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特別說明

前言:

2020疫情之下,瞭解生命,身體康健,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共識,重塑我們的生活觀念。特此,3月女課,與大家一起前行。期待作為一個.家庭中重要角色的媽媽、妻子、女兒。在明瞭自己身體的情況下,更好的關愛自己和身邊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國古代生活的縮影。古代沒有發達的科技,物資也不豐富,日落以後黑暗限制了人們的生活行動,人們大多是到點安寢。那麼睡眠佔到了人一生中近1/2的時間,充足的睡眠為白天充沛的精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的科技非常的發達,夜幕降臨,白熾燈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如白晝的小環境,加班、活動、娛樂佔據了很多人夜間的時間,當然也會有很多人晚上會困的眼皮打架;而有些人是睡不著。那麼古人是怎麼看待睡覺這件事兒呢?

天人相應是古代人認識生命現象的方法,

人體的醒和睡與人體陰陽二氣受自然界日夜節律而運動變化有關,就像《黃帝內經》中所說的那樣:“陽氣盡陰氣盛,則目暝,陰氣盡陽氣盛,則寤矣。”陰陽氣機的盛衰轉換,是控制睡眠的關鍵。

具體來看睡眠和營衛、經脈有重要的關係。

《靈樞·營衛生會》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暝。”可見營衛之氣的順利通行才能夠達到晝精而夜暝的正常醒-睡。

對於衛氣而言,《內經》中這樣描述:“衛氣日行於陽經,陽經氣盛,陽主動則寤;夜行於陰經,陰經氣盛,陰主靜則寐”。這裡的陰陽兩條經脈,分別是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的支脈,都達於眼角,上會於目。這兩條經脈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司雙目之開闔。陽衛之氣,行於陽蹺脈,人就醒來。陽衛之氣,行於陰蹺脈,人就會睡著。

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所以人為什麼困的時候會眼皮打架,因為入夜了,衛氣行於足太陰腎經使得腎經之別的陰蹺脈氣盛,就打開了閉眼的開關。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睡不著呢?這種我們講到兩種情況:

一種是《靈樞·大惑論》裡就講到的:“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盛,不得入陰則陰氣虛,故目不暝。”的情況。具體來看邪氣逆亂於人體,會迫使衛氣只能行於陽分,而不得入於陰分。便使在表的陽氣偏盛,陽氣偏盛使得陽脈氣充塞;衛氣不得入通於陰分,而形成陰虛,所以不能閉目入睡。

另一種是《靈樞·營衛生會》里老人睡不著的情況:“老者之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也就是說老年人氣血衰弱,肌肉枯槁,其氣道就艱澀不通,五臟之氣能相互溝通和協調,營氣衰少,衛氣內擾,營衛失調,不能以正常規律運行,因此表現為白天精力不充沛,而夜裡難以入睡。因此調節好營衛的巡行對於擁有一個好的睡眠至關重要。

那麼怎麼調節好睡眠呢?我們從陰陽二蹺脈的穴位入手:申脈、照海。申脈穴,別名陽蹺,能調節陽蹺脈氣血,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照海穴,通陰蹺脈,可以調節陰蹺脈氣血,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這兩個穴位一裡一外,位置相鄰,十分好找。

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申脈穴

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照海穴


同時,這兩個穴位,是兩條經脈的啟始穴。因此,通過它們,可以很好地調節陰陽氣機。對於失眠的朋友們來講,是需要瀉申脈、補照海,不過手法不太容易掌握。

入睡困難的非專業朋友們可以一側穴位為一組,睡前對著兩個穴位進行按揉,以想要入睡為佳。

-END-

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

(點擊)▽▽▽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女課 | 睡不著?失眠?找到這兩個穴位 自己幫助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