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近日許可馨侮辱同胞和祖國的言論,引起國人關注,連紀委也表態了。

許可馨到底說了哪些話,從網絡蒐集幾句,大家看看:

1.中國人就是喜歡把苦日子當美德唄,怎麼那麼賤骨頭啊?

2.反正作為留學生我一點也不想回國,不是什麼以大局為重,老孃從來不把集體主義利益放在眼裡,單純就覺得回國像犯人一樣,機場滯留十幾個小時,在發黴的臭旅館裡,喝帶雜質的髒水,坐牢十四天。食品安全麼讓人心慌,我在大農村小別墅裡,每天一美元肉蛋奶不斷供,街上沒人隨便溜達,過得挺好的。

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3.能走到今天,一靠爸爸的錢和人脈,二靠蘇州的平臺和資源,有幸生在一個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都要富裕的城市,至於個人努力和這些比起來,絲毫不值得一提。

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4.如果我有朋友在武漢一線,我希望他們臨陣脫逃。

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5.你別代表留學生了,下跪的起勁的軟骨頭!

6.誰要做中國未來的驕傲?我才不要給國家做螺絲釘,你們想給國家做奴才被(別)拉上我!

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如果不是看到網絡截圖,真的很難相信這些話出自一個在新中國長大的大學生之口。許可馨是中國藥科大學優秀畢業生,所以才有機會被推薦去美國公費深造,高中讀的是蘇州中學————江蘇頂尖、全國一流的高中,估計初中、小學、幼兒園都是名校。

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一個從小到大接受優質學校教育的大學生,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肯定也不差,她出國才一年,怎麼就變得對祖國和同胞苦大仇深了呢?許可馨也許是一個極端個例,但是有像她這樣思想的大學生肯定不止一個。作為孩子成長的直接教育者老師和家長,是不是應該反思反省呢?

第一,從學校教育視角反思。

1.輕視德育現象普遍存在。

學校把考試成績看得過重,輕視德育工作,這已經是普遍現象。小學還好些,初中高中面臨中考高考,一切圍繞分數轉,德育活動很少開展。

2.德育形勢主義比較嚴重。

許多學校開展德育活動,就是走過場,沒有廣泛宣傳,學生沒有深入參加,往往就是請個專家發表一場演講,找幾個同學表演幾個節目,絕大多數學生就是坐在下邊鼓鼓掌,學校拍個照片,寫個總結,發個新聞報道。如此形勢主義,效果能好嗎。

3.德育陣勢宏大而內容空洞。

現在科技發展了,學校有錢了,德育活動陣勢越來越大。打印橫幅,製作標牌,聲光電一起上。但是內容空洞,大多是與學生實際離得很遠的東西,學生身邊的事情很少涉及。比如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道理講的多,小事情怎麼做不講。

4.學校不當行為抵消了德育功效。

為了迎接檢查,學校有時候會做一些不當行為。比如,初中體育只開2節,檢查組來了,學校趕緊給教室裡換課程表,教育學生說,檢查組要問,就說體育每週3節。這樣的言行不一,德育工作就大打折扣。類似的還有,訂了幾本教輔資料,在校多長時間,都是底下做一套,檢查組來了說一套。如此豈不抵消了德育功效。

5.德育評價機制形同虛設。

德育評價制度有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班主任綜合,其實都流於形式。最後,成績好的肯定好,要不影響中高考事就大了。德育評價機制形同虛設。

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第二,從家庭教育視角反思。

1.家長只重視育分輕視育人。

家長除了問學生分數,其他一概不問。考試成績,升學,壓倒一切。至於孩子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從來不問,也不關心。

2.家長溺愛助長了孩子錯誤思想。

溺愛成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殺手。一些孩子思想有了錯誤傾向,甚至遊走在違反紀律法律的邊緣,家長只會出面擺平,也捨得管束。

3.家長本身起到了反面教育作用。

有個別家長本身思想不純,自私自利,甚至幹著違紀違法的勾當,仇視社會。這對孩子起到了反面教育作用。

從教育視角反思許可馨現象


第三,從社會教育視角反思。

1.媒體不能給孩子傳遞足夠的正能量。

媒體整天圍著明星八卦轉,宣傳他們的奢侈生活,科學家普通人很少宣傳,不能給孩子傳遞正能量。

2.社會輿論以金錢地位論英雄,腐蝕了孩子心靈。

社會風氣不好,誰有錢誰就厲害,誰就有地位,即使這個有錢人移民海外,也是人們崇拜的偶像。孩子心靈怎麼能不受腐蝕。

3.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還沒有完全堵住。

西方思想通過影視作品、服裝、節日、食品滲透給年輕人。近年有所好轉,但是還沒有根本堵住。

總之,學校、家庭和社會都要實實在在抓德育,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德育功效,教育孩子成人成才!這樣才能減少許可馨現象的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