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仁宗趙禎登基那一年,大宋即將走上巔峰。在這位性格寬容善於忍耐的好皇帝治下,名臣輩出,虎將雲集,唐宋八大家登場六位,四大發明出現三項,GDP佔據當時世界的70%,人口占全球40%。。。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也就在這一年,北宋畫壇風起雲湧,各路大神接踵而至——


首先是北宋達芬奇、指南車發明者、科學怪人燕肅;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大概長這樣(燕肅《關山積雪圖》)


對待科學,燕肅真的很嚴肅;

他花了十年研究海潮,歷史首次發現了潮汐規律;

因為唐代的刻漏測不準潮汐規律,於是強行升級成精準報時的蓮花漏;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又因為怕自己在海邊走丟,研究出指南針的爸爸指南車;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可能因此對造車產生興趣,陸續研製出記裡鼓車、白鷺車、鸞旗車、四望車。。。

對待畫畫,燕肅就不太嚴肅。

僅僅是出於技術宅的執著,當時別人都在絹上畫畫,他非要在紙上畫;

他的畫是這樣的: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春山圖》 北宋 · 燕肅 / 故宮博物院藏


猛地一看,有山有水,畫得不錯,山巒還有一些唐人風韻;但是專注細節,畫中滿滿的莫名其妙:


追不到的馬→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夠不著的魚→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太空步樵夫→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頸椎病讀書→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身姿奇絕的路人→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緊張對線的基友→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當然,強行說他的畫意境高遠、渾然天成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你瞭解1022年的北宋畫壇有多野,絕對要勸他回去搞科研。


先說體制內。


北宋傳襲南唐的建制,設立了翰林畫院,意思是說畫畫是國家大事,要有一批人才好好搞。

這批人才裡,領頭的一位與燕肅同樣姓,他可能是希望自己的文章很值錢,名叫文貴。文章貴不貴不知道,但是他的畫一定比文章貴。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 香港蘇富比2018秋拍拍出的燕文貴畫卷(非真跡)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溪山樓觀圖》 北宋 · 燕文貴 / 故宮博物院藏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江山樓觀圖》 北宋 · 燕文貴 / 大阪美術館藏


這兩幅是燕文貴現存最接近真跡的畫作。一幅立軸、一幅手卷。前者看上去高山聳峙,後者看上去遼遠蒼茫,但是看燕文貴的畫,基本上只要記住兩點: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它們的目的其實都只為一個:通過造型與比例,使人感到壓力山大。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 這一幅是南宋時期的《玄宗幸蜀圖》,因為前景松樹畫得特別大,雖然很寫實,但是感覺視野變得很侷促。


燕文貴的畫風,應當是受到五代時期山水超巨荊浩與關仝的影響,尤其是關仝,最喜歡畫這種形似冰箱又平又方的山峰。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山溪待渡圖》 五代 · 關仝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他的技法也明顯受到關仝的影響,例如山石——先簡單勾勒輪廓,再用淡墨渲染,接著用短促的線條進行補充——

這種用短線補充輪廓內容、形成山石質感的技法就叫做“皴法”,經常被各路專業人士吹到玄乎其玄。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 關仝《關山行旅圖》與燕文貴《溪山樓觀圖》中山石皴法的對比


但是相比關仝,燕文貴還是差半截,他的畫不夠渾厚,但他的資格老,畫院裡沒有人敢說他的不是。


仁宗即位這一年,燕文貴已經在畫院呆了四十年,資格非常老。四十年前,他放棄了九品官職,毅然北漂汴京,可能是“文貴”的夢想很快破滅,但他並不氣餒,轉型街頭字畫銷售。

為什麼年輕人都要去北上廣?就因為兩個字——機會。


燕文貴的伯樂,是北宋傳奇畫師高益,他在逛街時逛到燕文貴攤前;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很湊巧,高益最初也是個街頭賣貨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賣的是藥。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更巧的是,仁宗登基幾年後,燕文貴的大弟子屈鼎領來一個其貌不揚的人: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這個叫許道寧的人才,早年浪跡江湖,看到別人長得醜就畫下來到處貼,因此經常捱揍,導致“碎衣敗面”——大概就是這樣: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更重要的是:他也是個賣藥的。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許道寧很厲害,如果說燕肅是青銅,燕文貴是白銀,那許道寧就是黃金。

他的厲害不僅僅是賣藥賣進畫院,而是他畫的確實好。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好兄弟黃庭堅是個佛系文人,從來不輕易夸人,稱讚自己的好基友蘇軾都要收著講,但是他為許道寧題的詩,誇耀之詞突破天際。那彩虹屁吹得,比如:


往逢醉許在長安,蠻溪大硯磨松煙。

——蠻溪大研,這是排場;


忽呼絹素翻硯水,久不下筆或經年。

——久不下筆,這是逼格;


勢若山崩不停手。。。滿堂風物冷蕭蕭。

——行筆山崩地裂,房間像開了空調,這是氣場。


講排場,有逼格,帶氣場,加上早年被打出一身好筋骨,許道寧的畫特點只有一個字: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秋江漁艇圖》 北宋 · 許道寧 / 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藏


這是許道寧的名作《秋江漁艇圖》,如果拿遠了看,山峰像波浪一樣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他之所以這麼畫,是藉助錯綜的層次體現畫面的距離感,使人產生“遠”的感覺。


比如,我們看著這條溪流→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又或者看著這條溪流→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再或者看著這條溪流→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是否感到畫面彷彿向深處無限延伸,一直沒入茫茫的霧色中?

