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有口皆碑的馬自達,又落入“叫好不叫賣”的深淵。2019年馬自達在華總銷量達到22.77萬輛,同比下跌16.34%,已經連續兩年出現大幅度下滑。“馬自達不是有‘東瀛寶馬’之稱嗎,為何在華市場表現如此低迷?”很多朋友歸咎於馬自達價高不親民,這是它的槽點,但並非四面楚歌的真因。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1.“東瀛寶馬”絕非浪得虛名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馬自達絕非浪得虛名。因大眾帕薩特A柱斷裂而名聲大噪的中保研,前段時間公佈了馬自達3昂克賽拉低配車型碰撞結果。除了在維修經濟性方面得到差評外,包括正面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和車頂強度等安全測試,均獲得優秀評分。其實在IIHS、E-NCAP和NHTSA等機構碰撞測試中,馬自達的安全評價是優於“兩田一產”。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當然,讓馬自達聲名遠揚的殺手鐧,是“魂動設計”和“SKYACTIV創馳藍天技術”。化繁為簡融入靈魂設計元素的“魂動”理念,讓馬自達有著獨一無二的美學地位。加持創馳藍天技術的發動機,擁有同級之最的壓縮比,動力輸出強勁還能兼顧燃油經濟性。除此之外,馬自達還有不少黑科技,比如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統(GVC)。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汽車轉彎時不是要發生小幅度側傾嗎?馬自達為了實現理想過彎,研發了全球獨一無二的GVC。這套系統通過操作方向盤、變化發動機的驅動扭矩,使4個車輪的接地載荷達到最佳狀態,讓轉彎操作變得更加順暢高效。最直觀的改變,就是轉彎時駕乘人員身體不再會大幅度晃動。

2.價高配低沒性價比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單論技術實力,馬自達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大廠,但就是“叫好不叫賣”。有人說產品線不夠豐富,至今只有5款車型實現國產,選擇性遠不如大眾等其他廠商。有人說設計不接地氣,“魂動”外觀內飾的確好看,但車身矮空間小,不符合“大氣”消費理念。當然,價高是消費者最鬧心的點。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以馬自達最走量的昂克賽拉為例,售價12.69萬元的入門級自動擋車型,與同級別卡羅拉、軒逸相比,少了電動天窗、觸控液晶屏和日間行車燈等配置。配置少也就罷了,最關鍵昂克賽拉終端並沒有什麼優惠,而軒逸和卡羅拉都在降價促銷。價格高配置低,不及競品的整體性價比,這就是大部分消費者拒馬自達千里之外的原因。

3.“偏執基因”限制發展體量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沒了市場支持,任何堅持和執著都是矯情。所以馬自達也像寶馬一樣,在某些方面妥協性變通,不過價格始終堅挺。於是有人說降價之後定能做大做強,可惜實力不允許馬自達這麼任性。2018財年馬自達淨利潤同比下滑43%至5.73億美元,約為豐田的二十分之一。沒有豐厚的利潤支撐,馬自達怎敢與其他大廠玩“降價求量”策略。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不過正如開篇所說,價高並非馬自達四面楚歌的真因。真正限制馬自達發展體量的,是與生俱來的“偏執基因”。得益於日本二戰後經濟快速復甦,馬自達初期取得了不錯發展。後來遭遇了全球石油危機和日本泡沫經濟,馬自達改變經營方針走“小而美”路線。現在的品牌理念,是以人為中心、打造“人車合一”的高品質汽車。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好開”是馬自達車型必備元素,因此它們不太理會大眾需求,固執研發對操控有關的物件。上世紀60年代取得轉子發動機後,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搞研發。前段時間就有報道稱,馬自達將“閉關”兩年,不推出任何新款車型。據悉除了研發大型高端汽車平臺和動力總成,轉子發動機也是深究項目之一。

馬自達的病, 從來不是“貴”


其實馬自達十分聰明,它自知沒實力與豐田等大廠抗衡,唯有靠一技之長立足世界。如果它也妥協市場迎合大眾,就算是能從大廠手中分一塊蛋糕,也恐是如眾泰曇花一現而已。既然堅定走“小而美”的操控路線,馬自達就不可能達到大廠體量。再用大廠眼光去批判它,顯然不公也不妥了。

不可否認,馬自達的確是汽車廠商中的一朵奇葩,但它真的做錯了嗎?或許只有真正懂操控的人,才知道馬自達的難能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