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慢一點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我們不應該因為孩子成長的速度緩慢而去責備孩子。他們有自己的生理節奏,作為家長的我們,不應根據自己的主觀而去評判什麼,陪著孩子體會生活的千姿百態,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今天跟姐姐帶著3歲多的小外甥去動物園玩,小外甥看著那些小兔子、小鳥等小動物,非常的開心。但是,面對老虎和獅子時,還是會很膽怯。

對於一個不到4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反應實屬正常。然後,姐姐卻很嚴肅地跟小外甥說:“再過2月,你就滿4歲了,是一個男子漢了,不要再這麼膽小了,可以嗎?”,不知道外甥是否聽懂了這番話,不過,之後再一次經過老虎館看到老虎時,小外甥雖然沒再往我們身後躲。

但是,還是咬緊了嘴唇,滿臉的委屈。而且,在之後的時間裡,也是悶悶不樂的。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慢一點

或許在這樣不斷地逼迫下,小外甥能很快變得勇敢堅強,但是,這樣的成長明顯不是令他開心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成長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急迫地催促孩子快速長大,這樣拔苗助長的方式,將會令孩子錯失成長路上獨一無二的美好。

一、強行將孩子的成長節奏提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1、容易與家長作對

我們都不喜歡被別人催促或者強迫,孩子亦是如此。家長們總是一直用強硬的口吻催促孩子或者強制要求孩子跟著自己的節奏,孩子的內心對家長的排斥與抗拒將會不斷地加深。

他們會覺得自己的一切都被家長所掌控,自己完全沒有自由可言。長期以往,內心的牴觸心理加強,便會演變為反抗家長對自己的一切教育,喜歡與家長對著幹。

每個人都有權力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過多的干涉,只會令孩子感到束縛以及壓力。家長們不要因為這樣的錯誤方式影響到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慢一點

2、使孩子缺乏耐心

家長們催促著孩子盡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事情、掌握所有知識,這無疑是打亂孩子自己的做事規律以及節奏的。而為了達到家長的要求,只能省略許多步驟,投機取巧,匆忙完成。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孩子長大後也會變得做事急躁、缺乏耐心,做事喜歡草草了事。

一個沒有耐心,遇事只會應付了事的人,在社會上是很容易碰壁的。家長們切不可因為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影響孩子未來的處事態度。

3、容易變得脾氣暴躁

相信家長們在給孩子的成長提速時,都是帶著個人情緒的,畢竟,之所以會對孩子這樣,肯定是因為對於孩子自己的節奏不滿。情緒失控下,對孩子吼罵,脾氣急躁也是時常發生的。

這樣的情緒同樣會感染到孩子,使得孩子心理產生負擔以及壓力,想盡快完成家長要求的事情,但是自己又一時無法完成。這樣的矛盾很容易使孩子也產生暴躁的情緒來。這樣的脾氣一旦養成,哪怕是長大了,也會成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慢一點

孩子的負面情緒,將影響他的一生。對以後的生活、工作都會起到負面的作用,家長們不要那時才悔不當初。

孩子的世界以及想法,與我們成年人是存在很大差異的。他們有自己的做事節奏以及生理節奏,家長們要做的,便是珍惜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儘可能地調適自己的習慣、速度來適應孩子。那麼,你將會發現,給予了他們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能盡情的施展自己,能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

二、如何跟著孩子的成長節奏,讓孩子健康成長,更加地優秀

1、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

可能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正確的,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所思所想才是對的。所以,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習慣性的否定孩子的想法,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要強迫孩子按照自己規劃的方向走。那麼,孩子也變得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懂得分辨對與錯。

家長們在與孩子進行交流時,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孩子鼓勵後,再耐心的向孩子分析對錯,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學會自我分析,也能讓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慢一點

2、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能感染到孩子,影響孩子最終會長成什麼樣的人,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做好一個良好的示範,在孩子面前展現一個美好的形象。如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積極樂觀等,這些都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讓孩子儘可能地成為擁有這些優秀品格的人。

家長應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發揮榜樣的力量,才能使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人。

3、注意與孩子交流的內容與語氣

很多家長一直都是以長輩自居,與孩子交流時也多是以命令的口吻指揮孩子做事。這樣的交流方式,是無法令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且非常有壓力的,也很容易令孩子對家長心生不滿。

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家長們的語氣不應太過於強硬,耐心地徵求孩子的意見,引導孩子的主動性,心甘情願的完成家長們佈置的事情、接受家長們傳授的各種教育。

就像臺灣的張文亮先生在《牽著蝸牛去散步》文中所表達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慢一點,拔苗助長只會得不償失。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散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慢一點

在教育孩子時,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並沒有向成年人這般成熟,對於一切都還在摸索、學習中。家長們應該對孩子飽含耐心,以尊重他們的成長節奏為前提,再對他們進行教育。這樣的教育,對孩子而言才是最好的教育。要知道:教育,也是一項慢藝術!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裡,你是否也因為害怕孩子落後於同齡人而強迫孩子快一些成長呢?對於孩子的成長節奏、速度,你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