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女性快速進階指南(四):發展階段篇


職場女性快速進階指南(四):發展階段篇


《職場女性快速進階指南》連載已經寫了三篇啦,深夜碼字不容易,還是每天堅持寫一點點把它寫完整。今天咱們來聊聊女性如何經營好職業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以及會遇到的坎兒有哪些、需要關注哪些核心能力的提升這些話題。

如何經營好職業發展中的坎兒?

職場女性快速進階指南(四):發展階段篇

一、 起步階段

起步階段,指年齡在28-30歲以前的單身女性。此時多數人已經選擇了職業,但還沒有真正確認,處於職業發展探索階段,因此有可能出現上下游職能的轉換,比如技術到產品,HR到運營等等。

起步階段的重點在於起點,人常說:“選擇大於努力”,具體是指咱們應該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而不要一味圖錢。因為興趣會支撐你在這個領域深耕而不知疲倦。

因此,第一份工作的職業選擇和定位至關重要,決定了以後發展和深耕的領域,要結合個人興趣、性格特質及長期規劃進行定位,這樣才能保證你有持續的熱情。

你的終身事業不宜選擇自己牴觸的職業,每天做著都不起勁兒,哪怕上大學學的是這個,並且薪水高、待遇好,但對後期發展卻隱含風險,一旦中途換行,投入的時間成本將會非常高。

在這個階段,職場人需要夯實技能,做到“啥都能幹、又快又好”。尤其是辦公的基本技能。建議大家在職場早期就建立“一專多能無缺陷”的認知,併為之不懈努力。

二、 加速階段

加速階段,一般指年齡在30-35歲之間,是職場人從“員工層”上升到“管理層”實現自我突破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你要想勝出,就是要努力做到“獨當一面、解決問題”,你不能再指望像員工一樣,老闆說什麼你做什麼。老闆會交給你一些問題,讓你自己策劃解決方案、自己實施並且交付結果。這是職場人從“任務導向”到“結果導向”的重大轉變。

在這個階段,鼓勵女性要敢於站出來挑大樑,承擔更大的挑戰,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擺脫做“跟隨者”的慣性,建立“領導者”的思維模式,讓自己實現從“運營層面”到“經營層面”的跨越。

此期間,職場女性還會面臨兩大問題:生育和跳槽。

1.生育

這是多數女性不可避免的問題,相對穩妥的做法是選擇在職場的平穩期生育,這樣對個人的影響最小。若選擇在艱難的爬坡期生育,那麼壓力就太大了。公司要的是產出,生育期間精力是原來的十分之一,產出要如何同別人相比?一旦面臨晉升的殘酷競爭,可能非但無法晉升,反而原來的職位也保不住了。

這裡也回應一下當時直播時沒來得及回答的一個問題,有知友問:“生育真的是繞不開的坎兒嗎?”如果親還是確定要寶寶,那這個過程是必須的,但不一定是坎兒。只要提前規劃好,那麼對個人發展影響不是特別大。

尤其對想做管理者的女性,我反而認為是個非常好的歷練,因為做媽媽這個過程對我個人而言,是非常好的洗禮過程,是對“自我認知”的一次重大考驗。因為我發現很多親子矛盾都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執念和與自己的關係不好,所以才會對孩子發飆、衝突、疏離、逃避,這本質上也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可想而知,我們平時得有多糾結。

職場女性快速進階指南(四):發展階段篇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很多媽媽完成了自我的修煉,變的更加慈愛、平和、理性、耐心,這些品質未來都會幫助她們更好的走上管理崗位,有能力面對更大的挑戰,這是沒有經歷這個過程的女性體會不到的“加速進階”。因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育是女性的天職,相信這麼安排一定有我們不理解的原理,那就是老天可能更眷顧我們吧,希望我們更快的進化。每一位女性對待這個過程最好的心態就是平和的接納,而不是牴觸和厭惡。

2.跳槽

多數職場人會因為薪水高、平臺好選擇跳槽;另一部分會由於起步階段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幹了一段時間感覺不起勁,選擇跳槽來換行,但這些都是過於看重外力的選擇方式,並不可取。

職場女性快速進階指南(四):發展階段篇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深度思考的模式,超越膚淺的因素,將注意力放在決定職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核心因素上。

所以,跳槽前一定要提前規劃和思考:

  • 我為什麼而跳槽?是追求更大的平臺?獲得更高的職位和收入?還是我想獲得新的技能?
  • 我跳槽之後的預期是什麼樣?
  • 怎麼能衡量真的達到了理想的預期?
  • 我的自驅力和興趣到底是什麼,新職位是否能符合預期?

當我們用上述思考模式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找到內心真正的訴求,並將其與自己現階段的能力相結合,才能在加速階段實現職場的重大突破。

因此,加速階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初入職場的時候是不是努力,決定了能不能登上這個“快跑”階段,而在這個階段能不能積累足夠的勢能實現突破,又決定了能不能衝上下一個新高度。

三、“新世界”階段

“新世界”階段,一般指年齡在35-40歲之後,35歲是職場上公認的一個坎兒。

首先,35歲之後如果仍在做可替代性非常強的偏向執行、運營層面的工作,則快速晉升的潛力已經非常小了,會極易被年輕人替換掉,處境會非常的窘迫。

其次,多數人肩負著家庭的重任,上有老下有小,職場壓力倍增,但在時間投入上銳減,所以在職場上想邁入一個新臺階難上加難。舉個栗子,如果你在垂直領域的職能部門已經做到了公司的中層,類似技術高級經理、總監的職位,此時想要挑戰更高一層次的高管(CXO)、業務一號位的角色,那麼一旦成功的突破瓶頸,會為下一階段的職業生涯開闢新的世界。當然,突破自己這麼多年在專業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慣性,這是非常難的,因此也就有很多人嘗試這條路但沒有走通。

於是,這部分人開始重新思考目前的職業經歷是否有更大的橫向發展空間?是否也有延伸到其他領域的可能?這時就會探索一條新的發展之路,我稱之為“旁路開花”。比如,之前是做HR、市場等工作的,現在開始做自媒體、做培訓,自己創業;還有的不想只在企業工作,兼職去做了作家,寫作供稿等等,這都是有橫向想象空間的。因此也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沒登上山頂的就一定是失敗者。

“旁路開花”的方式是很多的,要善於探索和發現,找到個人的興趣所在,挖掘自己的潛能。相反,自怨自艾,抱怨職場再無出路,這隻會浪費你更為珍貴的職場時間。

以上分享的是我總結的職業發展的三大階段,不僅僅適用於女性,對很多男性也有借鑑意義,大家可以各自盤點一下自己所處的階段,提前規劃和準備。

但無論你處於哪個階段,都要不斷的夯實自我。未來市場不是單純為職位買單,而是為技能買單,因此自己在處於舒適區的時候,一定要警惕,千萬不可在舒適區“十年如一日”的把自己廢掉,等到要過大坎兒的時候,再努力已經來不及了。

好啦,今天就分享這麼多啦,希望親身的觀察對大家有點幫助,下一篇是關於職場女性的工作生活平衡問題,將會在近期更新,敬請期待喲~


想看連載一、二、三的同學,請關注頭條號查看往期乾貨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