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林語堂曾說:若為女兒身, 必做木蘭也!

這其中的木蘭指的就是《京華煙雲》裡的女主角姚木蘭。可見,姚木蘭代表著林語堂先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在小說中,林語堂通過把東方女性柔美和西方女性張揚的價值觀有機糅合起來,塑造了這麼一個體現林式女性觀和婚戀觀的理想女性 。

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但是,我們從姚木蘭身上還是能夠發現存在的一些侷限性。都說文學作品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現,林語堂自己也說,在文學作品中,作家“個人的感情 、愛憎、意見、偏見都會從筆尖溜出”。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小說中姚木蘭表現出來的一些侷限性其根源就是來自林語堂,也就是他本人思想侷限性的體現。

相夫教子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姚木蘭,我想 “有新知識而行舊德 ”應該比較合適。

姚木蘭的母親對兒子比較溺愛,但對女兒卻要求十分嚴格, 所以,姚木蘭具有了當時女人所應有的所有美德。比如:節儉 、勤勞、端莊、知禮 、謙讓、服從 、善理家事———等等。在孃家,姚木蘭是父母的驕傲;到了婆家,上討公婆歡心,下贏僕婦尊重,善於處理妯娌 、姑嫂 、夫妻感情,長袖善舞,是一個人見人愛的賢德女子 。

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雖然在小說中,林語堂也安排了姚木蘭到天津新式學校學習的過程,但時間並不長,很快地從學校回到了家庭 。對於姚木蘭來說, “天津求學 ”只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個小點綴,連插曲都算不上。作者安排這段經歷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她走出家庭,而是讓姚木蘭成為一個“有新知識行舊德性”的女子。相夫教子,一家人的平安快樂是她們的最高理想 。

這段故事的原型可能與林語堂的妻子廖翠鳳有關,據林太乙(林語堂之子)說:“母親少女時受的是嚴格的舊式教育,她說女子要知道三從四德, 要學會節儉,要刻苦耐勞。”

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對纏足的支持

林語堂通過《京華煙雲》裡姚木蘭的描寫,表現出對女人纏足的支持態度。按書中所寫,姚木蘭長到需要纏足的年齡時,她的母親也想為她裹腳,父親受了天足論的影響,不讓她裹腳。

而 “木蘭聽從了父親的話,但在心裡仍然悔恨。木蘭喜歡女人的腳小一些,也求曼娘為她裹過腳,因為太疼,最終放棄了 。”

在整部小說中,都可以看出姚木蘭對女人小腳的極度羨慕。如她初見桂姐,就是從桂姐的那雙小腳寫起的:

“剛走上船的這位少婦的腳,可以說幾乎達到十全十美的地步 ———纖小、周正 、整齊、渾圓、柔軟, 向腳尖處, 漸漸尖細下來, 不像普通一般女人的腳那樣扁平 。木蘭由靠近船後的門乍看見那一雙腳時, 她的心驚喜地跳了起來, 因為她一向喜愛那種小腳兒 。”

如此細緻入微的描寫加上姚木蘭驚喜的心跳,林先生的觀念自是不言而喻。

纏足這一封建社會的惡習,是男權制度下男尊女卑的最突出表現之一。它違背了自然,損害了健康,民間就有 “小腳一雙, 眼淚一缸”的說法。也可以說是千百年來女性遭受苦難的集中反映,是男性審美觀的畸變造成的 。但林語堂說:“婦女的纏足是痛苦的,但一旦纏成美麗的一小腳,她的光榮,終身享受不盡。”

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包辦婚姻觀

從姚木蘭及其妹妹莫愁的婚姻,我們可以看出,林語堂反對自由戀愛,主張父母包辦,特別是女孩子的婚姻,更應該服從父母的安排。

姚木蘭從小在曾家走動,曾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歡她,曾太太更是一直把她當成兒媳婦,但姚木蘭對曾家的兩個男孩子並無愛情。直到她 17歲遇到了孔立夫,愛情的種子才在她的心底萌芽、生長,她感覺到從未有過的甜蜜和幸福。但就在這時,曾家來求親了,她的父親答應了這門親事,姚木蘭沒有反抗,平靜地接受了這樁 “父母之命 ”的婚姻,並很快進入到了賢妻良母的角色 。在作品中林語堂又把西方人的文化觀加在了她的身上,讓她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永遠把孔立夫當成自己的夢中情人,為了他,她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 。

在這裡,林語堂或許是糾結的,但他最終還是選擇對傳統觀念的支持。

小說中,林語堂借曾老爺的口,進一步強調女孩子的婚姻要由父親做主的論調:

“麗蓮, 你相信自由結婚, 要自己選擇配偶 。我可提醒你, 不要做錯了事 。你看現在多少新派的姑娘, 和虛有其表肚子內大草包的男人戀愛, 或者弄得一輩子不嫁人 。你可要小心。聽母親的話, 讓大人替你挑選,將來就不會後悔。”與此同時, 林語堂還用錢素丹婚姻的不幸, 從反面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一段,我相信有很多人會認為曾老爺的話也並非一無是處。婚姻自由到最後表現在高離婚率上,那麼這其中的自由真的是人們希望的嗎?值得商搓。

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支持納妾

在蓀亞的眼中,姚木蘭是一個現代派的小姐。但這個現代派的小姐,卻有些並不現代的思想, 支持丈夫納妾就是其一。 “讓丈夫有一個妾, 她心裡越想越美 。”她認為:“為人妻者沒有妾, 就如同花瓶裡的花雖好, 卻沒有綠葉扶持一樣。”她先是打算讓暗香給蓀亞當妾, 暗香成了她的妯娌後, 她還有些遺憾;後來又打算讓曹麗華給蓀亞當妾。

在林語堂看來,主動為丈夫選妾,是理想女性的開放意識。林語堂最喜歡的女子是 《浮生六記》裡面的芸娘,特別欣賞芸娘女扮男裝主動為丈夫物色姨太太的舉動,他把這視為女子的美德。所以姚木蘭也被他塑造成了納妾的支持者 。他說:“中國人把婚姻看作一個家庭的事務, 倘婚姻不順利, 他們准許娶妾, 這至少可以使家庭保全為一社會單位。”

納妾制度在家庭和諧方面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是一種醜惡的社會制度,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開始追求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摒棄了這種落後的婚戀觀。

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文學是作者對社會生活的提煉,不但反映著客觀的社會生活,而且還表現著作者主觀的精神世界,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結晶。作者主觀的精神世界必然會給他所創作的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記。所以,我們從姚木蘭身上就能輕易看到林語堂先生思想觀念中的一些落後因素。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有資格以這些觀點對他進行批判。別忘了,我們站在他的肩膀向前走了那麼多年才有的這些認知,對與不對,還不一定呢。或許再經歷幾十百來年,我們也是被批判的對象。

讀《京華煙雲》,從完美女人姚木蘭論林語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