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居家隔离禁止外出,许多学生按捺不住,家长应如何进行引导?

缪建东(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江苏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能长期坚守居家对成人来说尚且不易,更何况是孩子。

家长还是应多从科学道理上帮助孩子明白:目前的隔离是抗疫的唯一良方,千万不可功亏一篑,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是考验自己意志的极好机会。

此外,要想方设法让孩子的生活尽可能充实些,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让孩子保持与学校、与同学、与朋友的联系,让他们互相鼓励,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将烹饪当作新的家庭活动,孩子不仅可以成为父母的好帮手,还能学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可以增加居家的运动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孩子在自家小区空地上散散步。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网络与同学合唱为疫区鼓劲、加油,通过绘画表达对抗击病毒的支持。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找回正常的生活节奏。

其次,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坚持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再其次,家长要给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娱乐、健身、劳动、休息各种活动穿插交替进行,特别要利用这次特别长的假期,让孩子做一些原来没有可能做的孩子又感兴趣的事情,如烹饪、做手工、绘画、阅读、养植物、学乐器等这些可以在家里做的事,不但让孩子的生活充满乐趣、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让家庭更温馨,增进亲子感情。

最后,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在抗疫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了解目前这种虽不自由但相对安全的生活是众多抗疫勇士负重前行得来的,当孩子理解了目前居家生活的意义,就能更好地安定自己的内心和情绪,同时也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02.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