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11月,凱迪拉克CT5正式上市。12月,我去參加了媒體試駕會,終於摸到了這款車。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上市之前,凱迪拉克特意為CT5做了一條網絡短片來預熱。主題為“沒有後驅,不算豪華”。

惡搞硬核的靈魂共振、魔性洗腦的文案臺詞、節奏跳躍的畫風審美。每一個源自生活的靈魂拷問,最後都無厘頭地以“沒有後驅,不算豪華”收尾。

視頻的出圈速度異常兇猛。娛樂營銷大V是視頻出圈的主要推手。從一開始的純洗腦娛樂,逐漸延伸至公知對傳播形式的學術探討。

有人質疑,對於一個豪華品牌,此番魔性的傳播是不是太冒險?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CT5定位“新美式格調”轎車,試圖給予“這車不太一樣”的預期。但媒體老溼真正上手CT5後,還是有一些措手不及的懵逼。

聲音較大的幾點在於:

為什麼要在CT5身上採取超級大溜背的設計,而不是著重提高後排的頭部空間?

CT5還有許多的產品點可說,為什麼硬要突出後驅特性?

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mLSD機械式限滑差速器、高性能Brembo制動系統等性能硬件扎堆,是不是超出了這一級別的範疇?……

有人質疑,走上了“20萬輛”臺階的凱迪拉克是不是又準備走回“獨自快樂”的小圈圈裡頭?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這些質疑不算空穴來風。

難,是2019年車市的主題。豪華車市場雖然獨自上漲,但也要看到內部市場分層的擴大,難道不是循著ABB的成功規律才會相對保險嗎?

但是,凱迪拉克偏不。

借用我司楊美麗的說法,CT5之於凱迪拉克,很重要。藉由這款產品,凱迪拉克要走到一塊新的領地。

在市場品牌的劃分上,它想做的是ABB,C,而非ABBC——一種典型的美式驕傲。

大家都挺擔心, 凱迪拉克這種鮮明氣質是否會被這個時代溫柔以待?

或許並不需要擔心。

縱觀凱迪拉克的百年事蹟,你會發現,它恰好證明了:假如你野心蓬勃一些,你是可以選擇一個時代的。

1927年,凱迪拉克推出了一款名為LaSalle的敞篷轎車。名字很短,意義很大。一個叫哈利·厄爾的男子,以設計師的身份,由頭到尾,完成了這輛車的設計。

這個舉動打破了汽車製造界的默認條規:汽車設計,是要由工程師決定的。

嚴謹來說,現代汽車審美的初步奠基,是從這裡開始的。在那之後,“圓潤的線條和錐形的尾部”成為了形容汽車造型的普遍話術。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往前回溯,你會發現這其中所蘊含的時代精神。

1927年之後的美國,無線電開始脫離軍用轉向於民用。信息傳遞,不再有時間差。

1927年,一個叫查爾斯·林德伯格的騷年,帶著5塊火腿雞肉三明治獨自跳上了一架單翼飛機。從羅斯福機場出發,打算飛越大西洋。

同年,華納推出了第1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終結了默片時代,電影終於有了沉浸式體驗一說

……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憑藉工業技術的崛起,美國人終於迎來了屬於他們的物質解放。一個更大膽的現代中產時代就此誕生。

人們見識到了《那年夏天:美國1927》裡所說的,那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喧囂的冒險、盲目的樂觀和狂熱的譫妄。

到了20世紀中葉,凱迪拉克又選擇了一個時代。

1948年,第三代Fleetwood 60 Special誕生了。時代精神的標誌點,在於那個火箭尾鰭。動感、科幻、自由奔放,取材於二戰中著名的P38“閃電”式戰鬥機。

結果如你所見,它掀起了一個誇張且天馬行空的設計浪潮。即便在今天,一個設計師要追憶這個行業的榮光,依然要回到Fleetwood 60 Special身上。

那些瘋長的想象力,是至今都難以磨滅的印記,是對二戰後西方人民飽受壓抑的浪漫情緒的爆發式補償。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垮掉一代,註解了那個時代的奔放。凱魯亞克寫出了《在路上》,金斯堡叼著煙吶喊:“我看見這一代最傑出的頭腦毀於瘋狂。”

貓王憂傷地哼出了他的成名作《Hearbreak Hotel》(傷心旅館):

Now since my baby left me,I''ve found a new place to dwell:Down at the end of Lonely Street at Heartbreak Hotel.

