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戒尺”還給講臺上的老師,給“無能為力”時的教育多一個臺階

請珍惜那個手拿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1、我是一名老師,我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標準,但我拒絕被推上道德高地;

2、我也是人,有正常的喜怒哀樂,面對屢教不改的學生我無法保證始終和顏悅色;

教師到底有沒有“懲戒權”這是一線教育工作者深深疑惑的事情。當我們很多的專家在談“教育的和風細雨”時到底有沒有深入瞭解過當今複雜的師生關係?當我們的很多家長為孩子被懲戒而與教師大打出手時,又有多少人在乎事實真相?當我們有孩子忘卻“尊師重道”,對教室惡語相向甚至動手動腳時,其間的對錯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一、請將戒尺歸還教室,讓課堂的契約精神有懲戒權的加持;

懲戒是諸多教育手段的一種,講道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定意義上的懲戒是一種善意的喝止規勸。身處一線,我們看到太多學生對課堂契約精神的漠視,沒有對知識的尊重。當老師們發現“眼神示意、善意提醒、點名批評、請出課堂”等一系列教育手段都失去效用時,課堂上的嬉笑怒罵、譏諷輕蔑勢頭漸盛,那個站在講臺上的知識傳播者該是那樣的無助。

也許會有人說真正有方法的老師不會讓這樣的情況出現,我想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沒有紮根一線很長時間。教育的懲戒權不是私權、濫權,而是公權、正權,是維持教室紀律,尊重其他學子的保障手段而已。

但課堂上什麼時候可以行使懲戒權,懲戒的方式和時效,懲戒的程度和範圍等問題需要更多的人參與討論,需要更明確的標準與規範。也要嚴厲防範一些德不配位的老師將教育的懲戒公權私有化,傷害孩子的成長。

把“戒尺”還給講臺上的老師,給“無能為力”時的教育多一個臺階

二、請將戒尺交還老師

“戒尺”是管理權力的象徵,而不能僅僅看做敲打學生的武器,任何管理都不能寄希望於自覺性。手拿“戒尺”的老師有了管理的底氣,也多了約束的自信。教師天然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讓他們天生就對道德有較高的追求,我看到的絕大多數教師都做不到對學生的“自甘墮落、不思進取”視而不見。他們管是職責所在,但管好是道德訴求。“懲戒權”的出發點是對教育權的尊重,“懲戒手段”的出發點是對受教育權的保護。一個手拿戒尺的老師不一定能夠眼中有光,但一個眼中有光的老師一定希望有一把“戒尺”能夠勸善更多的學生。

把“戒尺”還給講臺上的老師,給“無能為力”時的教育多一個臺階

但作為教師,我們也要思考。懲戒權只是教育的輔助手段,一味依靠“懲戒權”去實施教育是一種懶惰的行為,更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教育的問題很多時候不能拘泥於學校教育本身來談,每一個老師都是階段性的陪護,家長才需要一輩子相處。把“戒尺”還給站在講臺上的老師,給“無能為力”時的教育多一個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