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Ignition VS Onemodel,Honda Civic SiR EF9

時至今日Honda Civic的最高性能版Type R已經登上紐北最速的寶座,不過在以前,Type R這個型號是從第六代Civic開始才啟用的,那麼再之前Civic的高性能版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從第四代開始的Civic SiR。(真車圖來自網絡)

這一代Civic SiR率先搭載B16A引擎,1.6L的排量壓榨出了160匹的最大馬力。加上輕車架以及前後雙搖臂懸掛的優勢,賽場上的Civic開始多了起來,代號為EF的Civic也聲名鵲起。而正是因為EF9開啟了Civic的高性能篇章,到現在這一代的Civic還依然是改裝界的大熱門。

此熱門的車型,當然有模型啦,在18比例模型上,擅長日系車的Ignition和Onemodel都有生產這款車型,那麼這兩家在同一款車型上的製作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就來看一看。

雖然車型一樣,但在不少的地方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區別,不過這不是對與錯的區別,只能說是參考原型不同,IG還原的是一款改裝過的場地賽版EF,低趴的改裝風格也是IG一向擅長的做法,而OM的則是素的不能再素的原裝量產車。

在外觀方面,兩家模型廠都能比較好地將真車的方方正正還原出來,由於IG做的是場地賽車,底盤更低,所以比OM的更有氣勢。說起IG,就不得不提它的滲線工藝,如此明顯的黑色滲線,在18比例上還好,放到43比例上就不好評價了。

兩車的型都比較準確,沒什麼問題,不過OM的QC相對來說就比較馬虎了,比如那對一高一低的後視鏡,前擋風上沿也不平整。

大燈兩者各有千秋,IG的夠深邃,OM的夠“朦朧”,但IG的大燈有點過於細長了,稍微有點失真。而保險槓處燈組的分色,OM就不夠到位了,真車內側處其實是兩個部分,而OM只當作一個部分來處理,沒有分色,一片帶過,這裡IG的效果要好一些。

來到側面,IG的底盤更低所以顯得車身更修長,OM的側面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箭頭所指的地方有彎曲,不是直的,這個問題和其採用的樹脂材質有關,在成形硬化過程中產生了變形,同樣的情況GTS(OTTO)那就是家常便飯了。另外,OM防擦條處門縫的刻線太淺了,看起來防擦條像連起來一樣。而且窗框也不平整,似乎隨時都會爆窗。還有一個地方OM與IG也有所不同,就是駕駛側車頂處的天線,IG做了出來,而OM則沒有。輪轂的質感,IG要好於OM,雖然那個年代的輪轂都非常簡陋。

尾部兩者十分接近,IG在後窗下方帶有了一個改裝尾翼,OM後尾燈中的Civic車標位置和真車有差異。

尾燈還是IG深邃一點,不過兩者都比較通透,那個年代的思域,燈罩應該再“朦朧”一點才對。

兩者內飾的區別很大,對比的意義不太大,IG的內飾比較偏賽車化,有點“Kanjo Racing”的感覺,而且後車廂全部零件都拆除,只剩下賽車所需要的關鍵配件,車廂內殼也裸露出來,IG用了髒化的滲線工藝,目測效果很好,但不太真實。OM則維持原裝的模樣,不過OM的內飾實在是有點簡陋了,要知道這可是一款售價接近2000元(馬雲家只有一家在賣,具體就不說哪一家啦,誰敢買啊)的模型啊。還有一個必須提到的細節,IG的模型,前後擋風玻璃是硬塑料件,而不是一般樹脂模型所採用的有機薄片,這樣做的好處是安裝更簡單,而且還不容易出現爆窗的現象,但是由於材質的不同,硬塑料必然對樹脂框體有更高的要求,但怎麼來說都算是樹脂車模工藝上的一個進步吧。

既然都是樹脂車,就不要對底盤細節抱太大希望了。但IG和OM一對比,就顯得底盤細節“豐富”了,因為OM的底盤實在太簡陋了,只有一塊板寫著ONEMODEL的英文,再加上後面那一點排氣管,實在是簡陋的可憐......

相同的車型,IG和OM給出了不同的製作方向,一個是低趴的場地賽車,一個是素淨的原裝車。作為市面上僅能夠買到的兩款EF模型,選哪個,完全就是個人對車型的偏好了。當然整體上來說IG不論在做工、細節、QC、包裝以及價格定位方面都要優於OM。品牌方面IG繼承了HPI的靜態車模部分,也算是承傳了日本HPI這個大品牌的一些優良傳統,而OM的來路就有點說不清了。如果是二選一的話,還是比較容易做出決定的……