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云(非演义)是否是个综合能力很强,接近完美的武将?

上下上下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这是因为赵云的在军衔上比关张马黄低两个等级。

东汉三国时期军衔制由高到低的大致顺序是:第一等级是大将军,这个军衔地位高于三公,有时候也会衍生稍微低一点的军衔,比如中军大将军、领军大将军等;第二等级是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还有略低一点点的卫将军;第三就是四方将军,四方是指前后左右;第四是四镇或者四征,方向是东西南北。再往下所有的将军名号都可以称之为“杂号将军”,军衔高低不好分,需要看具体职务区别高低。

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关张马黄分别是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而赵云是诩军将军,也就是所谓“杂号将军”,所以至少差两个等级。

其次,史书《三国志》只记载了赵云的三次军事行动。一是长坂坡救少主和其母亲甘夫人;二是跟随诸葛亮入川,平定了一些郡县,细节没有记载;三是诸葛亮北伐攻打岐山,另派赵云和邓芝去阻挡曹真的大军。

最后,没有人是完美的,就史书记载看赵云基本上军功寥寥,并且第三次军事行动是失败的。因此后主继位后提升赵云的镇东将军被免去,又回到了杂号将军——镇军将军。

总而言之,历史上的赵云基本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军功,军衔也比较低。但是由于赵云是较早追随刘备的,并且忠心耿耿,陈寿评价他和黄忠属于“强掣壮猛”,勇武肯定是有的。所以在《三国志》中,尽管军衔相差悬殊,作者还是把他和关张马黄放在一个集子里。这也正是小说《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说法的由来之处。


历史吃瓜客


《三国演义》里对赵云有过夸张的描写,但事实上,赵云就是个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极有忠诚度,在刘备阵营里,他的综合能力就是数一数二的、接近完美的猛将,也是一个重义气的人。

赵云就是赵志龙,他本是刘备的老部下,曾经在乱军之中冒险救出刘禅,也曾受命压制过孙权妹妹孙尚香的气焰。

刘备在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军,抓到夏侯兰。赵云和夏候兰是小时候的邻居,知道夏侯兰懂法律,要刘备别杀他,用为军正一职,刘备接受了,赵云很重义气。

刘备称帝后,封他为五虎将之一。他是五虎将中活得最久的,刘备死后,成为诸葛亮北伐倚重的大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兵分两路,自己一路,赵云、邓芝是另一路。诸葛亮这一路因为马谡失街亭,损失惨重;赵云、邓芝这一路因士兵太少,又遇上魏国的主力部队,也吃了败仗,幸好有赵云“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退兵后,诸葛亮很好奇,问邓芝:“我军在街亭输了,将士狼狈而逃,找都找不到人;而你们吃了败仗,还能井然有序地回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邓芝说:“这是因为赵云亲自断后,所有物资和士兵都好好的,没有任何遗漏。”

诸葛亮是个赏罚分明的人,纵使吃了败仗,也要搞清楚原因。他听了邓芝的说明后,只将赵云稍稍贬官,仍旧送他许多奖品。但赵云不肯,说:“打输了,为何还有赏赐?”

奖品是不能退回去的,赵云便将这些奖品充公,以作为下次战争的赏赐。诸葛亮知道后,很感佩服。


八弓塬


许多影视化作品里,把许多历史人物刻画的不怎么符合现实,当然在这里的赵云也不例外。历史上真正的赵云,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否是一个能文能武,忠肝义胆,德才兼备,接近完美之人呢?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赵云就是这样的人。一起去看看。

第一,赵云的武力,也就是说赵云的勇。

在演义里,赵云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大,和文丑不相上下,堪比吕布。正史上是这样说的,赵云的单挑能力很强,只是没有影视剧那般夸张而已。例如赵云在博望大战里生擒夏侯兰,其说明赵云一对一单挑的能力很强;刘备邺城投靠袁绍,授意赵云组成了百人小队伍,用来保护刘备的人身安全,其说明了赵云的能力不是一般大。

赵云在长坂坡营救刘婵,虽然没有演义里那么夸大其词,在曹营里七进七出,杀曹魏数名将领,但是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赵云保护刘备冲出突围,又返回救刘婵,可想而知,战斗是非常激烈的,这说明赵云的作战能力是一等一的。赵云作为将领,参加了多起重要的军事战役。其中尤以攻取成都和永安救驾功劳最大。

第二,赵云的文。

赵云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在举荐人才和军事决策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赵云生擒夏侯兰,并将他举荐给刘备。夏侯兰精通军事纪律,因此刘备命他为正军。夏侯兰和赵云原是同乡,他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还是推举了夏侯兰。

刘备攻取成都之前,曾与部下约定,破城后可以肆意妄为。后来刘璋投诚后,刘备几乎将钱财都赏给了部下,还要将士及房客也赏赐部下。这时赵云对刘备说我们要及时安民,制止军中肆意邀赏的坏风气。刘备最后采纳了赵云的意见。

赵云做过军中的留守将军,做过一郡郡守,做过南征北战的将军,做过刘备的贴身随从等,他一直都是一个对刘备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的人。

综上所述,赵云在不同的位子上都表现的尽职尽责,忠心不二。所以,笔者认为正史上的赵子龙是一个能文能武,综合能力极强且接近完美的武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