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專權,東漢和唐朝深受其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宦官專權是影響整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統治的重大隱患。說起宦官專權就不得不提深受其害的兩個朝代,即東漢和唐。

宦官專權,東漢和唐朝深受其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先來說一下東漢。東漢宦官專權開始出現於漢和帝以後。漢和帝死後,他的兒子漢殤帝即位時,還不到一歲,剛剛出生106 天,之後的漢安帝,即位時12歲,漢順帝即位時10歲;漢衝帝即位時1歲;漢質帝即位時8歲;漢桓帝即位時14歲;漢靈帝即位時12歲;漢少帝即位時23歲,算是年齡最大的了,可是隻當了四個月的皇帝;最後是漢獻帝,即位時9歲。

我們可以看出從東漢和帝開始,皇帝幾乎都是年少即位, 皇帝尚且年幼,不能親政,就必然要依仗母系氏族來處理政事。時間一長,朝政大權幾乎都落到皇帝母族的手裡,隨著他們權利的增大,就形成了外戚專權的現象。

宦官專權,東漢和唐朝深受其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隨著皇帝慢慢長大,對權利的追逐日益迫切,然而自己身邊卻沒有可以依附的勢力,只能依靠宮中的宦官們,於是皇帝就開始培植宦官的勢力,等到宦官勢力發展壯大,就可以一舉扳倒強大的外戚強權者們。然而當外戚被扳倒後,親近皇帝的宦官開始當權。其中之理,宦官們既然能扳倒外戚,此時的權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雖然在東漢宦官的掌權是為了對付外戚專權,但是由於東漢皇帝對朝政不能自控,宦官專權反而又成為最大禍害,成為主要隱患,並一直持續到東漢滅亡。

其次再來說一下唐朝,宦官專權主要影響在唐朝中後期,相比於東漢的宦官專權,唐朝的宦官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唐朝宦官開始掌權開始於唐玄宗時期,宦官高力士在唐玄宗即位初期前後協助唐玄宗發動一系列政變清除了政敵,以此上位,並一步步開始權傾朝野,但是此時高力士雖然位高權重,但對唐玄宗是衷心耿耿,並沒有到干預國家大事的地步。

宦官專權,東漢和唐朝深受其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而後唐玄宗之後,唐肅宗即位,宦官李輔國因為擁立有功,被委以重權。肅宗時期,李輔國驕橫跋扈,唐肅宗幾乎被架空,同時宦官也開始在朝政中全面上位,各等級的官吏中都有宦官任職。肅宗死後李輔國又擁立代宗,更被封為宰相,權傾朝野。

然而此時,唐朝的宦官體制已經成為了唐朝政治的一部分,唐朝的統治者已經對此麻木不仁,於是宦官的專權開始一步步達到頂峰。同樣,這也有一個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皇帝十分忌憚武將的掌權,所以也變相地為宦官專權開了一道方便之門。

宦官專權,東漢和唐朝深受其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此後,唐代宗時期的程元振,德宗時期的俱文珍,憲宗穆宗敬宗時期的王守澄,還有歷經文宗武宗時期朝的宦官仇士良。這些宦官掌權時期,唐朝的皇帝就是傀儡般的存在,宦官們不僅決斷國家大事,甚至皇帝的廢立也都有他們一手操縱。宦官專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宦官專權伴隨著整個封建社會,它既是封建社會中央集權下的產物,又是影響君主專制統治的最大不安定因素。馭之則兩相受益,控之也兩敗俱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