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童午睡後被送醫院搶救,只因奶奶無心的行為,很多家長也有

文|中醫李知行

“午睡十分鐘,清醒一下午。”眾多養生學家和醫學家都在表示,午睡對於人們的身體幫助比較大。多數家長平時也會讓自家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基本上每天都會叫自家孩子睡30分鐘到一個小時,但是在讓孩子午睡的時候,也應要注意孩子的表現。

5歲男童午睡後被送醫院搶救,只因奶奶無心的行為,很多家長也有

5歲男童午睡後被送醫院搶救,奶奶犯的這個錯誤,很多家長也常犯

李嬸今年剛退休,便開始了帶孫子的生活。這一天李嬸在菜市買菜看到了新鮮的大排骨,想著給孫子最愛吃的紅燒排骨。

孩子吃得非常的高興,李嬸心裡也是樂開了花,吃完了飯之後,李嬸便招呼著讓孩子趕緊睡覺了。

但今天孫子卻一反常態,和前幾天自己吃完飯就會乖乖午睡不同,一直都在和李嬸求情:“奶奶,我今天感覺不舒服,睡不著,我想看會兒電視!”

聽到孩子這樣說,李嬸覺得自家孫子是因為想要看電視,特意找了這樣一個藉口,於是便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床邊上,逼著孩子入睡。

結果孩子這一睡,許久都沒醒,等到要吃晚飯時,李嬸走到床前一看孩子臉色發青,身上也是冰涼冰涼,李嬸嚇得趕緊把孩子送去了醫院急救,心慌地給兒子兒媳打了電話,孩子進了ICU,幸虧後面被搶救過來了。

5歲男童午睡後被送醫院搶救,只因奶奶無心的行為,很多家長也有

醫生說:“孩子吃飯吃得太飽,睡著了以後食物迴流,堵塞了食道,最終導致了窒息!如果再晚過來送醫院,可能就搶救不回來了!”李嬸聽到這話愧疚得差點暈過去,沒成想這個午睡差點成了孫子和自己的最後一次見面。

這也告誡了父母,午睡雖對孩子身體也有幫助,但是午睡也是有講究的,沒能好好注意,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最終釀成大禍。

孩子午睡不能隨便睡,這些事項要注意,家長不要忽視

一、午睡前不宜吃得過飽

飯後需要稍作運動或站或坐著消化胃內食物,特別是中午,很多孩子都有午睡的習慣,所以不宜讓孩子吃得過飽。

有些家長在自家孩子反覆說已經吃飽了的時候,還要追著孩子,一直喂個不停,孩子如果吃得太飽,就很容易出現故事當中的情況,七分飽才是對身體最有幫助的。

5歲男童午睡後被送醫院搶救,只因奶奶無心的行為,很多家長也有

二、吃完飯後不宜馬上午睡

如果有去到一些幼兒園觀察過幼兒園老師的做法,你就知道怎樣才是午睡的正確步驟了。在吃完飯後,幼兒園一般會安排孩子們玩一些小遊戲,或者是讓孩子們先有一個才藝表演的時間,通過玩小遊戲或者是進行才藝表演,讓孩子能夠消化之後再進行午睡。

這樣對孩子的身體比較有幫助,孩子睡得也會更加舒服。在家裡時,家長也可以先讓孩子做一些飯後小活動來消消食,等吃完飯後半小時,再讓孩子入睡。

三、午睡時間不宜過久

每天30分鐘到一個小時的午睡時間,能夠讓身體的疲勞緩解,還可讓身體其他器官得到短暫的休息,讓大腦更加有活力,下午的時候也就會表現得更加的元氣滿滿。

但是要注意午睡的時間不能夠太久,長睡會導致有部分孩子出現有精神渙散、四肢無力等其他身體不舒適的症狀,所以午睡時間不宜過久。

5歲男童午睡後被送醫院搶救,只因奶奶無心的行為,很多家長也有

​四、孩子午睡時,家長不宜走得過遠

多數孩子在睡覺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小動作,而這些小動作就暗示了孩子的身體狀況,有些孩子可能在睡覺途中會有踢翻被子了,或者是突然驚醒的情況,建議家長在孩子午睡期間不要走得太遠。尤其是5歲以下的孩子,家長應儘量守護在孩子的身邊,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症狀,一旦發現異常,應該找出原因,情況比較嚴重的,應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5歲以下的孩子表達能力相對較差,午睡對孩子有利,但要注意在午睡之前一些事項,避免悲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