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隋纪一》

之后记录书写的时候,我会尽量围绕事情来讲一纪重要简略有借鉴意义的内容,避免枯燥和流水化操作,另外,如果对战争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去看一下资治通鉴的战争原文,要是都写下来,那基本,我写的就全是打来打去,所以,我直接把一些冗长繁琐的战争原文和作战经过删除了。

公元589年

春季正月初一,陈朝举行朝会,陈后主朝会群臣百官时,大雾弥漫,吸入鼻孔,感到又辣又酸,陈后主昏睡过去,一直到下午3点到5点左右醒过来。

这一天隋吴州总管贺若弼,渡过长江,庐州总管韩擒虎也率领将士五百人从横江浦夜渡采石,陈朝守军,喝醉正在睡觉,攻下采石。杨广统帅大军驻扎在六合镇桃叶山。

初二,陈后主向隋朝宣战。

到二十二日,基本没怎么打,杨广进入建康(陈国都城),陈后主被俘虏,陈国亡。

攻占之后,杨广让人收缴南陈地图和户籍,封存国家府库,金银财物一无所取,并且把其中一些祸国殃民的家伙当众干掉了,对了,杨广攻占之后就下令要留下陈后主的一个妃子,但是被长史高颎斩杀了,说她祸水误国,反正妹子就是背锅的,从此杨广对高颎很不感冒。

隋文帝杨坚把有功之臣统统赏了一遍。

文帝作战前问了下李德林的战略方针,很有用,想赏赐他,高颎劝阻了。

陈后主,经常喝的大醉,每天能喝很多,杨坚听说后吓一跳,但转念想了想说,不这样喝,怎么打发日子呢,就没管。

伐陈功臣贺若弼,写了自己出兵前的战略方针,写成书,书名是《御授平陈七策》,给文帝看,文帝看都不看,说你自己写到你的家史里面去。

公元590年

李德林被贬为湖州刺史,原因是,李德林位高权重,但是,喜欢争辩,争强好胜,同事都看他不爽,有一次文帝说要赏他一个宅子,让他自己挑,挑完后,同事告发说李德林说要自己住,结果出租出去搞钱,大大的坏了,文帝开始不爽,之后文帝派下去的民事调查组组长报告说,之前有个政策,有问题,文帝就废止了,李德林跳出来说,我当时就说有问题,现在弄下去又改,改来改去无穷尽也,以后不能乱改,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文帝直接开喷...找了过错就把他调走了,不久李德林去世。



下面是两则故事分享,摘自《资治通鉴·隋纪一》

故事一

隋朝任命辛公义为岷州刺史。岷州地区的社会风俗,人们特别害怕疾疫,如果一人有病,全家都避免与他接触,因此病人大多死亡。辛公义下令将病人都抬到自己的厅事大堂内,当时正是炎热季节,病人被送来数百人,厅堂内和外面走廊里都挤满了病人,辛公义就在厅堂内铺设榻床,昼夜守候在病人中间,用自己的俸禄请医买药,亲身一个个省视慰问。每当病人痊愈后,就召见他的亲戚家属告诉说:“死生有命,疾病怎么会互相传染呢?如果会互相传染,我早就死了。”病人的亲属都深感惭愧,拜谢而去。其后岷州人得病,都争着要住到辛公义身边去,他们的亲属都一定要留下并看护他们,于是人们的关系开始变得和睦慈爱,这一坏风俗也被改变了过来。辛公义后来调任并州刺史,他到并州刚一下车,先到监狱中露天坐下,亲自一个个审问囚犯,在十多天的时间里,就把监狱里的囚犯判决并遣送完毕,然后才回到州衙厅事堂受理新的案件。辛公义审理案件都当天立即判决,如果有的案件白天处理不完,案件的当事人必须暂时拘禁的,他就住在厅事堂里,始终不回后室歇息。有人劝他说:“处理公事都有一定的程序,使君您何必如此劳苦!”辛公义说:“我作为刺史没有德行,不能使老百姓都和睦相处,不打官司,又怎么能把人拘禁在狱中而自己在家安然大睡?”犯罪的人听到了辛公义的话后,都深受感动,痛快地认罪服法。后来再有要上官府诉讼的人,他们的乡里父老赶紧解劝他们说:“这是小事一桩,你们怎么能忍心再去烦劳刺史大人呢?”于是要去诉讼的人多双方互相谦让而作罢。

故事二

吐谷浑派遣使者到隋朝纳贡。吐谷浑可汗夸吕得悉陈亡国,非常害怕,于是逃往远方,依险自保,不敢再来侵犯虏掠。后来夸吕去世,他的儿子世伏继承汗位。世伏派遣他哥哥的儿子无素向隋朝奉表称藩,献上很多地方物产,并请求将女儿送进隋文帝的后宫。隋文帝对无素说:“如果依从了世伏的请求,那末别的国家听说了,也必定会竞相仿效,到时候用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呢?朕想的是如何爱护天下百姓,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怎么能征取天下美女以充实后宫呢?”终究没有答应吐谷浑的请求。


隋纪一重要的讲了这些,其余大多描写的是军事行动和行动措施方案等,隋朝短短不到一年平定陈国,并不能简单的把矛盾推给陈国,也说明了隋朝对此次军事行动足够谨慎和完备。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不妨点个关注和赞,之后我也会定时更新,当然,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让历史充满生趣,告别你印象当中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