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老子,姓李,名耳。道家学派文化的创始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者。一生都充满了神秘,后人也有着他的种种传说!

拒史记记载老子曾是后周朝藏书史的管理员。因不满周王治国之道,自己也不能力挽狂澜,兴复周室。所以选择了隐退。野史《列仙传》,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去,入大秦,过西关’。其实老子在过函谷关以前,还在孟渚泽(今单县浮龙湖)隐居过。而且一呆就是九年。

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相传,老子为避乱,来到了一个叫孟诸泽的地方。(孟诸泽为上古九泽之首)《左传》《夜航船》都有记载。发现此地水草丰美,幽静祥和,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于是这位骑着青牛流连于山水湖畔,若有所思的老者,就在这里定居了。也开启了老子一生的新一段时期和巅峰。从此这里就多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每天在这里传教悟教。老子定居以后,有一年夏天,天下干旱,大多地方都禾木半枯,老子发现在孟诸泽的西南边有一片湿地,就组织村民挖了一口井,结果是井里的水是甘甜可口,从未间断。解救了一方村民,当地村民称之为玄井。浮龙湖西南的李集村,到现在还保留着当年的那口玄井。李集村文革之前叫老君寨,村子的形状是当时老子担心被周朝官员发现,连累当地百姓而设计的。村中一条主道可以通往十里八街。现在李集的新农村还保留了老君十八寨的这个风貌。老子在这9年期间,还悟出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真理。道德经的起源也来源于这里。所以现在的单县也有着‘道德经的摇篮,善文化的发源地’之称。

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老子离开以后,当地居民为了纪念他,建立了老君庙,唐明皇帝去泰山封禅返京途中还参拜过。后来抗日时期遭到了破坏,最近几年,单县政府花巨资修复和还原了老君庙,还原了八卦寨,还建做了其他的庙宇。希望道家文化可以永远流传。

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老子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孟诸泽(单县浮龙湖)

然而,这九年之间老子还做过哪些事情呢?老子另外还去过哪些地方隐居呢?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和微微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