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各位讀者你們好,我是天天,很高興和大家見面,歡迎各位閱讀。偶爾回憶起孩提時代,最難忘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愛和關懷,點點滴滴的記憶會一直伴隨著我們,直到死去。這些幸福的回憶就像是存儲起來的感情,一旦有需要,就可以拿出來應急。這些存儲起來的感情比存儲的金錢更有用,它能幫助我們重整旗鼓,還能減輕我們內心的痛苦。

科學研究也證明,愛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一個能夠從爸爸媽媽那裡如願以償地獲得擁抱、親吻和欣賞的孩子,一定是一個情緒穩定、有智慧的孩子。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為什麼自己明明是非常愛孩子的,而孩子卻感受不到自己的愛呢?這樣的問題成了很多父母的困惑。爸爸媽媽們以為管孩子就是愛孩子的表現,要不,我怎麼沒去管別的孩子呢?但是孩子卻難以理解這樣的做法。他們的思維更簡單,管就是管,愛就是愛。孩子向爸爸媽媽投注了自己的感情,也希望爸爸媽媽為自己付出感情,而不是金錢,或者管教的形式。可現實的情況卻是,大多數爸爸媽媽還不知道愛也是需要正確表達的,表達的方式不對,就很容易讓孩子誤解。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有一位父親在車站等著女兒回家。公共汽車過了一輛又一輛,天快黑了,凡是認識的別的孩子都回來了,還是沒有看見女兒的身影。父親心急如焚,順著從家到學校的路一路找去,他擔心得緊緊握住了拳頭:難道是女兒在路上遇到了壞人,還是沒有錢坐車回家?終於,父親遠遠地看到了女兒,她正拖著書包慢騰騰地往家挪。父親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他走到女兒面前,向她吼道:怎麼這麼晚才回家?女兒正為看到父親而高興,突然被父親一吼,愣住了,心想:不就是晚了一點嗎,那麼兇幹嗎!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顯然,父親是深愛著女兒的。因為只有深深地愛她,才為她緊張,為她擔心。可是父親卻弄錯了表達方式,沒有讓女兒感覺到愛,反而感覺到父親的憤怒和不滿。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這個工具運用得好,能促進交流,如果運用得不好,就會阻礙雙方的交流和溝通。孩子回家的時候情緒激動,大聲地說:“真是生氣,今天老師竟然對我大叫!”這時候有一個念頭一定會立刻衝進爸爸媽媽的大腦:“你又犯了什麼錯誤?”但是,不能這麼說,首先要想辦法問清楚事情的原委。“是嗎?那他一定很生氣。”這句話會像魔術一樣產生奇蹟,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被支持,就會很容易敞開心扉,讓傳達和理解變得容易,讓忠告易於接受。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如果孩子只是表達出自己的一種感受,那麼爸爸媽媽可以回應孩子同樣的心情。當孩子非常興奮地宣佈:“我們班獲得了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爸爸媽媽一定要表現出同樣的興奮:“真的嗎?是全校第一名嗎?”孩子會從這樣的問題中感覺到爸爸媽媽很高興聽到這件事情,也很感興趣,希望自己能夠多說一些。同時,給孩子的暗示是,爸爸媽媽很關注他,也很愛他。當然,爸爸媽媽也可以直接向孩子表達深深的愛。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一位美國的教授媽媽,撫養著三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她認為告訴孩子們父母永遠愛他們、支持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在我的孩子需要幫助和支持的時候,我會全力地支持他們。我會經常告訴孩子們,我愛他們。我的小女兒知道我一直希望她做一個老師。當她大學畢業,告訴我她的願望是投身於商界,做一個高級工商管理人員時,我有些失望。但我還是跟她說,按你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吧,我支持你,也永遠愛你。”教授媽媽在孩子們需要愛的時候,直接用語言表達出了自己的愛,讓孩子們感覺到媽媽的支持和信任。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不善於語言交流的爸爸媽媽,也可以用行動表達你的愛。假期,隨時都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耍。在地板上嬉戲也行,帶孩子去逛公園也行,讓孩子幫忙做飯也行,跟孩子一起做遊戲也行。不需要特定的時間,也不需要特定的地點,只要大家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共同做一件事就行。上班的時候會比較忙,不能隨時隨地玩,可以每星期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不要讓工作和家務擠進這段時間,這是陪伴孩子的時間,只留給孩子。用這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談談人生,誇獎他的每一點進步。通過這個時間讓孩子得到爸爸媽媽全部的關注、全部的愛。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一位做老師的父親說:“我認為多陪陪孩子,就是愛孩子的表現。我總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儘量抽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有時候還跟他玩一些我認為非常幼稚的遊戲,但是孩子喜歡。我想做一個好父親要多為孩子著想,總是藉口工作很忙而不願意和孩子一起玩耍的父親是不稱職的。”

石先生管理著一家信息公司,但他從來不會拒絕和孩子一起玩耍的要求。他說,每天自己回家時都很晚了,只有在週日的時候可以陪陪孩子,所以就特別想和孩子親。有時候帶孩子去山坡上放風箏,有時候帶著孩子在草地上打滾。當孩子哭的時候,也很想說:“別哭了,老爸真的很愛你。”但卻說不出口,只有帶著孩子去玩耍去瘋。石先生認為,陪孩子一起玩就是自己對孩子愛的表達。孩子們都很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和陪伴,這會成為他們一生的美好記憶。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有的爸爸媽媽一邊工作、一邊撫養孩子,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而含蓄、內斂的性格又讓他們羞於說出自己的愛。這樣的父母常常感到內疚、自責。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只要你關注你的孩子,真心地愛他,即使只有一個有力的擁抱,只有一句安慰的話語,也能將孩子的心裡用愛裝滿。心理學研究發現,和孩子擁抱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能夠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形成。和父母身體的接觸中,父母抱著孩子,以及溫柔地摟著孩子的肩膀最能讓孩子感覺溫暖、感覺美好。毫無疑問,擁抱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孩子不想上學、磨磨蹭蹭的時候,給他一個擁抱,他會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理解,但是必須得去上學,而且要努力去做。

孩子放學回家了,給他一個擁抱,他會感覺到爸爸媽媽的等待,感覺到爸爸媽媽在等待他講述學校的事情。

孩子摔跤了,腿摔破了,給他一個擁抱,他會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擔心和愛。

孩子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給他一個擁抱,他會感覺到爸爸媽媽真心的歡喜和驕傲。

孩子的成績考砸了,或者犯錯誤了,給他一個擁抱,他會感覺到爸爸媽媽的信任和支持。

孩子哭訴自己的委屈、失敗和悔恨時,給他一個擁抱,他會感覺到爸爸媽媽的安慰,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可挽回,但是沒有發生的卻可以重新開始。通過擁抱的方式表達爸爸媽媽的愛,孩子會在潛意識裡體會到平等和尊重。著名心理學家彼得·古帕斯告訴各位父母: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6歲左右的孩子喜歡父母的擁抱。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們還會經常到父母的懷裡撒嬌,或者賴在父母的床上不肯一個人睡覺。

1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在這個年齡段,父母在擁抱孩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場合,不要讓孩子感覺尷尬。

14歲以後,孩子已經長大,是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情感逐漸外向,他們需要父母平等的、成人式的擁抱。

把你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孩子清楚的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每一位父母都會因為性格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可行的,也是很好的。因為無論哪種方式都只是一種方式而已,愛的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點贊,記得關注!溫馨提醒大家,天氣轉涼,注意保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