB的話,整個江淮大眾就只能等待、再等待,市場機會就錯失了。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第二,你更不可能花12萬元就能買到一輛“江淮大眾”。ID.3國產後多少錢沒人知道,但在思皓E20X的基礎上乘以二應該是大概率事件。要知道,大眾為MEB的研發,投入已超過了500億。


相反,江淮新能源,雖然在研發投入上不像大眾玩MEB那樣大手筆,但至少也在新能源領域積攢了十多年的經驗,而且在國內新能源領域也算得上一號人物。


關鍵是,大家都聽說過“彎道超車”這個詞。也就是說,在新能源時代,三電技術中外方之間的差距,遠不像燃油車時代三大件中外方的差距那麼大。


事實上,思皓E20X的駕乘品質有目共睹——它確實有著十萬元級別大眾車的水準。


於是,江淮大眾選擇了以江淮新能源的三電平臺為基礎開發。這樣,研發成本、研發工期都可以大幅度縮短。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然而,這就意味著思皓E20X只是一款“江淮車”嗎?當然不是。大眾、西雅特,都參與了思皓E20X的研發。這其中,外觀內飾的設計、整車底盤與匹配的調校、各類軟件的應用等等,這些“軟實力”加持所帶來的價值是大大超預期的。這也是人們覺得思皓E20X很漂亮、也很好開的主要原因。


例如外觀內飾,西雅特的團隊做了很多努力。在燃油車上看著有些超前的設計,用在思皓E20X這樣一款年輕化的新能源車上,剛剛好。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思皓E20X的生產線,從工藝到質檢,所有的標準體系都是大眾的。你也可以理解為,思皓E20X與誕生於大眾生產線的車型並無本質區別。這不光保證了品質,更保證了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安全性為例。思皓E20X是通過了大眾集團安全標準下的安全性能測試的,這裡麵包含碰撞安全、高壓安全、使用安全等等。


還有車機系統,用的是大眾問問智能AI語音系統。充電網絡,大眾旗下的亞洲出行將提供鼎力支持。還有手機APP遠程車輛授權、手機APP遠程車控、OTA在線升級等等。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正是這種模式創新,才有了這麼一款開起來挺“大眾”、看起來很時尚、用起來很省心,而且價格和自主同級車差不多的思皓E20X。


從思皓E20X下線時,我們也曾獲取過一些信息,體現出江淮大眾在這一模式上的突破。例如,江淮大眾未來的車型,基礎技術很可能既不來自於大眾,也不來自於江淮,而是由江淮大眾來自主研發。


由合資企業自身來研發和掌握核心科技,而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這是不是一個新的思路呢?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品牌“不一定”來自其中一方


對於思皓E20X沒有懸掛“VW”車標,也有不少人感覺遺憾。這其實,也是“傳統觀念”在作祟。合資、合作,就一定要用其中一方的品牌嗎?


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車企在品牌方面的新嘗試。包括大眾,在燃油車領域已經在大眾、斯柯達、西雅特等等之外,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捷達品牌。上汽通用、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本田等等,也都有獨屬於合資公司的新品牌。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思皓的不同在於,它從一開始就採用全新品牌,而不是在生產一段時間“VW”車型之後。


品牌代表什麼?代表產品的定位和信任度。江淮大眾的背書,信任度無需擔心。而選擇全新的思皓而不是VW,則更多出於定位的考慮。


還是那句話:如果是VW,你有可能12萬元拿下這款車嗎?


當然,這並不說VW的品牌附加太高,而是從品牌定位的戰略考慮。江淮大眾希望推出的是有品質保障但同時價格親民的產品,以更好地應對當下國內的新能源市場。既如此,從一開始就以“思皓”示人,就顯得非常明智了。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渠道“不一定”源自合資雙方


思皓還處於成長期,例如它的經銷商渠道還沒有達到一個很大的規模。於是也有人提出疑問:為何不整合江淮與大眾雙方的渠道,這樣可以更快速地實現渠道佈局。很多傳統的合資車企也都是這麼做的。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為什麼江淮大眾要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網絡?除了合資雙方都把合資車企更看成是一個獨立個體、賦予更多的自主運營權利,以嘗試更好的運營模式和成長模式以外,還與新能源本身有關。


縱觀各路新勢力車企,它們的銷售模式、售後模式,都與傳統車企有了很大的差別。作為“傳統車企+傳統車企”的江淮大眾,它從零開始推出的產品卻和新勢力車企一樣,全部都是純電車型。既如此,為何不讓它在網絡建設、銷售與服務環節,對新零售模式有更多的探索與嘗試呢?


大眾汽車電氣化的探路先鋒,思皓的新合資啟示錄

總結


江淮大眾是一個稍稍有點特殊的合資車企。它的誕生有著中德雙方政府推動的背景。它的成立速度和投產速度,也都頗具“新勢力範兒”。


然而它的與眾不同絕不僅限於此。在技術資源共享、品牌創新和渠道創新方面,江淮大眾都在打破人們的傳統認知。思皓E20X的高性價比、超預期的綜合素質,也體現出了這些創新的價值。而所有這些還只是剛剛開始。


雖然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猜測”——江淮大眾的研發團隊,目前正在謀劃“猛料”。或許到那時,才是人們真正認識江淮大眾新合資模式威力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