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1916年3月22日,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帝國”“洪憲皇帝”袁公諱世凱在眾叛親離,部下紛紛通電反對稱帝,南方軍閥通電討袁,孫中山開始“護國運動”並且與日本政府溝通相關事宜、在日本威脅,歐美各國袖手旁觀下,宣佈《撤銷帝制令》。

著將上年十二月十一日承認帝位之案,即行撤銷,曲政事堂將各省區推戴書,一律發還參政院代行立法院,轉發銷燬。 所有籌備事宜,立即停止,庶希古人罪己之誠,以洽上天好生之德,洗心滌慮,息事寧人。

該令取消預定於1916年元旦建立中華帝國,實現他所謂的“君主立憲制”的袁氏帝國的夢想。恢復中華民國年號,恢復共和制度。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中華帝國國旗


取消帝制以後不久就因為憂慮成疾於當年六月去世,留下一個分裂的北洋系和軍閥遍地的、戰亂頻繁的“中華民國”。

袁世凱從中華民國大總統是如何夢想成為“中華帝國”的洪憲皇帝的呢?這與當時的潮流和他的大太子袁克定的皇帝夢是分不開的。

袁世凱逐步顯貴的經歷

袁世凱出生於河南項城,也是官宦之家。袁家在清道光年間開始興盛,袁世凱的從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運總督,並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為淮軍重要將領,為其家族成員如袁世凱等人將來進入仕途打下良好的人脈基礎。

袁世凱在清朝從行伍起家,因為傾向於洋務運動,襄贊洋務運動及新政,通過其叔父(因為其叔父袁保慶無子,故過繼袁世凱為其嗣子)結拜兄弟吳長慶的關係和自己本身的敏睿敢毅在1882年朝鮮壬午軍亂中脫穎而出。因為軍功卓著,當年23歲的袁世凱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成為朝鮮國王的太上皇。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袁世凱

袁世凱管制朝鮮時期,平定了朝鮮的甲申政變,擊敗了朝鮮親日派與日本駐軍的進攻,維繫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對此朝鮮本地親日人士和日本人對其恨之入骨,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戰爭前還多次曾經派人暗殺袁世凱,只不過沒有成功。

1895年,袁世凱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練兵,這也是清末中國第一支以西式操典和訓練的新軍。據說由其幕僚徐世昌(後來的民國總統)幫忙從《德皇威廉練兵曲》改寫了《大帥練兵歌》,曲調我們都很熟悉,民國時期有很多種版本,最出名的一版就是後來被譽為第一軍歌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

1984年了的洛杉磯奧運會上,當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海峽兩岸的代表團先後入場時候,軍樂隊都演奏了這首曲子。

袁世凱操練的北洋新軍以後成了清末朝廷陸軍主力,民國初年的北洋軍閥亦多源自清末新軍。這些人以後大都成為清末民初的軍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北洋三傑

袁世凱因為編練新軍做大,成為清末在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各省紛紛響應獨立,清廷大為恐慌,急忙調遣北洋新軍去鎮壓。可是北洋新軍只聽袁世凱的,清政府無法指揮,不得已再次起用袁世凱並且擴大其權利。因此袁世凱成為南北議和的關鍵人物。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中國民國臨時政府


2月12日,袁世凱逼清帝遜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因為民國肇建,變故紛乘,對積貧積弱、亟待發展的中國頗為不利,再加上當時的政局亂象,社會上湧現出一股復辟思潮。認為當時情況下的中國只有像英國、德國、日本實施“帝制”實施強人政治,才能維持統一,國家民族才能從苦海中脫離出來。

1915年,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交涉剛剛結束,"共和不適於中國國情"之類的言論不斷在社會上傳播。8月3日,由通曉中國事務的前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艾略特為袁世凱安排的美籍憲法顧問古德諾教授發表的《共和與君主論》稱:"......大多數之人民智識不甚高尚......由專制一變而為共和,此誠太驟之舉動,難望有良好結果......中國將來必因總統繼承問題'釀成禍亂'......如一時不即撲滅,或馴至敗壞中國之獨立......中國如用君主制,較共和制為宜,此殆無可疑者也。"