同時,畫幅的寬度也被極大地拉開,連亙的山脈擴張了視野,在能看到很“遠”的同時,又能看到很“寬”

更高明的,是他中部形狀像川香雞柳一樣的主山,幾乎完全使用垂直的線條,與橫向延伸的巒嶺形成鮮明對比;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兩種元素一衝撞,畫面又深又遠又高,咫尺之中營造出千里之遙,令人無可挑剔。


向燕文貴引薦許道寧的屈鼎也想這麼畫,他幾乎成功了,但是很可惜,最後輸在認真上。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屈鼎只留下一幅作品傳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夏山圖》,當然也有很多人說這幅畫不是他的,是他老師燕文貴的。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夏山圖》 北宋 · 屈鼎 / 大都會藝術博物院藏


屈鼎這幅畫同樣描繪了寬闊的景緻、運用溪流增加深度、也設立了高大的主峰,但是看上去並不及許道寧的寬廣遼闊,因為他將畫面填充地太密集了,沒有給人留下太多想象的空間。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長項——與老師一樣,屈鼎也是細節狂魔,樹木巨小不說,還特別愛畫建築物,描繪出眾多值得仔細端詳的小細節。


比如這裡→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這裡: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還有這裡: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你只要盯著小房子看一會,再把眼光挪向主山,一定會被巍峨的氣勢震撼;

同時周圍大量山峰的簇擁,更強化了主山這種感覺,這種君臣一般簇擁的關係被認為與宋代中央集權統治有關,是北宋山水常見的風格。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屈鼎的另一位老師高克明,年紀在燕文貴和他之間,據說人很幽默。他一幅畫也沒有留下,但是因為他的名氣很大,後人在許多畫作上添他的名字作假,例如大都會收藏的《溪山雪意圖》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溪山雪意圖》 北宋 · 高克明(傳) / 大都會藝術博物院藏


1022年的畫院中,燕文貴接近六十歲,屈鼎三十歲出頭,高克明在他們之間,大約四十多歲,但他們的名氣加起來,也比不上畫院外的一個老頭。


他是比五代超巨荊浩關仝還要高半級、宋代三家之首、《Life》評選上一千年對人類最有影響百大人物59位、古今絕筆、百代宗師——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范寬有多厲害,這麼說吧,他在那個平均壽命三十來歲的年代,不是貴族、不走仕途、不修仙不保健、每天閒雲野鶴、痛飲沉思,活到了八十歲;

他在世時已經成為傳說,從陝西到山東的畫家,沒有誰不學他和關仝兩人的風格;從此一直至今,每朝每代所有山水畫家都無法繞開對范寬的學習。


這是臺北故宮鎮院三寶之一,歷史上最偉大的山水畫:《溪山行旅圖》→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溪山行旅圖》 北宋 · 范寬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幅中描繪了一座巨大的山峰,猶如豐碑一般堂堂正正地立在畫面中央;

下方則是蔥鬱的林木、婉轉的溪流、零亂的溪石。

它給人的第一感受是這座山好高,彷彿撲面而來一般。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 總之是非常厲害


山峰的底部隱藏在雲霧繚繞的深谷裡,所以我們既不知道它的距離、也不知道它的高度,因此覺得它高大;

右邊細線一般的飛泉反襯出山峰的雄壯,使人在潛意識中感受到它的巍峨。

如果放大細節,能看到近處的山徑上有一隊人馬在前進;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這時不妨閉上眼睛,

想象自己正趕著驢隊,

穿行在參天巨樹之下,

四周溪石錯落,

流水聲從遠處傳來,

此刻舉頭一望——

一片雲霧中,比自己高大百萬倍的山峰巍峨聳峙。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 這裡還藏了一個人——找找在哪兒?


仁宗登基時,范寬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了,但根據史料記載,他在天聖年間仍然十分活躍,晚年的作品愈發渾厚,用墨越來越濃重。范寬的“寬”並非他的本名,而是由於他性情寬厚而時人稱道,這一點與仁愛的仁宗趙禎彷彿心有靈犀。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 他在《臨流獨坐圖》中似乎畫下了終日凝望山野的自己


發 現+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北宋畫壇有多野?

《臨流獨坐圖》 北宋 · 范寬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仁宗的寬厚持續了四十一年,之後陸續又有郭熙、文同、崔白、以及大名鼎鼎的蘇軾相繼登場,但他們直到英宗之後的神宗一朝才真正大放光芒、展盡才華。


至於好皇帝仁宗,則帶著後世滿滿是愛的回憶,獨自走向歷史的彼岸。


文章轉載自“中華珍寶館”,版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