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明朝崇祯皇帝不在明末当皇帝

吾弟当为尧舜

这是明朝天启皇帝在临终时对其弟弟说的,说完之后就下诏让他的弟弟朱由检当皇帝。

在天启皇帝在位时,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在皇宫里面见天启皇帝。

再大殿里,天启皇帝就问信王你想不想当皇帝,正是年少轻狂的信王直接就说我想当皇帝。

在旁边的宫女、太监吓得连连低头,而天启皇帝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天启七年,皇帝朱由校驾崩了。五弟信王朱由检继位为帝,年号崇祯。

若明朝崇祯皇帝不在明末当皇帝


年仅17岁的少年登基为帝,成为了这大明皇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位少年每天勤于朝政,节衣缩食只为能够延续这大明世界。

但也仅仅是为这日落西山的大明世界延续17年的寿命。

我相信如果崇祯皇帝不是在明末这个黑暗动荡的年代里当皇帝的话,他会成为一位中兴之主。

有人说如果他不除掉魏忠贤,大明不会断送。

但真的可能吗?

魏忠贤是可以为朝廷筹到钱,但当时的大明已经不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大明内部,灾荒不断,农民由于干旱无法种田而地方的贪官污吏压榨百姓,各种税收严重。农民变成了灾民。而朝廷没有太多的钱财和粮食来赈灾,从而

灾民变成了饥民。饥民从南走到北,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他们开始易子而食,开始等待他人的倒下。

在这时有流寇就以粮食为诱开始聚集这些灾民成为他攻城的牺牲品。在那时的大明受灾面积是极其广大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会无人可用。

在大明以北,建奴肆意进入大明进行抢夺,抢人为奴,抢粮,抢一切可以带走之物。如果不是无法一下子消灭大明,害怕有剩余力量威胁,可能大明的灭亡时间就会提前了。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是一个可以搞到钱的人怎么可能阻止大明的灭亡。而且一个号称九千九百九十岁的太监能够在第二位帝王的身边,这是不可能的。

并且他已经损害了士人阶级的利益了。整个士人阶级就可以代表整个世界了。魏忠贤是与整个天下在作对。他是必亡的。

说崇祯皇帝刚愎自用。但在一个只知道为自己谋求利益不顾天下百姓的朝堂上,怎么可能不刚愎自用。整个朝堂只有皇帝一个人在为天下人操心。因为那些大臣们在想的是换一个朝廷又能怎样,这是朱明的天下。

若明朝崇祯皇帝不在明末当皇帝


并且他们还认为,来的统治者也需要管理者的。而我们就是,怎么可能会杀了我们。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闯王李自成进京。闯王用油锅煮朝堂的大臣们,从而搜集到了七千万两白银。这时的崇祯皇帝要是泉下有知的话可能会忍不住抽筋扒皮了这群官员。

崇祯皇帝几次为士兵们的粮草募捐也没有募捐到多少,而那些大臣们也仅仅捐几百两。

皇帝在宫里节衣缩食,不敢用,不敢吃。并且皇后亲自在宫里种菜。大臣们在宫外花天酒地,大鱼大肉。

崇祯皇帝六次下罪己诏,也没能感动上天,是历史上下罪己诏最多的皇帝之一。

在最后,崇祯皇帝砍杀了自己的妻女,自己在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

若明朝崇祯皇帝不在明末当皇帝


从此大明宣告灭亡。

若明朝崇祯皇帝不在明末当皇帝


罪己诏:“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若明朝崇祯皇帝不在明末当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