1915年8月14日,楊度串聯孫毓筠、李燮和、胡瑛、劉師培及嚴復成立籌安會,聲言"共和不適用於中國"。愈來愈多的"請願團"上書,要求變更國體。許多文人認為中國人“文化程度低”“共和難以立憲,只有君主才能立憲,與其名共和真專制,不如名正言順君主立憲”另外,袁世凱還收到《全國護軍使勸進稱帝文書》,全國各省督軍都有簽名,包括雲南代表蔡鍔和唐繼堯。

1915年8月23日成立後的"籌安會"召集各省文武官吏和商會團體進京商討國體事宜,各文武官吏除少數表示擁護共和外,大都表示必須改變國體。

一邊是社會上所謂的請求袁世凱稱帝,另外一頭,他的兒子袁克定在這個時候也給了袁世凱營造了一個日本人也支持袁世凱稱帝的錯誤想法。

《順天時報》創辦於天津,是袁世凱當年在小站練兵開始就最愛讀的一份報紙,也是日本人在華創辦的一份影響力巨大的華文報紙,發行量曾經達到17000多份,一度成為華北地區第一大報紙。

《順天時報》因為是日本外務省創辦,一般都代表著日本官方的動態和想法,袁克定為促使老子下決心復辟,竟偽造了一份只給袁世凱看的《順天時報》。營造日本支持袁世凱稱帝的氛圍(此事被袁世凱次子袁克文和女兒袁叔楨無意中發現),袁世凱曾責袁克定“欺父誤國”。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隨著袁世凱對待稱帝一事模稜兩可的態度,引起了投機者們極大的興趣。

袁世凱的帝王夢和與他的“中華帝國”

1915年12月,在國會、民眾請願團(妓女請願團、乞丐請願團)、籌安會和各省國民代表的推戴下,於1916年元旦建立中華帝國,宣佈恢復君主制,行君主立憲政體,袁世凱為中華帝國首任皇帝,年號“洪憲”,把總統府改為新華宮。2月23日,袁世凱身著袞冕在天壇祭天,並擬定於1916年1月1日舉行登基大典。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1915年12月25日,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雲南軍閥向全國發護國運動出通電,宣佈雲南獨立,反對帝制,武力討袁。1916年1月1日,雲南軍政府發佈討袁檄文,歷數袁世凱二十大罪狀,號召全國軍民共同討伐袁世凱,保衛共和民國。

南方軍閥的戰鬥力其實在袁世凱看來不值一提,但是袁世凱卻錯誤的估計了日本的態度。

日本是不會希望中國從一個鬆散軍閥割據的狀態中走出來的。貧弱的中國菜更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袁世凱的帝國不符合日本帝國在華利益,袁世凱在《二十一條》交涉前後逐漸向歐美各國靠攏用來制衡日本,日本決定推翻袁世凱政權。在南方起義後,日本政府在背後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孫中山先後與日本政府通聯聯絡,希望日本政府派人來華與孫中山商議袁世凱稱帝之事。同時準備向日本借款用來當做討伐袁世凱的軍資。日本人也聯繫到了不贊同君主制度的梁啟超,商量討袁一事。大隈重信內閣決定要袁世凱退出權力圈,因為袁世凱不能保障日本在華利益。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護國戰爭的爆發使得南方多個省份相繼響應。與此同時,中華革命黨也趁機活動,反對袁世凱。袁世凱被迫在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

其實直至袁世凱對內宣佈取消帝制都未正式登基,年號洪憲僅在內部流傳,對外仍稱民國,故袁世凱仍是民國大總統,但滇軍堅持要袁世凱下臺。革命黨人繼續動亂。1916年5月4日,梁啟超電勸段祺瑞出以果斷,勸袁世凱退位。1916年5月6日,袁世凱同意退位,但需要先商定善後。隨後,馮國璋聯絡各省於5月17日組織召開南京會議,但因各省區將軍代表意見不一,會議無果而終。在重大打擊及交煎下,袁世凱於1916年6月6日上午10時15分逝世。

袁世凱短命的洪憲王朝在各種勢力的打擊下僅僅鬧了八十三天就消失了。中華帝國美夢坍塌。民主和共和的概念通過短暫的“中華帝國”事件成為社會各界的主流思潮,日後,再無幾人去抱著“皇帝”“帝國”的神主牌招搖撞騙了,為後來共產主義思潮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了鋪墊的作用。


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 中華帝國美夢坍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的點贊、留言和轉發都是對筆者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關注我,歷史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