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吃完降糖藥以後血糖反而升高是怎麼回事?

合理用藥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降糖藥的降糖效果,除去藥物本身的作用之外,還與服藥劑量和服藥時間有一定關係,部分人發病之後,因為沒有及時用藥,血糖波動的過程中,還可能會引發併發症。因此,合理用藥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十分關鍵。

科普丨吃完降糖藥以後血糖反而升高是怎麼回事?

糖友在服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雙胍類

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線藥物,糖友們都不陌生。特別適用於對單純依靠控制飲食、增強運動降糖效果不明顯的糖友。主要通過抑制葡萄糖的異常生成的情況,延遲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由於可以刺激胰島素的作用,低血糖風險極小,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可以輔助胰島素使用,也可以與磺脲類等降糖藥聯合服用,降糖更明顯。

注意事項:

腸胃反應如食慾不振、噁心等情況,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不適用,小心乳酸中毒的情況。本身具有腸胃病、肝臟、腎臟疾病的患者,服用時小心,不可盲目加量。

2. 磺脲類促泌劑

這類藥物也是應用比較廣的口服降糖藥之一,比如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喹酮等,這類藥物主要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彌補胰島素異常缺陷,來維持血糖水平。對肥胖型及非胰島素抵抗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

注意事項:

常用的這類藥物有六類,除了上面3種,還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波脲三類,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及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該慎用,還有一些會出現過敏、血細胞減少的人該引起注意,同時注意防治低血糖。

科普丨吃完降糖藥以後血糖反而升高是怎麼回事?

3. α-糖苷酶抑制劑

常用藥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糖-100。是備用的一線降糖藥,由此可見降糖作用同樣高效。與二甲雙胍不同,這類藥物主要針對阻斷我們飲食中攝入的蔗糖、麥芽糖、澱粉在腸道中分解為葡萄糖,來降低餐後的血糖水平。

沒有改變體重、低血糖的副作用,能夠保護心血管的健康,適合老年患者服用。此外,這類藥物作用於腸道,對於肝腎影響較少,不易出現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

少數患者會出現脹氣、排氣增多的反應,因此對本身有腸胃疾病,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禁用,肝腎功能不全者的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應用。

4. 格列奈類

這類藥物是區別於磺脲類促泌劑的一種藥物,主要對餐後血糖的控制有效,同時能有效改善患者對胰島素敏感。這個藥物還有一點優勢是不會引起嚴重低血糖、對肝腎不造成傷害,有中度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服用,只要注意監測病情就可以。

注意事項:

這類藥物時效較短,如果服用不當易引起血糖波動,且價格相對雙胍類等老牌藥價格稍高。

5. 胰島素增敏劑

常用的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兩類,顯然這類藥物注意是針對胰島素敏感性差的患者服用,可與雙胍類、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合用,可進一步改善血糖控制。

注意事項:

起效較慢,可導致水鈉瀦留,引起水腫、體重稍增,增加心衰風險,心功能3級以上禁用。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這五大類藥物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降糖藥,不同的藥物針對的人群、治療機制也不同,糖友們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這樣才能起到高效的降糖效果。

科普丨吃完降糖藥以後血糖反而升高是怎麼回事?

除以上藥物外,還有兩類新型降糖藥,糖友們在服用時也應注意。

1.DPP-4抑制劑

在我國上市的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三類。是一種基於腸促胰素機制的新型降糖藥物,可同時改善胰島α和β細胞功能障礙的藥物。少數患者服用後有頭痛、咳嗽、便秘、頭暈等不良反應,目前暫未進醫保價格較貴。

2.SGLT-2抑制劑

目前只有達格列淨在我國上市,主要是通過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降低血糖。對改善體重和血壓有益處。可能與鼻咽炎、真菌感染以及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有關,長期用藥的安全性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用藥量不同,所以不能盲目跟風聽從他人的方法,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適合自己的藥物方式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