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的孩子,你們真讓人心疼!

昨天在朋友圈刷到一個媽媽發了自家孩子指甲的照片並配文求助該如何阻止這樣的行為。

看到圖片中孩子的每個指甲都已經被咬的幾乎沒有邊緣了,我及時地留言給這位媽媽作為參考。

記得我曾經一個學生啃咬指甲的現象非常的誇張,她兩隻手的每個指甲蓋都被咬的只剩一半了,媽媽說孩子的指甲可能稍微碰一下都有可能會出血,但是還是阻止不了這個孩子啃咬指甲,他嘗試了很多辦法,但都得到了很短暫的效果,因此她媽媽也是苦惱了好久。

這樣的情況作為老師也並不是頭一次見了,我相信很多孩子和家長都在被這個問題困擾,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咬指甲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

咬指甲的孩子,你們真讓人心疼!

通常這種情況常見於3-6歲的孩童,一般會出現在上幼兒園以後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啃咬指甲的行為都會自行消失,但是少數的頑固者會持續到成人!

咬指甲的孩子,你們真讓人心疼!

通常孩子們都很喜歡啃咬指甲,但是部分孩子只是覺得好玩嘗試去咬,也有部分孩子已經發展到非常 的現象了,比如指甲已經快咬的看不到原型了,或者旁邊的肉皮都已經傷及,更或是因為反覆啃咬導致細菌感染等等,如此嚴重的情況我們做父母的更應該冷靜觀察、分析並“對症下藥”,切不可再盲目操作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一、瞭解孩子反覆啃咬指甲的原因:

  1. 生理方面:

①有經常咬指甲的孩子,父母觀察下孩子的指甲蓋上是否有出現白點,亦或是觀察下孩子食慾是否特別差,是否經常說肚子疼或者屁股癢等,如有此類現象可能孩子肚子裡有寄生蟲,父母不及時觀察到位孩子會啃咬指甲,父母應帶孩子及時去醫院檢查,為孩子開一些打蟲藥,這類因寄生蟲引起的孩子啃咬手指通常表現為症狀較輕的反覆啃咬指甲現象

②有些孩子也可能是因為缺少了一些微量元素導致的啃咬指甲,可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的測試,看看是否有缺鐵,或者缺鋅一類的原因導致孩子的啃咬指甲

2. 心理方面:

家長通常較忙的情況下,對孩子的關愛和陪伴較少,孩子獨處時內心缺乏安全感,又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所以就以啃咬指甲來緩解孤獨感,打發無聊時間,因此父母也要從自身找下原因,是否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如果自身真的沒有辦法用太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也要考慮是否可以為孩子找一個玩伴或者引導孩子到鄰居家或者朋友家玩。

3.環境因素:

①一般當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時會通過咬指甲來緩解緊張情緒,此時咬指甲與孩子精神緊張,壓力應急有關;

②如果孩子總是因為學習成績或者因為一些原因被父母或者老師批評,一旦再次遇到此類場景他們的壓力增大,就會通過啃咬指甲來緩解壓力;

③也有一些孩子因為父母吵架或者離異等不良環境因素的刺激,同樣會出現反覆啃咬指甲的現象,孩子年幼,不知道如何排解壓力,一些行為又是出於本能,所以很多時候啃咬指甲的行為恰恰是因為他能通過這樣較便捷又看似安全的方式來小心翼翼轉嫁和釋放自己的焦慮情緒

咬指甲的孩子,你們真讓人心疼!

2.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反覆啃咬指甲的狀況?

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頒佈的《兒童心理保健技術規範》中將咬指甲列為“一般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通常稱為“咬指甲癖”或稱“咬指甲症”,表現為孩子反覆啃咬指甲,當孩子焦慮的時候肯定要啃咬拇指和食指,症狀嚴重的孩子每個指甲都咬,不但啃壞指甲,甚至連手指甲周圍的皮膚都咬壞了,更有行為頑固的孩子在睡著的時候也會有啃咬指甲的行為,其中部分兒童還伴有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吮吸手指、挖鼻孔等症狀

啃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

有些家長會認為強行地制止會讓孩子改變行為,因此會給孩子的手指上塗抹一些辣椒啊、苦水啊、甚至一些不明物體,更有家長會用針扎手指,牙籤扎手指甚至是其他的打罵方式來阻止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但不會改變孩子的啃咬指甲的行為,反而常常事與願違。

當家長髮現孩子有啃咬指甲的現象:

一、多與缺乏安全感有關

因此家長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問題,最主要的是消除導致孩子緊張的壓力源

二、不要打罵孩子

如果打罵孩子會造成他們新的壓力,反而會更加強化他們咬指甲的行為

要給予不啃咬指甲時候的表揚或者獎勵,諸如這樣的正面強化方法

四、轉移孩子注意力

父母應通過培養孩子更多的新的興趣,鼓勵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豐富孩子的娛樂生活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此來減少啃咬指甲的次數

五、及時求助

如果發現孩子啃咬指甲的同時又有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情緒等應該去醫院裡面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咬指甲的孩子,你們真讓人心疼!

沒有人能夠長期的與焦慮陪伴,所以本能會讓我們去釋放焦慮

作為成人,我們會習慣性地把焦慮轉嫁出去,比如轉嫁給家人或是孩子,當成人無法轉嫁焦慮時又不能自我排解的時候,很可能會發展為抑鬱

而作為孩子則往往找不到正確的排解的方式,或許他們會大叫,大哭,甚至發發脾氣,但是有可能這些發洩的方式都會遭到成人的阻止和打壓,他們選擇了一些看似更為安靜的排解方式

當孩子異常行為的突然出現時,家長們一定要冷靜,冷靜,再冷靜,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深究引起孩子問題背後的原因,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細節,並能夠及時幫助他們找到最好的解決方式,否則,再小的火苗也有可能會毀掉一片森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