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有时候,电视剧除了娱乐,还有醍醐灌顶之效。

比如最近大火的《庆余年》。

在剧里,穿越到古代的范闲,教科书般地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知识就是金钱。

闲来无事,他默写《红楼梦》,书籍刚出就风靡整个京都。

一本书直接卖到8两银子(相当于现在6400元),赚得盆满钵满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参加宫宴,他在百官面前狂背唐诗宋词元曲,一夜之间成为整个庆国的“诗神”,名望大涨!

就连皇族子弟也愿意跟他称兄道弟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而当所有人质疑他才华时,他一句话堵得对方哑口无言。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他说:

我看过的每一个字,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记得丝毫不差,历历在目。

这句话很有教育意义,因为在“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的世界,它实打实地告诉我们: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不会被辜负。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为什么我对这句话如此在意?

因为我见过不读书女人的一地鸡毛,也见过读书女人的诗和远方。

我是一个四线小城的姑娘,在我们那里成年女人是不看书的。

我的姐姐,姑姑、嫂子,亲妈、婆婆……她们都不读。

小时候,忙了一天后她们会在聊家常,说八卦,看电视剧。

长大后,她们把看电视换成了刷手机,看抖音,唯独不看书。


当然,不读书没什么不对,日子可以照样过。

可是当我看到,还有一种生活方式,有茶,有书,有从容,有睿智。

那种状态,真心让人向往。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我认识的张姐,她过的生活就是这样。

张姐今年37岁,和所有女人一样,她也要上班,要顾家,要陪娃写作业。

唯一的差别是,不管是接送娃路上,还是炒菜做饭,她每天都会把手机放在一边听书

从亦舒的小说到唐德刚的历史,从《傲慢与偏见》到《穷查理宝典》,渐渐听得入了迷。

后来,张姐便养成了每天读书的好习惯。以前啃不完一本巨著, 现在她已经听完了40本书,成就感爆棚。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张姐说:

我的朋友,不仅有亲戚邻里,也有张爱玲、莫言、梵高……

我的世界,不仅有锅碗瓢盆,也有浩瀚历史,文学美籍……


因为读书,她有一地鸡毛,也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在她身上你看不到中年人的疲惫和无奈,反而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学校里,她是家长会代表,儿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养成阅读习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家族里,她虽是女人资历也浅,但胜在学识多,所以

重大决定老人都要找她商量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为什么我们要读书?理由多到数不清。

一个女人读过的书,会影响孩子,这便是最好的家风和教养。

读书的女人不俗气,有气质。

更因为人生很多难题,父母教不了,老师教不了,朋友教不了,但读书可以。

婚姻出问题了,去看“两性”专业书,比问父母朋友更有用;

人生焦虑迷茫了,去看“名人传记”,比自己瞎捉摸有用;

我们多读一本书,就多一分底气,就多一些和生活博弈的资本。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读书让我拥有毫无畏惧的底气。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是“说书女先生”这个称号。

我哪怕再忙,每天也坚持读书4万字,日夜如此。这些年来,读书、讲书、写书、创业,很多朋友调侃我,是作家,更是职场“狠”角色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但你绝对想不到,初出茅庐的我曾经经历了人生最糟糕的一段时间。

工作上业绩锐减,在不敢病不敢老的中年,面临传统媒体整体滑坡导致的失业危机,显得尤其窘迫;

心态上青春不再,面对不断下滑的身体机能,我对新的工作机会逐渐悲观。

雪上加霜的是,和朋友一起的投资做砸了,多年的积蓄也打了水漂。

那段时间,我几乎无法迈出屋门。我害怕自己失败的样子被人看到,甚至自己都不愿意多看,我更害怕自己无法东山再起

“比起年轻人,我拼不过体力、拼不过健康,难道女人30多岁还要从头再来么?“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在最沉沦的时候,是一句话点醒了我:

30岁以后,女人拼的是“无龄感”。信什么,行什么,便是什么。

于是我一头扎进书海,如饥似渴地疯狂阅读,逼着自己不断打破再重建。

同时,我把自己的所读所想集结成书,没想到一炮而红,登上了“当当年中新书榜”冠军。

这下彻底扭转了我的心态。

别人还睡得香甜,我凌晨5点半起床,坐到电脑桌前写作两小时,日日如此、雷打不动。

先后创作了《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美女都是狠角色》《先谋生再谋爱》《情商是什么》......等多部畅销书。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李筱懿与杨澜对谈情商

2015年、2016年、2017连续登上中国作家榜,被誉为“成长类第一女性作家”。多次蝉联女性成长类榜单冠军,获得“文学贡献奖”等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荣誉。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当当影响力作家颁奖与贾平凹老师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在上海书展与著名作家蔡澜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李筱懿获得青年先锋奖

我还被选中为世界未来女性大会的代表,受到英国王妃的接见。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一路昂扬成长。

不过,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是成立了香蜜读书会,帮助700多万女性,从内打破、向上成长。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杨澜夸我是借书籍解决问题的好手;

路金波称我是把读书变成决策的能人;

吴晓波说我雌雄同体,占有另一性别的优势。


这都是因为,我比别人更会挑书,更会将书中所讲化为己用。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与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

关于女性阅读书单,我首先推荐:经世致用类。

因为这类书能够帮助女性拓宽自己的思维结构,打通行为上的“任督二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可是这些年来,市面上有不少珍贵好书,都被我们生生地错过了。

它们有的是《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TOP10的常客,有的现在已经绝版,而且可能永不再印。

但却因为“太枯燥了!”“读不下去!”,而把很多女性阻挡在门外。

这实在是太可惜了。

《庆余年》读书论:深到骨子里的气质


每一本经典读物中,都藏着女人成长所需要的秘密心法——

把天聊死是因为情商低?不,这是因为你不会提问。

《提问的力量》会告诉你,“对抗型问题”会把亲人越推越远,“共情型问题”会让双方越来越亲密。

跟我读《情商是什么》,你会明白不能只说好话,能“把丑话说到位”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