(自從我的愛人離開了我,我便找了一個新居所:坐落於孤獨街盡頭的傷心旅館。)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踏中潮流的節點,承載時代的精神,是凱迪拉克百年堅挺的原因。不好意思,不是每一家百年車企,都叫凱迪拉克。

所以,與其問這個時代會不會給凱迪拉克以包容,不如問在凱迪拉克之後,我們會迎來一個怎樣的時代。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在登上“20萬輛”山峰之後,凱迪拉克是有能力有機會融入頭部豪華品牌的遊戲規則中去的。但這很不凱迪拉克。

按照我司衣櫃對某豪華品牌標誌性後驅車型的評述:

現在,一款幾十年的運動標杆車型都開始強調舒適,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妥協,正讓它失去靈魂特質。

但是,凱迪拉克沒有。它不妥協,不平庸,不從眾。

用硬核的產品力在豪華車市場砍出一條主流與非主流的絕緣帶,這才是新時代的精神不是麼。

聽起來,有些模糊,有些大,充滿公關稿氣息。但落到CT5身上,這份新時代精神就很具體了。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第1個關鍵詞:個性。

過去,你能夠在50米外認出一輛凱迪拉克。在CT5身上,這個辨識距離達到了100米+。ESCALA概念車的設計很大程度地轉移到了CT5身上,剛硬、運動。

那個超級大溜背或許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但內部頂棚其實儘可能地做了偷空設計。後排座椅的開仰幅度也足夠優秀。

當然,對於真正沉淪於CT5轎跑外形的人來說,以上不值一提。

細節之處或許更能說明凱迪拉克對於駕駛者的溺愛。

為了讓駕駛更富有質感,工程師加入了一套ESE引擎聲浪優化系統。當發動機轉速超過3000rpm後,系統會根據發動機工況和油門意圖,主動對座艙內的聲浪進行調節。

根據實測,你是常常能聽出大V6的歡快咆哮的。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至於性能硬件,太硬核,太狂暴,有媒體老溼甚至流露出惋惜的表情:“是不是太‘浪費’了?”

搭載的全新2.0T可變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 大功率177千瓦,峰值扭矩350牛·米。搭配的全新10速手自一體變速箱,7.3秒就能完成百公里加速。

細膩之處在於,發動機搭載三段式滑動凸輪軸,採用智能多級控制,能夠根據實際駕駛情況選取最 佳氣門升程,在四缸運作以及兩缸運作之間無縫切換,實現6.9升的百公里油耗。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底盤上的硬件更加“作弊”。

搭載的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能夠實現的每秒路面掃描高達1000次,通過懸掛電磁液的改變調節懸掛的軟硬。

mLSD機械式限滑差速器又是同級唯 一的“貨色”,當一側車輪失去抓地力時,限滑差速器可以防止車輪空轉,將驅動力傳遞到有抓地力一側的車輪上。

定製高性能Brembo制動系統,是需要敲黑板的。對向4活塞剎車卡鉗,制動盤採用碳氮共滲技術,比鑄鐵卡鉗響應時間提升50%,制動距離只需要36.7米。

毋庸置疑,凱迪拉克在CT5身上已經奠定了足夠深厚的個性或者說可玩度。這很凱迪拉克。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第二個關鍵詞:科技。

CT5的個性,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訴諸科技的。凱迪拉克雲電子架構是當中的核心。它的加持,有很多顯著的優勢。

一方面,是快。

在車載以太網數據鏈替代傳統CAN總線以後,大幅提升車輛通信能力與電子帶寬,每小時可處理高達4.5TB的數據量。

從發動機信號的反饋,到安全系統探測攝像頭的圖像傳輸,再到車機系統的數據更新,各項工作能夠最 高以效率並行不悖。

大概,就是從老人機跳躍到蘋果機的體驗差別。

另一方面,是新。

藉助於雲電子架構,整車系統數據的迭代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過去,整車系統數據的更新是以月或者年為週期的。如今,可以做到以天為週期的迭代頻次。

在雲電子架構以及強大的性能硬件加持下,催生了更硬核的玩法。從驅動系統到底盤系統,再到電氣化控制系統,共30個控制模塊,都能夠通過實時升級進行迭代。

CT5的駕駛模式選擇中,有一項“My Mode”(我的駕駛模式),駕駛者能夠對引擎聲浪、剎車、方向盤阻尼、MRC電磁懸掛等駕駛設定進行調校。

目前看,選項不多,但彩蛋埋在了後續的升級中。

一個大膽的設想是,只要凱迪拉克工程師勤奮地996,你是能夠在你的CT5上面,調校出有你獨特印記的駕駛風格的。

凱迪拉克CT5:我帶你康康新世界的樣子

基於上述這些,再回頭審視最開始的爭議,你會欣慰地發現,這些爭議反倒是希望所在。

一個時代的故事,有一個時代的講述方式。CT5身上的鮮明氣質,已經讓人意識到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這挺凱迪拉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