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京華煙雲》,淺析林語堂先生在姚思安身上體現的道家文化


看《京華煙雲》,淺析林語堂先生在姚思安身上體現的道家文化


《京華煙雲》向西方展示了當時的中國許許多多的思想文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道家文化,而將道家文化體現得最為完整的人物,就是姚思安。

姚思安並不是一開始就信奉道家思想的,相反,一開始的他對道家思想不屑一顧。

姚思安年輕時候是個不折不扣的浪子,生活極盡奢靡。他愛好冒險,喜歡刺激,無法無天,不僅貪財,而且好色。

他的第一個兒子姚體仁就是個特別的“私生子”。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和妻子在未婚的情況下有的孩子。因為有了孩子,在妻子孃家的堅持下,他才娶了妻。

父親死後,他接管了家裡的財產,依舊我行我素,結交權貴,浪蕩江湖。

直到有一天,在生意場上遇到騙子,虧了一大筆錢,這次受騙,對他的打擊前所未有。於是,他開始閉門思過,接著大徹大悟,將一切都看開,繼而放下了一切。

從此之後,戒賭,戒酒,不再流連聲色場所,甚至對家裡的生意也冷淡下來,把一切都交給了妻子的大哥掌管。

姚思安的這種思想上的鉅變,體現的就是道家文化中的無為思想。就是以自然為本,順應自然,順應天道,不恣意妄為。道家中的“道”講述的是人類要懂得和自然和諧共處,人與天地萬物甚至宇宙都是統一的,要講究天人合一,這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看《京華煙雲》,淺析林語堂先生在姚思安身上體現的道家文化


姚思安年輕時仗著龐大的家世,過人的膽量,超人的智慧,強魄的身體,目空一切,認為自己可以凌駕萬物,所以肆無忌憚,無法無天。受騙的事情使他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明白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有它的規律法則,人類是無法干涉的,他姚思安再有能耐,也要順應天道,不可逆天而行,否則終將自食其果。

姚思安悟道之後,開始修身養性,每日閉門練功,身體日益好轉,生活迴歸了平靜。

姚思安學習道家文化,領悟道家思想。他除了用道家文化提高自身修養,再對兒女的事情也是給予了極大的包容和尊重。

長子體仁不學無術,一事無成,卻喜歡上丫鬟銀屏,在外面金屋藏嬌,生下孩子。

這一切不合禮制的行為,引起姚夫人的強烈不滿。銀屏對兒子的掌控力更是嚴重挑戰了姚夫人作為母親的權威性。姚夫人為了打壓銀屏,不惜用暴力搶奪銀屏的孩子,導致銀屏絕望自殺。

姚夫人是個有著典型的封建家思想母親,有著強烈的階級意識,特別看重人的身份地位。對她而言,姚家是名門望族,長子體仁就必須娶門當戶對的女子,銀屏作為一個丫鬟,應該有自知之明,不可逾禮僭越。銀屏的死,姚母沒有任何的愧疚,認為這是她咎由自取。

直到後來姚體仁意外身亡,她痛失愛子,晚年得了重病後才開始悔悟,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可惜悔之晚矣。

姚思安則沒有姚夫人的階級意識,他看人注重的是品性和修養,情感和德行。銀屏死後,他責怪姚夫人不該為了權威絕情絕義,就算為了孫子也應該接納銀屏回姚家。為了成全銀屏的心願,他讓銀屏的牌位進了姚家祠堂,體仁死後,將他們合葬。

最小的孩子阿非和體弱多病的表妹紅玉相戀。姚思安雖然知道紅玉活不久,不能成為阿非的賢內助,但是也不阻攔,而是靜靜地在一旁看著他們相知相戀,並且順應兩人的心思給他們定了親。最後,紅玉為了成全阿非的人生選擇結束生命,阿非在遭受巨大的打擊後和身體健康的寶芬結婚,生命得到重生。

若是姚思安當初為了阿非的未來極力反對,依照阿非對紅玉的感情之深,只怕又是一場悲劇。姚思安遵循道家文化,尊重人的感情,讓他們順其自然地發展,不強行干涉,終於讓兒子阿非成功堪破情關。

妻子死後,兒女各自成家,姚思安認為自己在俗世間的責任已盡,開始長達十年的遊歷生活。


看《京華煙雲》,淺析林語堂先生在姚思安身上體現的道家文化


他訪名山,尋古蹟,探幽徑,走四野,尋找著內心真正的安寧。當他再次回到了俗世,此時已經是白髮蒼蒼,但是精神矍鑠,仙風道骨。

木蘭和蓀亞的婚姻發生危機,他先問清楚木蘭的想法,得知木蘭想維持婚姻,蓀亞又無意離婚。他充當偵探的身份,摸清楚了蓀亞婚外情的對象曹麗華的真實身份,暗示她這是一段無望的感情,讓她學會尋找真相。曹麗華弄清楚木蘭和蓀亞的感情後,懸崖勒馬,斬斷情絲,反而和木蘭成了好友,最後在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婚姻。

姚思安做事從不強人所難,也不言辭激烈,他尊重人性,鼓勵人要學會坦誠面對自己的內心,看清自己的內心而活。因為他看到的都是真相,所以總能窺探天道,預測未來。

《京華煙雲》講述的是新舊交替時期的中國社會,當時的中國十分黑暗,內憂外患,許多青年的人生特別迷茫,找不到生存的方向。姚思安用實際的行動給這些年輕人做了引導。

牛素雲因為幫日本人販毒被阿非抓住。姚思安告訴她這是天意,是上天給她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勸她遵循內心做出正確的抉擇。最終素雲用鮮血洗清了人生的汙點,維護了作為中國人的尊嚴。

面對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姚思安痛心疾首,認為這些是有違天道的,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行為必將嚴重傷害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感情,而日本將會為這次的侵略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時間長達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京華煙雲》成書1939年,正是日本全面侵華後的兩年。當時日本侵略者氣焰囂張,野心勃勃,妄想要將整個中國吞沒。中日兩國實力懸殊,中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整個世界都認為中國有可能會完了。

林語堂先生信奉道家文化,探得天道,借姚思安之口預言了中日戰爭的結局。

果然,六年後,預言成真,中國抗日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日本成為戰敗國,從此失去了國家主權,成了美國的附屬國,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逆天而行,終將遭到天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