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帶貨“新冠肺炎特效藥”慘遭打臉!美疾控悄悄刪掉用藥指南

據外媒4月11日報道,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推薦的新冠肺炎“特效藥”羥氯喹聯合阿奇黴素治療方案,因副作用大,被學術界普遍質疑,美疾控中心已經悄悄刪掉了用藥指南,FDA亦因緊急授權被譴責。

特朗普帶貨“新冠肺炎特效藥”慘遭打臉!美疾控悄悄刪掉用藥指南

1

誰忽悠了特朗普?

氯喹原本是一種抗瘧老藥,但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瘧疾被逐步消除後,氯喹基本不在臨床上使用。而硫酸羥氯喹(也稱羥氯喹)作為磷酸氯喹的衍生物,它們兩者結構相近,作用機理相似,但在臨床使用的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更佳。因此,目前世界上更多的醫生喜歡用羥氯喹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就是這樣一款普通的藥,被總統帶貨了。3月21日,美國總統高調宣佈,羥氯喹聯合阿奇黴素可以抑制新冠病毒能,希望能立即投入使用,挽救民眾。就因為這條推特推薦,4月4日印度外貿總局還專門出臺政策,禁止出口羥氯喹及其製劑,而該國是羥氯喹最大的生產國之一,此後這款藥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特效藥”。

據CNN報道,總統特朗普其實並不是第一個推薦該治療方案的人。3月16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發表推文稱,“治療新冠肺炎也許值得考慮氯喹,而羥氯喹是氯喹的衍生物。”

3月18日,特朗普支持派、右翼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Breitbart)和佈雷茲網站(The Blaze)寫了有關氯喹的治療效果的文章。此後特朗普開始關注,先是推特轉載,而且加倍誇大和推崇了未經證實的藥物治療效果。推特之後,特朗普第二天又在白宮簡報會上再次誇大氯喹是可能“改變人類遊戲規則之一”的神藥。

3月21日,特朗普又正式在推特上引用法國專家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稱羥氯喹和阿奇黴素的組合“有真正的機會成為醫學史上最大的改變遊戲規則的人之一。”緊接著,美歐醫療機構入局。

雖然有人為總統被“帶入坑“進行了開脫,但不少美國主流媒體目前仍在探究,為什麼總統特朗普要反覆吹捧這種藥物?這其中是否有商業關聯關係,目前還無證據。

2

FDA和CDC也被打臉

總統帶貨,藥和藥企火了,但美國官方醫療機構卻慘了!路透社報道稱,當地時間4月7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居然從官網上悄悄刪除了幾天前公佈的治療新冠肺炎藥物氯喹、羥氯喹的關鍵劑量信息,標題為“臨床醫生對新冠肺炎患者治療方案的信息”的用藥指南。該指南是指導醫生對羥氯喹和氯喹的開藥方法,指南在一開始就明確表示,“儘管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最佳劑量和有效時間尚不清楚,但一些臨床醫生已就開藥方法作了相關報告”。

這份指南公佈後,不少醫藥專家對此感到驚訝,指南是在建議醫生可以在尚未確定藥物療效的情況下給病人使用。喬治華盛頓大學米爾肯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恩·戈德曼表示:“疾控中心為什麼要發表未經科學證實的用藥信息?這沒有道理,很不尋常。”

法國專家的論文也被國際期刊刪除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之所以推薦該治療方案,主要是看到法國一個20人小組的科學家於3月20日發表聯合治療效果的文章。不過,迫於臨床醫生質疑,發表在國際抗菌化療協會期刊雜誌(ISAC)的論文在近日也被刪除了。該雜誌4月3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公開信稱,由於羥氯喹和阿奇黴素治療新冠肺炎的非隨機臨床試驗結果,且沒有達到業界共識標準,故此撤回相關論文。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罕見被譴責。當地時間3月28日,FDA發佈了緊急授權使用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對全球藥企而言,FDA一向在藥物審核方面嚴謹,非常重視臨床數據。但這一次因為疫情,卻根據臨床治療微弱證據就使用了緊急使用授權(EUA),被質疑損害了FDA的科學權威性,因為這項授權不是基於科學證據。

