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小花豆腐鋪的故事


情景一:


今天小明剛起床,發現街上人頭攢動,細一打聽,原來是街頭豆腐西施小花家的豆腐鋪要發行股票了。作為小花的忠實粉絲(舔狗),小明義無反顧買了她家的股票。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小花豆腐鋪此次共發行兩百張股票,每張股票面值10元。那麼,小花豆腐鋪的市值是200*10=2000元。


2018年,小花豆腐鋪賺得淨利潤200元。假設豆腐鋪將淨利潤的50%(股利支付率)分給股東,那麼每份股票小明可以獲得收益是200/200*50%=0.5元。


當年的靜態市盈率(PE)=市值/淨利潤=每股股價/每股收益=10/1=10


也就是說,小明持有小花豆腐鋪的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數*股利支付率=0.1*50%=5%。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情景二


2019年,小花豆腐鋪升級了做豆腐的技術,採用了智能機械工藝,將原本四四方方的豆腐做成了雕花豆腐和各種模型豆腐。


由於藝術性和美觀性的提升,小花豆腐大賣,聲名遠揚,分店開到了小鎮以外。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這一年來,小花豆腐價格漲了一番,銷量更是翻了幾番,淨利潤翻了4倍達到了800元,因此,小花豆腐鋪的股票市盈率=P/E=10/4=2.5。


小明持有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數*股利支付率=0.4*50%=20%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股價”和“PE”之爭


此時,如果小明出售股價,資本利得是0元,而如果選擇持有股票,可以獲得20%的年化收益率,出現了套利,所以小花豆腐鋪的股票價格被低估了。


看到這裡有的讀者朋友可能會說豆腐鋪技術改進後,股票的PE被低估了,像這種運用高科技,並且具有奢侈品屬性的豆腐應該給它50倍PE,股票價格就變成了200元。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還有些讀者可能會說,這個情景忽視了人們的預期。


現實中的投資者可不是故事裡的NPC,當投資者們得到豆腐鋪技術升級的信息,肯定會提升業績增長的預期,那麼大家會出高價踴躍購入小花豆腐鋪的股票,推動股票價格上升,股票價格會漲到160元,從而可以得到PE為40倍。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股價”和“市盈率”之爭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先有股價還是先有PE,市場不乏有投資者議論某某股票的PE應該是多少,然後再通過確定好的PE*每股收益得到合理的股價。


在這裡PE成為了一個預測性的指標,一個先驗指標,投資者可以通過判斷股票PE是否被高估,從而得出股價是否被高估。


但是根據市盈率(PE)的定義式,毋庸置疑,是股價決定PE。


這個結論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呢?


市盈率是一個結果導向的的指標,我們確實可以利用PE來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但是卻不能迷信市盈率,畢竟市盈率只是能反映股價,而不能決定股價。


而想要判斷上市公司股價是否被高估,需要迴歸到公司價值本身,通過研究把握公司的內在價值,從而判斷這個公司是不是一個高盈利、高成長、好價格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