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導讀:因為溝通的問題,我經常遇到了很多麻煩事,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心力交瘁,整夜失眠,每天處於自責中,為什麼自己總會把小事搞砸?為什麼總把自己當救世主?為什麼總是該說的不該說的一股腦就都說出來了?這些問題日日夜夜困擾著我。

選這本書讀,完全是無助中的死馬當作活馬醫,讀完我想說,不管你是誰,學會溝通,或許是職場捷徑,尤其是將入職場和初入職場的新人們。

內容簡介——

作者南勇,東京早稻田大學商學碩士,資深職業經理人、管理類暢銷書作家,著有《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等暢銷書,作品累計銷售50餘萬冊。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7大方面、6類技巧、30餘種方法幫助人們快速擊破溝通障礙、提高溝通效率,從而成為職場與生活的大贏家。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共情溝通》封面圖

書中觀點:共情才能共贏——

人為什麼要溝通?

大致是因為希望自己的問題如我所願的解決,但為什麼大多數溝通都事與願違,原因也在於如我所願,因此都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各執一詞,各抒己見。

書中提到“善意是溝通最好的粘合劑”,這一點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因為過於情緒化,我們經常會親手摧毀過本來良好的溝通關係,從心平氣和轉向劍拔弩張,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2009年,我第一次從公司辭職就是因為這樣——

那時,跟我的頂頭上司因為我部門運作有外人插手的事大吵起來,我憤怒之下,選擇了辭職,上司憤怒之下,批准了,而事後的半年,他雖然也找人勸我回去,但我終究還是邁不過心中那道“溝通”的坎。現在看來,當時的溝通行為是多麼的幼稚。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善意是溝通最好的粘合劑

書中提示:“共情需要高度注意的就是不要預設敵意。”現在想想,我之所以摧毀溝通,也是因為我從一開始就認為對方是不懷好意,或者是故意刁難自己,而且大部分溝通中,無論雙方站在什麼高度上,彼此也會有一樣的想法,如若都敵對起來,還怎樣去溝通?

書中還提到“情緒化的螺旋上升”,也就是說你的情緒化會激起對方的情緒化,以至於雙方即便不大打出手,也會不歡而散。2019年,我跟上司的溝通失控也是因為當時彼此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而沒有考慮到心平氣和的達成共贏。

我當時心裡想的是,“我是幫你幹活的人,我走了,還有誰來幫你?”而上司想的是,“我是你領導,你走了,我還可招千千萬萬個你來幫我幹活。”而後來的真實情況是,我沒能通過當初的平臺把自己發展起來,上司也在我辭職之後一年,因工作開展不好,最後被迫辭職了。

試想,如果當初,我們把溝通放在就事件本身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都控制住彼此的情緒,後續的結果也許就會皆大歡喜。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情緒化的螺旋上升

書中技巧:必須學會的封閉式話術——

全書,我認為對我最大幫助的觀點應該是書中提到的封閉式話術。

書中說,我們日常會用兩種說話方式去交流——開放式話術和封閉式話術。

一開始我並不明確這二者的意義,我甚至認為開放式會不會更容易被接納,然後看完書中舉的例子和介紹的技巧之後,我一下明晰了,這麼多年我的溝通存在的誤區就是我一直在用開放式話術,我一直在有意或者無意的逃避對方想要得知的關鍵點。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共情溝通》目錄頁

開放式話術就好比我們平時聊天,可以海闊天空,但“說了等於沒說,毫無意義。”封閉式話術就是針對具體問題進行細節解答,因為瑣碎的細節才掙是投資商們最為看重的,它也決定著溝通的成敗。書中給出了這樣的說法,“越封閉,你的項目越立體清晰,越令人信服。”

這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關於孫楊母親在“孫楊問題聽證會”上的視頻,孫楊母親恰恰就是因為沒有使用封閉式話術,以至於聽證官始終得不到“是”或者“不是”的客觀答案。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聽證會現場

我為什麼說這個話術對我有最大幫助呢?

看完這一章的第二天,我很意外的碰見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長,隨即聊起我創業想法的相關問題,因為是意外碰見,我並沒有提前做任何功課,以至於大家一開始都是泛泛而談的開放式聊天,但對方應該是很有經驗的投資人,半小時的開放式聊天后,他很迅速的找到了封閉溝通的入口,一連串的問了我好幾個問題,比如,“目前項目進展到什麼程度?”“你落地的客源如何獲得?”“你需要的是什麼?”“我能幫助你什麼?”等等。

這幾個問題正好就是封閉式話術提到的,更巧的是,書中連答案都一同告訴我了,書中說:“路演,盡最大努力把第一位或者第一批客戶從哪裡來說清楚,把第一個100元和第一個1000元怎麼掙說明白。”於是我就按著書中的知識結合我自己的項目如實回答。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封閉式話術決定項目成敗

結果讓我很意外,聽到我對我項目的介紹後,這位董事長彷彿打開了話匣子,全盤告訴了我他公司的項目和所有的計劃,然而很遺憾的是,我因為沒有讀完這本書,所以我當時並不知道為什麼他一下子那麼興奮,而且在結束時還意猶未盡,邀請我進行第二次約見。

直到第二週,我讀完了書的後半部分我才明確,對方是在不停的給我傳遞消息,以期我能從中提取有效信息,達成雙方合作,然而,我當時並沒有get到這一點。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封閉式話術提取溝通中的有效信息

書中精髓:“通”才是最終的目的——

全書從溝通的本質、步驟、深度、聲調、精度、維度、技巧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甚至從坐姿、坐序、環境、視線等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解析,還專門劃分章節對職場新人溝通給出了忠告,其目的都是在告訴我們“溝”只是手段,“通”才是目的。

讀這本書時,我一直存在一個困惑,那就是——我做到了共情,而對方沒有,那麼這種溝通是不是無謂的?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拒絕溝通

作者在書接近結尾的時候終於解開了我的謎團——營造氛圍。並且告訴了我們幾個關鍵的技巧,其中最後一個“走為上”算是解除了我的疑慮。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放棄溝通,可能是最佳的溝通方式。”這也讓我對之前的困擾我的問題和一切“錯誤”找到了釋懷的解決方法。

我們不要把當初因為溝通而造成的失敗、“惡果”深埋心底,無法釋懷,這些看上去埋下的“溝通”隱患會在放棄溝通後的某一天重建溝通,給我們再次營造共情的機會,達到共贏的局面。而我們能做的只需要遵從本心出發,等待下一次重建溝通時,營造共情,達成共贏。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共情才能共贏

結束——

最後我想說,這本書,有一個讓我受用終身的思維就是——無論跟誰溝通,都要先給對方面子,適當放下自己的尊嚴。“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獲得自尊,切不可為暫時的自尊據理力爭,而忽略了“溝通目的”——解決問題。

嘴,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器官,說話,是我們人類特有的技能,但我們一生可能都會在“溝通”中失誤,在“交流”中翻車,先共情再共贏,願你我都能在“溝通”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全篇的開場要建議職場新人學學“共情溝通”,我常想,十多年前,如果有這樣一本書去指導我,或許我的職場能少走三分之二的彎路。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共情溝通·少走彎路


我是正陽先生,80後中年少女,知識成長,邀你一起在路上!

《共情溝通》:職場新人“生死”攸關的課題——先共情再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