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我們知道,職場中的權力結構是金字塔式的結構,這也就決定了我們跟領導的關係是一種“垂直式”的關係。在這種垂直式的關係中,作為下屬,如何跟領導相處,是一個萬年難題。

離領導越近,意味著我們離中心越近。一旦有不好的事情發生,被波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是如果離領導太遠,會很容易造成嚴重的隔閡。當領導看不到我們時,如果有了好的資源和機會,也大概率的不會想起我們。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疑問:“作為員工,到底該如何處理好與老闆的關係?”

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職場現象:大部分員工都覺得自己的直屬領導是能力不強,會做很多“蠢事”。想想自己有沒有過以下心理活動:

這件事情3天怎麼可能做的完?蠢

一份材料讓我改來改去,最後還是採用了最初的版本,這不是浪費時間嗎?蠢

遠程辦個工,還天天查崗打卡,能提高工作效率嗎?蠢

天天仍一堆雜活給我幹,有什麼意義?蠢

......

作為被公司提拔信任的人,為什麼我們卻常常覺得對方無能、不懂管理?領導真的如我們口中所說的那麼蠢嗎?其實不是,至少大部分領導都是有過人之處的。

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領導幹蠢事?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領導選拔機制,當我們在否定一個領導的時候,其實是在否定公司的選拔機制。但是一家公司既然能做起來,那麼它必定經受過了市場的考驗。所以,當我們在否定公司的時候,要多問一句是不是自己錯了。我們常常覺得領導蠢,可能有如下3個原因:

原因一:我們眼界過窄

作為員工,我們處在金字塔的最底層,目光所及的範圍非常窄,看待事物的高度也不夠,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缺乏成本思維。舉個例子:

某公司研發部的員工開發了一項專利產品為例,該產品將為公司帶來了兩千萬的銷售額,公司為此獎勵該員工一千元的獎金。這時候員工的心理感受到極大的不平衡。

員工之所以心理不平衡,是因為他是這樣計算產出的:我的勞動投入=2000萬元,我的勞動產出=1000元。這樣計算下來員工的心理自然無法平衡。但是公司計算方式則會考慮到員工培訓費、行政費用、薪資投入、福利支出、研發費用、前期調研費等等一系列的支出。最後林林總總加起來,可能純利潤不足200萬。

我們在考慮這個問題時,只看到來了兩千萬的銷售額,但是沒看到背後的成本。這種心理失衡,我們不會怪罪到公司,只會怪罪直接領導,覺得領導蠢不可言,不懂得為員工爭取該有的福利,不懂管理,寒了員工的心。

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原因二:猴子尾巴效應

錢鍾書在《圍城》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我們之所以覺得領導蠢,是因為領導做的事情全都是顯性的,所有的下屬或者成員都能看見;但我們往往並不清楚其他同事們在忙什麼。於是,下屬們更容易“共同”看到領導的的缺點。

而我們總是對領導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覺得他們應該什麼都懂,故而當領導暴露出缺點或者事情做的不是很完美時,就會覺得領導蠢。

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原因三:對於能力的定義太過狹隘

最為基層員工,我們對能力的界定可能會過於狹隘,常常只關心一個人技術強不強。在員工看來,不懂技術就是蠢。

但是作為領導,他要關照到方方面面。如何最大化的發揮團隊效能而又不讓團隊失控,才是領導更為重要的能力。這種軟能力,肉眼不可見,不到管理層根本體會不到這種能力的重要性。

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我們要如何與領導正確相處

處理好我們跟領導的關係,也是職場的一項技能。我們與領導的關係如何不僅僅影響了晉升之道,也影響了我們生活的幸福感。工作和生活沒有明確的界限,工作情緒、獲得的價值感等必然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狀態。那如何與領導正確相處呢?

正確做法一:糾正意識,領導也不過是“帶著鐐銬在跳舞”

從管理學的角度上出發,企業不過是老闆或董事長個人理念的延伸和實現工具,部門則不過是主管個人理念的延伸和實現工具。主管作為公司的一員,他的一言一行必然是在公司的理念和文化制度框架中行事。

我們在看領導的行為時,不能太過理想化,而是要把領導放在公司這個系統中去理解。比如遠程辦公打卡,我們覺得多此一舉,領導行為很蠢。但是很有可能公司文化就是“法治”。如果他不查崗,有人打了小報告,那麼領導就是被問責的人。

領導也是公司的員工,他也是“戴著鐐銬在跳舞”。當我們看明白這一點後,眼界會瞬間開闊起來,包容性也就更強了。

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正確做法二:利用“刺蝟法則”,做到親而有間

生物學家作了一個實驗:把十幾只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 這些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他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後,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開了。 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得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這就是刺蝟法則

我們與領導的關係,可以參考刺蝟法則,做到親而有間。不可離領導太遠,這樣有可能會讓我們遊離在核心業務層之外。如何拉近與領導的距離呢?主動跟領導聊工作。可以是工作彙報的形式、也可以跟領導制定一個定期溝通機制。要讓領導對你獲得一種掌控感,知道目前工作的進展和遇到的問題。但是也不可離領導太近,否則會刺傷。相處時,不可模糊上下級的關係。

為什麼有時會認為領導幹“蠢事”?瞭解這3個原因,才能正確相處

正確做法三:最好的關係是“互相成就”

我們與領導最完美的關係應該是“互相成就”,我們作為領導的後盾,支撐領導實現他的職場目標。與此同時,領導拽著我們往前走,不斷擴展我們的可能性。

  • 為建立良好的關係承擔100%的責任。作為下屬,我們才是才是建立良好關係的負責人。不要指望領導來改變,而是要改變我們自己來適應領導的風格。
  • 時刻跟領導保持一致。分析領導的核心任務,把我們的職場目標包裹到領導的核心任務中,在追求領導成功的同時,追求個人成功。
  • 懂得利益互動。領導和員工的關係,不是簡單的對立關係,也不是簡單的戰線統一,而是一種利益互動。利益互動,不是利益互相,而是追求利益流動。如果把領導和員工的關係定義為利益互換的話,我們會被眼前的小惠小利矇蔽,糾結於眼下的一事一物。而利益流動,則是放遠目光,追求一段時間利益最大化。比如“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就是一種利益互換,它會限制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不能挖掘自己的潛能。所以我們要有一定的政治意識,看清楚各項任務背後的利益關係。

小時候,我們害怕與長輩相處;進入社會後,我們害怕與領導相處。長輩和領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我們減去“權威”這層外皮,會發現領導也扮演著的其他角色:父母、下屬、朋友等。領導不過是個普通人,跟他們相處不用心裡發怵。然後我們在加上職場中的利益關係,搞清楚領導、下屬和公司之間的本質關係,就能抓住跟領導相處的要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