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历史上的许荆是怎样的一个人?

铁面人解读人物


成语解剑拜仇就和许荆有关。许荆的侄子有次为了报仇而杀死了人,死者家属拿着刀找上门来要杀许世。许荆知道以后,赶忙跪着迎接他说,许世对你们造成的伤害,罪责在我,他没有错。哥哥惟有这么一个儿子,死了就断绝了香火后代,杀人偿命,我许荆愿代替他受戮,动手吧”。仇家听后,将他扶起说道,许公您是郡里的贤人,我如何能侵犯你呢,就将他们给放了。当时许荆在郡里做小吏,许荆也因为这件事,让大家知道了他,后来被举为了孝廉。

许荆的爷爷叫许武,许武被推举为孝廉以后,想让其两个弟弟也出名,就和弟弟提出分家产,将所有家产分成三份,侵占了其中最好的肥田广宅和最好的奴婢,而将最差的留给弟弟。于是,他两个弟弟都得到了“克让”的美名,也被推为孝廉。而后,许武会见亲戚以及族里人,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自己的本愿,并且把在他苦心经营下比原先乘以三倍的家产都一分不留全部给了两弟弟,于是许武得到了更大的名声和声誉。官做到长乐少府,做了更大的官。这其实就是沽名钓誉。

再来说许荆,字少张,是因为他上面还有兄长,是许武之孙,汉和帝的时候,他担任桂阳太守,当地土著人不知学,不知礼,许荆上任以后,就用礼法来教化地方,实施教化,移风易俗,建立婚嫁丧葬等各种制度,改变了陋习。他曾经在春里巡察农耕情况时来到耒阳县,耒阳历史久远,有一个叫蒋均的人,兄弟间为争夺家产,相互打官司诉讼。许荆叹息道,我作为太守,肩负国家的重担,却不能实施教化,我对不起国家,这是我的过失责任啊,就请求廷尉把自己关进监狱接受审查,蒋氏兄弟二人听了,十分惭愧,当庭和好,请求许荆办自己的罪,许荆借此对他们再加以教育教化。

在汉代汉朝对于孝是非常看重的,教化不行实际上是教化者自身问题,但若是当时言论否定了教化者的问题,就自然落在了被教化者身上,蒋均兄弟的后悔悔悟是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东汉汉儒经常用自责的方式来感化别人。许荆在桂阳太守任上做了十二年,百姓没有不称赞颂扬他的,后来卒于任上,桂阳当地百姓为他建庙树碑,以此来纪念许荆。


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由@小白不太白来回答:

1、许荆是个就血统说事,而实际护短的人。他的侄子许世有一天为了报仇杀了人,死者家人、朋友拿了武器来找许世算账。许荆知道以后心急如焚,心想,自己的哥哥就这一个儿子,这可怎么办好呢?许荆这时灵机一动,心生一计,出门迎着那些寻仇的人,当街跪下来说:“我的侄子许世无礼,冒犯了你们,责任都因为我,没能好好加以训导。我的哥哥很早就已过世,就这么一个儿子延续血统,假使让死去的人为血统的灭绝伤痛,我情愿以死相代。” 仇家将许荆扶起来,说:“您在我们这个地方被称赞为有贤德,我们怎么敢对您无礼?”因而就此算了。许荆的名声更加显著。太守黄兢将他举荐为孝廉。

2、汉和帝时期,许荆升官升为桂阳太守。桂阳风气习俗很轻薄,不懂得学识道义。许荆为他们制订婚丧嫁娶制度,让百姓知道什么是礼义,什么是法令行禁止的。一年春天他到末阳县检查工作,有个叫蒋均的人,兄弟之间因争夺财物而互相控告。许荆面对兄弟俩说:“我担负国家的重任,但教化没有得到推行,责任在我太守。”于是转过头来要身边小吏向朝廷上书说明情况,请求到廷尉那接受刑罚。蒋均兄弟大为后悔,两个人都要求接受处罚。许荆在太守任上十二年,百姓们对他赞扬歌颂。


小白不太白


许荆,字少张,年轻时担任会稽郡吏员,在会稽郡有贤名。

许荆有个侄儿名叫许世,为了报仇而杀了人,于是仇家就带着武器找上门找许世算账。

许荆知道这件时请以后,出门就跪着向仇家表示:许世无礼冒犯了你们,责任都因为我这个当叔叔的没有把侄儿教育好。我的哥哥死得早,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如果许世死了,那我们一家就绝了后。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一定要许世去偿命的话,我愿意代侄儿去死。

仇家赶紧扶起许荆来,说:“许君在会稽郡中是有贤名,怎敢对你报仇。”于是这件事就作罢了。

当时的太守黄兢知道这事以后,就举荐许荆为孝廉。

汉和帝时期,许荆被升为桂阳(今湖南南部及广东广北部地区)太守,桂阳位于南方边陲,习俗风气很薄,尚未完全开化。于是许荆制订婚丧礼制,让百姓知道了礼仪法禁。在一年的春天,许荆到耒阳巡视民情,正好有两兄弟因为争夺财物而告到了许荆这里。

许荆听了两兄弟的相互控告后,对他俩说:“作为太守,担负国家交给我的重任,但我没有做好太守的职责,没有好好推行教化,责任在我。”于是叫身边的吏员上书朝廷,请求廷尉处罚,争夺财物的两兄弟顿时就各自悔悟了。

许荆在桂阳做了十二年太守,当地的老百姓都对许荆赞叹不已。

后许荆因病上书朝廷,被征为谏议大夫,卒于任上,桂阳百姓为他立庙树碑,永世称颂。


大江侃历史


许荆许少张,是会稽阳羡人,为人懂得谦让有礼貌,有贤有德,在乡间因而名望颇高而被举孝廉。为官重礼仪教化,常反省自身在执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教化当地而被百姓立庙立碑。

在《后汉书-循吏列传》中,说过以下两件事:

许荆年轻时做郡吏,许荆哥哥的儿子许世曾经为了报仇而杀了人,怨恨许世的仇家拿着兵器武器来找许世算账报复。许荆听到到这个消息后,赶紧出门找到怨恨许世的仇家,跪下来说:“许世之前无端无礼冒犯了你们,都是因为我没能很好的教导他所致。我的兄长很早以前就过世了,只有许世一个儿子延续血统,如果能让死去的人为血统的灭绝而伤痛,那我许荆情愿以自己一死代替。”许世那些怨恨的仇家将许荆扶起来,并说:“您在郡中被大家称赞是有贤德的人,我们怎么敢对您无礼?”仇家有感于许荆的贤德因此也没再寻仇于子侄许世。而许荆因为这件事名声更加显著,当时的太守将许荆举荐为孝廉。

汉和帝刘肇时,许荆由于自己的贤德以及在地方上的工作出色,逐步升为了桂阳太守,桂阳靠近南州(桂阳即现在湖南郴州市桂阳县),风气习俗很轻薄,不识道义学问、礼仪教化。许荆为了设立丧纪婚姻制度,使郡内百姓之礼义法禁。曾经在春季时节到耒阳县巡视,有一个叫蒋均的人,兄弟之间因为争夺财物,而互相控告对方。许荆面对蒋均兄弟感叹说:我担负国家的重任,但教化礼义没有得到推行,主要原因都是我这个太守。因此要身边的下属吏官向朝廷说明情况,并请求到廷尉哪里接受惩罚。蒋均兄弟因此而感悟后悔,各自要求接受处罚。许荆在桂阳太守任上十二年,当地百姓均对他称赞歌颂。由于生病而上书朝廷,结果并征召官拜谏议大夫,在任上去世。桂阳人为其立庙树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