有質疑者表示,因為特朗普對氯喹藥物的不嚴謹的“帶貨”行為,甚至影響和耽誤了瑞德西韋這一最早被認可的創新藥的臨床實驗,抗瘧疾藥物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明尼蘇達大學的傳染病研究員戴維·布爾維爾(David Boulware)說:“多位參與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的同事表示,他們遇到了不少新冠肺炎患者選擇退出remdesivir研究並要求服用羥氯喹。”FDA的緊急授權削弱了患者報名參加臨床試驗的積極性。

3

因副作用被質疑

為什麼此前被推崇的特效藥突然備受爭議?據報道,最先質疑的是來自瑞典的幾家醫院,他們已經停止讓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氯喹的治療方法。

斯德哥爾摩的一位患者卡爾·西登哈格(Carl Sydenhag)在3月23日被診斷出患有新冠肺炎,隨後醫生對他的治療方案包括每天服用兩片氯喹。但是服用氯喹後,患者出現了抽筋、視力喪失、頭痛等嚴重的副作用。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感染科的首席醫師馬格努斯·吉塞倫(Magnus Gisslén)表示:“三週前,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已停止使用氯喹治療新冠肺炎,之前有報道懷疑氯喹的副作用比預期的嚴重,尤其是在心臟方面,此外也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氯喹可以治療新冠肺炎。”

然而,對於該報道中的“停用”的說法,有山東地區某藥師對《國際金融報》分析稱,“該報道並未披露瑞典地區這幾家醫院臨床使用氯喹的具體治療方法。關於劑量和試驗患者的選擇也無具體介紹。並且,‘停用’一詞指的是出現副作用患者的停用還是全部患者的停用,也沒有解釋說明。”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4月9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2月初時在國際臨床試驗網站(Clinicaltrails)上註冊了與羥氯喹相關的課題,因考慮到新冠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因此採用了5天臨床治療法,在400mg劑量下(羥氯喹臨床使用的推薦劑量)我們沒有觀察到副作用。不過5天療法並未發現羥氯喹對新冠有明顯臨床療效。後來考慮到羥氯喹有免疫調節作用,或許這個藥可以抑制細胞因子風暴,因此將療法延長至10-14天。發現部分患者排毒時間縮短,包括普通型患者和重症患者,但這到底是羥氯喹直接起到的抗病毒作用還是起到免疫調節作用,暫時還不能確定。總之,羥氯喹不是一個特效藥,但在安全劑量的範圍內,我們暫時還沒發現副作用。”

為了驗證羥氯喹的效果,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傳染病家大衛·博爾韋爾(David Boulware)已經註冊並開展了兩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第一項是面向暴露於新冠病毒的醫護人員和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招募1500人,以驗證羥氯喹能否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第二項是在沒有住院的確診感染者中招募1500人,以驗證羥氯喹能否預防住院並減輕症狀的嚴重性。該研究預計在5月中旬結束。

雖然被停用,但一些醫療中心還在進行臨床研究,比如,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底特律亨利福特醫療集團。

4

我國專家已提示謹慎使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院士此前早已指出,目前理論上是支持羥氯喹聯合阿奇黴素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但這兩種藥都會引起心臟傳導功能的障礙,現在不太適合大面積推廣。對廣大患者要用的話需要非常謹慎,不僅要考慮到有效性,更要注意它的安全性。同時,鍾南山院士指出,目前只有有效藥,沒有特效藥。

3月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在《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表的文章指出,磷酸氯喹已少量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而羥氯喹的作用機制與磷酸氯喹相同,但毒副作用顯著減少,或能更有助於控制危重症患者晚期發生的細胞因子風暴。此外,體外實驗結果顯示,羥氯喹對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確實強於磷酸氯喹。

同在4月4日,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在線交流。針對羥氯喹、阿奇黴素的療效問題,張文宏表示,從臨床來看,羥基氯喹有一定效果,但這不足以得出“神藥”結論。

爭議不斷,但全球醫療界,仍有醫生認為,羥氯喹和阿奇黴素的聯合使用仍有學術研究價值。不少人士強調,即使有臨床證據表明氯喹類藥物有效,也不意味著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記者注意到,在我國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專家在給出氯喹類藥物用藥方案的同時,也給出了禁忌症的提示。即,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氯喹。同時,方案中還指出應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廣譜抗菌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